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7507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县“三线联动”边境扶贫及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20*年以来,*县委、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精神、南疆工作会议、自治区推进*脱贫攻坚、富民固边座谈会和*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立足优势资源争取主动,探索高效脱贫路径,在“三线联动”边境扶贫上打好“组合拳”,在建档立卡上突出精准,全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边境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一、县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县位于x,x,西部、西南部分别与x接壤,边境线长达x余公里。全县总面积x万平

2、方公里,辖x个乡(镇、场)、x个村,总人口x万人,由维吾尔、柯尔克孜、汉、塔吉克等x个民族组成,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x%。其中:贫困村x个,贫困人口x户x人。全县有x个边境乡,分别是*乡和*乡,7个抵边村中*乡3个、*乡4个。*乡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乡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x人,两个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户x人。*乡平均海拔*00米,距县城x20公里;*乡平均海拔x000米,距县城x公里,由于地理位置距县城较远、海拔高、环境恶劣,道路直到目前才部分修通,产业化单一,群众自我发展意识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成为了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点难点。二、“三线联动”具体

3、思路和做法(一)坚持“三线联动”边境扶贫格局。遵循“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要求,由县民宗委牵头,制定了*县边境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抓好边第 2 页境扶贫工作。一是突出一线村庄守边护边,加大护边守边周转住房、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确保边民稳住;二是抓好二线乡镇产业发展和策应一线的能力建设,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卫生院、文化、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一线边民提供更好保障;三是着力完善三线县城综合服务功能,特别要办好县医院,技能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边境一、二线提供良好的综合服务支撑。(二)打造三种模式,加快推进脱贫进程。一是“x”发展模式。

4、x即在牧区,支持x户以上牧民将牲畜集中到1户牧民放养,或将牲畜入股合作社,形成风险共担、红利共享的发展方式。百户联耕即农区把集中连片的个人耕地进行合作化种植,农户以入股的形式把土地租赁给合作社,通过“耕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x”和“x”的方式解放劳动力,鼓励富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实现一人输出全家脱贫的目标。二是“三三分治”模式。有针对性地将边境一线“三分之一”的守边、护边人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护边补助标准,实现政策扶持脱贫;将边境一线“三分之一”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输入到疆内外企业或引导其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脱贫;将“三分之一”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转

5、移到县城居住,将老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使老人、孩子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均等化教育,实现政府扶养脱贫。三是“三区联动”大格局扶贫模式(“三区”即农区、牧区、社区)。以“农牧民居住进社区,增收就业进园区,固边守土扶牧区”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形成“三区”相互第 3 页推动、相互促进、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以社区为依托,扩大功能覆盖,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形成了以*乡“x新村”、昆仑山腹地x乡为中心的牧民聚集区,以*现代农业种植区、*江西工业园区为中心的易地搬迁生活安置区。(三)“六管齐下”推动边境群众尽快脱贫。*县边境管理区共有抵边群众x人,享受边民补贴的

6、有x人,抵边x人中有x人为贫困人口,这部分群众的脱贫不能走易地搬迁扶贫的路子,必须就地脱贫,而且要尽早脱贫。一是提高护边员补助。对x名护边员,补助标准要有较大幅度提高。二是对护边员家庭和一线边民实行保障兜底。对护篇二:20*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20*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

7、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第 4 页“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

8、情况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

9、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第 5 页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

10、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13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289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农民讲师培训10次600余人,计划输送60人到职中学习培训。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卫星、

11、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础垫层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资各200万元的清塘村、卫星村的“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工程,“一事一议”部分已基本结束,涉及招投标的项目,目前正进行人饮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铺设和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设施施工中;清塘村“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总投资226万元,目前进度已过半;新水、海子、卫星等村计划农网改造1057户,新水村已改造51户,海子村、卫星村正进行线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区对口帮扶项目已落实规划和制定方案上报;烟草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协调中;高锦村移民整村推进及避险解困项目也正在规

12、划中。篇三: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基本情况。今年,岚县河口乡积极实施“土豆主粮化”战略,坚持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支撑,全乡3万亩马铃薯在持续干旱、病虫害第 6 页侵袭等自然灾害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全部喜获丰收,实现了灾年不减产,增产又增收。据统计,全乡马铃薯平均亩产达4000斤以上,平均亩收入达3000元以上,比去年亩增收1000元以上。基地化种植。该乡积极争取片区开发扶贫项目及吕梁市“8+2”产业项目,依托10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带动20*余户农户参与项目实施,落实原种繁育基地4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3500亩,绿色食品生产薯基地4000亩,有机食品生产薯基地100亩,建成了万亩优质

13、高产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该乡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坚持标准种植、品种专用的原则,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此重点是地块相连、村组相接、集中连片、方便管理;统一培训,重点是理论培训与技术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综合培训与分段培训相结合;统一实施,就是按时令节气积极实施预定下的产前、产中、产后计划;统一生产资料,就是统一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防止假冒伪劣,严格按程序、规定使用;统一服务标准,就是在服务上村村一个样,户户一个样,地地一个样。科技化支撑。该乡严格按照专家的技术指导,积极实施马铃薯机械化起垄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科技

14、手段,提高科技在抵御自然灾害、抗击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增产丰产作用,特别是依靠科技成功防控了能使马铃薯毁于一旦的晚疫病,为马铃薯的最终全面丰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全乡马铃薯已基本销售完毕。有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仅销售马铃薯一项收入就达到10多万元。(我市马铃薯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本报讯(记者向婧)我市以推广脱毒种薯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中心,优化区域布局,20*年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的“三连增”。近第 7 页日,全市马铃薯产业推进会在巫山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稳定建立脱毒良种扩繁基地23万亩,其中原原种扩繁1万亩,原种扩繁22

15、万亩,脱毒马铃薯覆盖率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马铃薯要增产,种薯脱毒是基础。据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振霖介绍,传统农户在种植马铃薯时,大多使用头一年收获后留出的“自留种”,或者相互引种、换种,品种混杂,种薯退化严重。而使用脱毒种薯,在不改变水肥和田间管理条件的情况下,最低可增产30%,经过努力可达到50%,甚至更高。20*年,农业部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我市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3年来累计投资达6560万元,巫溪、石柱和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脱毒种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已达5000万粒,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新品种引育茎尖脱毒脱毒苗原原种原种良种种薯贮供”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去年,全市脱

16、毒种薯推广面积已达177.7万亩,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较实施前翻了一番。脱毒种薯的推广,带动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全市鲜薯单产从20*年的1090.5公斤增加到去年的112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也从20*年的490.7万亩增加到去年的516.3万亩,位居全国第六。鲜薯总产从20*年的535万吨增加到20*年的580.5万吨。20*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52.3亿元,薯农现金收入7.8亿元,较20*增加了6200万元。而在全市12个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全面推广脱毒种薯、集成技术、科学规范化管理,示范片平均增产60%以上。去年,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百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3074公斤,刷新了南方马铃薯高产纪录。“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可作为蔬菜,还广泛用于食品、饲料等加工领域,比较效益高于其他粮食作物。通过种植脱毒种薯、配套高产第 8 页栽培技术,马铃薯增产增值空间巨大,是我市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