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导学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5723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断句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断句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言文断句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言文断句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导学案 一、明确学习目标知识点: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题趋势:湖南卷 2010 年开始设置断句题,2010 年、2011 年均考了断句题,分值 3 分。考题透析: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 韩愈 师说一年视离经辨志。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学习目标:初步熟悉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二、回顾旧知,思考规律,归纳断句方法(一)1、温故: 君 子 曰 学 不 可 以 已孔 子 曰 三 人 行 必 有 我 师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佚 之 狐 言 于 郑 伯 曰 国 危 矣 若 使 烛 之 武 见 秦 君 师 必 退 公 从 之

2、 辞 曰 臣 之 壮 也 犹不 如 人 今 老 矣 无 能 为 也 已 公 曰 吾 不 能 早 用 子 今 急 而 求 子 是 寡 人 之 过 也 然 郑 亡子 亦 有 不 利 焉 许 之2、 归纳方法一: 3、迁移将下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二)

3、1、温故: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山阴之兰亭修禊(也。2、 归纳方法二: 3、迁移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韩非子说林下) (三)1、温故:呜 呼 灭 六 国 者 六 国 也 非 秦 也 族 秦 者 秦 也 非 天 下 也 。于 是 余 有 叹 焉 古 人 之 观 于 天 地 山 川 草 木 虫 鱼 鸟 兽 往 往 有 得 以 其 求 思 之 深 而无 不 在 也 夫 夷 以 近

4、则 游 者 众 险 以 远 则 至 者 少 而 世 之 奇 伟 瑰 怪 非 常 之 观 常 在 于险 远 而 人 之 所 罕 至 焉 故 非 有 志 者 不 能 至 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 故 圣 益 圣 , 愚 益 愚 , 圣 人 之 所以 为 圣 , 愚 人 之 所 以 为 愚 , 其 皆 出 于 此 乎 ?2、 归纳方法三: 3、迁移【典题回放】(2006 年北京卷第 11 题)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

5、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四)1 温故: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2、 归纳方法四: 3 迁移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五)1、温故: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

6、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2、 归纳方法五: 3、迁移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魏邯郸淳笑林)三、总结:文言断句步骤及方法(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二)巧用方法,先易后难(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四、迁移巩固1【2010 年湖南卷】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

7、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C宥过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2【 2011 年湖南卷】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

8、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3【 2011 重庆卷】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明)王守仁观德亭记4【2011 广东卷】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52011 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 分)熹 窃 观 古 昔 圣 贤 所 以 教 人 为 学 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讲 明 义 理 以 修 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

9、 非 徒 欲 其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以 钓 声 名 取 利 禄 而已 也 今 人 之 为 学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贤 以 敬 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经 有志 之 士 固 当 熟 读 深 思 而 问 辨 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6【2011 浙江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诸 司 奏 议 悉 心 纠 驳 故 帝 委 之 或 时 移 疾 佗 宰 相 奏 事 帝 必 问 与 文 瓘 议 未 若 不 者 曰 往 共 筹 之。附: 文言断句口诀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文言虚词断句歌“曰 ”后冒(:),“哉”问叹(?!)“于”“ 而”一般在中间“耶”“ 乎”经常表疑问(?)“则”前断句常加逗(,)“矣”“ 耳”“焉”后常加句(。)“者”“ 也”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盖”“夫”“ 若夫”“纵”“向使”“然则”“是故”“ 于是”“苟”经常用于句子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