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6271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申报全国先进文化县材料*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摘要内容预览:化支撑。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洪洞现场会,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贾新田等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充分肯定了洪洞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文化领导体制机制日趋健全文化建设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源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洪洞这一宏伟目标,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必须破解当前在一些城乡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工作地位低化、功能弱化、方法老化和阵地退化等现象,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立足乡*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作业

2、绩,被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城市扩张力度的加大,原有文化设施或被拆或被占,新建设施正在规划建设,没能及时到位投入使用。为此,20*年被摘掉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帽子。“将士知耻而后勇”。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迎难而上,快速行动,全方位出击,高起点赶超,尤其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下力用功,很快改变了整体工作面貌,完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大转换,县域文化建为保护作者权益,此处省略,需要浏览全文请注册或登录进一步优化,同时依托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大力发展音乐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威风锣鼓协会、太极拳协会等18个民间团体组织,发展会员达5000多人,这些协会每

3、年都坚持不断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城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当前,全县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将第 2 页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这次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科学规划洪洞文化发展的前景和蓝图,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内容预览:化支撑。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洪洞现场会,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贾新田等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充分肯定了洪洞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文化领导体制机制日趋健全文化建设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

4、力和精神源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洪洞这一宏伟目标,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认识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必须破解当前在一些城乡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工作地位低化、功能弱化、方法老化和阵地退化等现象,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立足乡*县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材料作业绩,被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先进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城市扩张力度的加大,原有文化设施或被拆或被占,新建设施正在规划建设,没能及时到位投入使用。为此,20*年被摘掉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帽子。“将士知耻而后勇”。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迎难而上,快速行动,全方位出击,高起点赶超,尤其在

5、硬件设施建设上下力用功,很快改变了整体工作面貌,完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大转换,县域文化建为保护作者权益,此处省略,需要浏览全文请注册或登录进一步优化,同时依托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大力发展音乐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威风锣鼓协会、太极拳协会等18个民间团体组织,发展会员达5000多人,这些协会每年都坚持不断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城乡文化建设的第 3 页主力军。当前,全县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这次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科学规划洪洞文化发展的前景和蓝图,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为推动社会主

6、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篇二:全国先进文化县汇报材料。全国先进文化县汇报材料一、基本情况(一)、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鲜明龙井市现有人口18.8万人,其中朝鲜族有12.5万人,占总人口的66.4%,我市现有2个街道、7个乡镇,25个社区、66个行政村、675个村民小组。朝鲜族文化历史悠久,至今完整的保留着传统的文化、艺术、礼仪、饮食、服饰、节日等民族特色。是灿烂的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最为丰富、最为集中、最为精彩的城市,形成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时代特色鲜明朝鲜族民俗文化景观,被誉为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发祥地。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喜庆的婚俗、感人至深的花甲宴、爱意浓浓的抓周、情浓似酒

7、意味悠长的回婚礼、激烈隆重而又古风淳朴的民俗体育活动传承至今;风味独特的朝鲜族冷面、狗肉、打糕、泡菜等几十种朝鲜族美食美名远播;独特优美的民谣、传统的歌舞、特色的民居、亮丽的服饰,都渗透着朝鲜族浓厚的文化底蕴。龙井素有“教育之乡”、“歌舞之乡”、“苹果梨之乡”、“松茸之乡”、“文化之乡”的美誉,更以一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而闻名全国。现如今龙鼓舞、象帽舞、背架舞、长鼓舞等十几种民间舞蹈广为流传,既展示着古老的民俗风韵,又洋溢着龙井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展现朝鲜民族文明礼让、第 4 页恭敬谦卑的民族品格,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挖掘朝鲜族民俗文化,为我市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奠定坚实的文化

8、基础。(二)区位优势独特,生态文化资源储备丰富龙井市地处东北亚金三角腹地,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的前沿,是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延龙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会宁市、稳城郡隔图们江相望,边境线长142.5公里,拥有三合、开山屯两个国家一级陆路口岸。三合口岸距朝鲜清津港87公里,与日本新泻港相距约1000公里,是中国经朝鲜进入日本海的理想通道,也是赴朝鲜跨国旅游的黄金通道。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产资源、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目前已发现煤、铅、锌、金、矿泉水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储量丰富,正在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优势明显,潜力

9、巨大;龙井市特产资源尤其丰富,是被誉为“北方梨中之秀”的苹果梨、红晒烟、黄牛、细毛羊的生产基地,是吉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基地,境内有亚洲最大的苹果梨种植园、吉林省最大的人工养熊基地及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盛产的珍贵食用菌松茸,可与朝鲜七宝山出产的松茸相媲美,深受日、韩等国消费者欢迎;龙井市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共有文物古迹50余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主要景点有:大成中学旧址、三合望江亭、碧岩山旅游风景区、民俗博物馆、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日本间岛总领事馆旧址、万亩果园、东方熊乐园、天佛指

10、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蹄山滑雪场等;龙井朝鲜族居民中有60%的人有海外关系,大成中学的历届毕业生都活跃在韩国、朝鲜等国家的政界、军界和商界,第 5 页他们访亲探友、旧地重游,由此带来的大量信息流和资金流,为龙井市招商引资工作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亲缘关系,造就了龙井这座边陲小城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龙井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条件,优越的旅游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市与周边国家对外交流合作,易于吸引国内外的关注;有利于扩大民俗文化城的国际社会影响力,营造睦邻友好的和谐氛围;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项目投资建设;有利于有快速发展我市民俗旅游产业,形成我市新的经济支撑点,从而加快各

11、国间民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力促进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建设与龙井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我市是中国朝鲜族最聚集的地方,近年来,为了加强文化工作,我们每年组织召开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文化建设工作基本设想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市文化工作,经过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初步确立了集宣传、文化、科技、妇联、共青团、广电、体育、财政等为一体的“大文化”工作思路。几年来我们努力贯彻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和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大力加强以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

12、为内容和方式的“四有”建设,结合基层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注意发展乡镇文化,有组织的和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相互结合,共同发展,涌现了富裕民俗节、开山屯民俗舞节、东盛涌老人节、龙山村文化室等文化建设典型,使乡镇文化工作机制,得到逐步完善,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第 6 页“四有”公民目标的实现,力争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一)、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有特色乡镇文化建设是乡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载体,是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做好乡镇文化工作,加强乡镇大文化建设,对于

13、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乡镇广大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乡镇文化工作,紧紧围绕乡镇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一是各乡镇党委、政府都把文化工作作为政府行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政策上优惠,逐步增加投入,并每年都要研究一致两次乡镇文化工作,为乡镇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多办实事。各乡镇党政领导把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首要任务,提到重要位置。在积极发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通过开展科技承包、举办村干部学习班、聘请科技人员和专家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农民的文化科技培训,

14、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增产增收能力,二是注意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主导作用。各乡镇根据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文体局“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注意发挥乡镇文体站的农村文化网络枢纽作用,把乡镇政府所属的文化体育设施统一归口乡镇文体站管理使用,并争取安排专职人员担任文体站长工作,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各乡镇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期间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争取每年搞一至二次大型活动,经常开展小型活动努力实现“32132”目标(即乡镇每年要举办3次以上单项文体活动,每年要举行2次以上广场活动,农村第 7 页群众每年要看1场戏,参加3次以上科普活动,图书占有

15、量达到每人2册以上),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加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通过大文化中心辐射,带动和活跃村、屯、家庭文化生活,适应农民的“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加强村级文化室建设,使之成为联接大文化中心和小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2(二)、社区文化活动广泛又活跃城区内的文化设施有34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座、容纳3*人的体育场一座,影剧院一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兴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已成为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参加人数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文化建设,提升活动质量和管理

16、水平,贯彻好吉林省“文化进社区”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了我市关于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活跃群众生活,密切邻里关系,增强社区活力,满足社区居民崇尚文明、健康向上、增长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健康向上、邻里团结、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城市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三)、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我局文艺下乡小分队在元旦、春节期间深入农村,进行文化下乡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据不完全充计,在“两节”期间,我市7个乡镇、两个街道、25个社区,每年在文化站及社区文体管理员的组织下举办秧歌联欢活动近百次、文艺活动达平均76场次。总人数达一万多人。积极开展电影下乡工作,我市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购买电影胶片,为广大农村放电影。平均每村每月放映场。第 8 页三、文化活动为主题,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以广场文化活动为龙头,组织各基层单位、社区、民间团体开展文化活动。近年来我们每年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