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工作汇报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6270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智慧城市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智慧城市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智慧城市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智慧城市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工作汇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智慧城市工作汇报呼和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一、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情况为了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并成立了由秦义市长亲自挂帅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20*年3月,完成了“智慧呼和浩特”建设总体规划,开始着手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今年2月,经过国家城乡建设部和科学技术部联合评定,我市被确定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结果将于近期正式公布。20*年1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正式下发了“智慧呼和浩特”建设方案,这标志着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全

2、面启动。总体工作思路是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类工程、九大专项”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和公共服务智慧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呼和浩特“活力首府、美丽首府、和谐首府”建设。主要依托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呼和浩特智慧城市云中心,完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实施与云计算产业培育和发展相结合的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智慧政务及社会民生信息和智慧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惠民工程、与我市培育和发展云计算产业相适应的智慧产业发展工程,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绿色建筑与照明节能、智慧社区、智慧一卡通、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乳业九个专

3、项应用。目前,政务城域网网络已达到300管程公里以上,网络节点覆盖了市政府组成部门、旗县区和开发区,电子政务网络向社区延伸建设、民生信息网络建设和政务服务第 2 页三级网络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我市网上政务审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信息公开、全市办公OA平台、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在线办事等服务得到快速推广,国家重点信息化项目“金”字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基础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全市综合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公安、规划、交通、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社区服务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正在稳步推进。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云计算产业发展迅速。今年,项目建设与

4、应用齐头并进。中国电信已有百度、搜狗、阿里巴巴、搜狐等10余家已入驻运营。中国联通已有百度、阿里巴巴、联通、搜狐、聚友、蓝汛等应用企业入驻。除此之外,中国移动一期年底达到试运营条件。另外,我市其他云计算产业重点项目也在大力推进中,呼和浩特软件园、国家(内蒙古)云应用检测中心、中国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都已开工建设。随着呼和浩特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云计算在智慧交通、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居民生活提供许多的便利。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亮点(一)数字城管实现城市管理无盲点呼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于20*年1月1日建成并投入运行。目前,我市数字城管系统设有1个

5、市级监督指挥中心,6个区级指挥中心和27个二级责任单位平台,网络覆盖范围包括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如意和金川开发区6个区域,覆盖面积190平方公里,实现网络终端连接99个部门和单位。将全市29个街道办事处、187个社区范围的中心城区,划分出万米单元网格6688个,责任网格177个。数字城管整合了12319热线、智能交通和平安社区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形成了各部门的管理既存在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又便于资源共享、协同服第 3 页务的工作机制。截止去年12月31日,市数字城管平台全年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有效信息15.6万余件,平均每日427件,全年整体处置率达到了90。数字城管为提升城市精细化

6、、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通过对采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既便于领导掌握城市管理的高发问题,为城市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又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二)智慧社区家庭服务“一键通”市民政局与呼和浩特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共建的“呼和浩特市社区服务运营平台8989966”运行3年来,中心发展各类加盟企业130多家,组建应急服务队伍12支,开设服务功能9大类、100余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截至20*年底,呼叫中心共接收到居民咨询事项4万余次,各类生活服务电话1万余次,办结率100%,满意率98.78%。“一键通”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则为居

7、家养老的高龄单身或体弱多病的老人,解决了老人年纪大记不住电话号码、突发疾病拨打电话说不清地址等难题。(三)智慧交通畅通路口好帮手20*年,呼和浩特市就启动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城市核心区(二环内)所有主要路口实现90%协调联网信号控制,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了城区交通秩序、降低了城市交通事故。通过卡口系统的实时监控,为侦查破案提供大量有价值线索,提高了公安部门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能力。目前,我市已安装高清摄像机1579部,信号控制系统已完成安装158套,交通诱导系统32块已全部安装,交通流采集系统微波检测器15套已全部安装完成。指挥中心大屏系统及交警集成平台

8、均已部署完成并投入使用。智能交通系统全部建设完成后,有第 4 页望实现:高峰期间关键路口交通延误降低1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8%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下降20%以上。(四)智慧公交便民惠民由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和内蒙古天迅网络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并运营的呼和浩特市智能手机端生活类应用软件“掌上青城智能公交”已经开发完毕,它实现了我市100余条公交线路、3000多个站点和1300余辆公交车的实时查询,用户通过它可以了解所要乘坐的公交车距自己还有几站,以规划自己的等车时间,避免在寒冬酷暑中长时间等车。(五)网上办税优质服务广大纳税人从20*年起,呼市国税局积极响应总局、自治区国税局号召,大力推

9、行网上办税服务厅平台建设。截止到20*年11月底,全市共有34778户纳税人开通网上办税业务,累计网上缴纳税款54.92亿元;开通网络发票业务7966户,开具202.53万份,累计开具总金额225.12亿元。纳税人通过网络发票、网上申报、网上认证、财税库银网上缴税系统实现足不出户完成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涉税事项,极大地方便纳税人,提高办税效率。(六)智慧水务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智慧水务重点在供水水质水量、管网建设与漏损控制、二次供水改造和再生水回用等几个方面开展建设。项目实施后,市民可以实现跨区域交费,可就近到银行交费,也可以在自助POS机上刷卡交费,将来要在手机上也可以交费。该平台融

10、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呼和浩特市城市水源检测、生产制水、管道输水、供水营业、用户服务等环节纳入统一平台管理,实现了基础数据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孤第 5 页岛。借助智慧水务建设,保障了呼市的供水安全、水质安全、运营安全。三、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安排(一)强化保障体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工作办公室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从制度、政策、资金、运营、人才等五个方面,将明确建设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制订相关政策,层层落实,定期考核;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各项标准。市政府将继续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推广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积极引

11、导企业投资建设及运营;积极引进、培养、培训各层次人才队伍,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二)搭建融资平台,实现城市内部资金与外部金融资源的结合发展20*年是智慧呼和浩特全面启动之年。我市将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根据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总资金投入估算共计23.42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3.79亿元,申请自治区财政支持5000万元,金融贷款3亿元,社会投资16.13亿元。我市将充分发挥出城发公司、春华水务、交通投资公司、金融投资集团、公交公司五大融资平台和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作用,推广BT、BOT、PPP、私募股权融资等社会化、多元化融资模式,并通过联合银行、组建基

12、金、与投资机构合作等方式,为“智慧呼和浩特”设计一个20亿元的资金池,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池在政府引导资金引导下,篇二:关于智慧城市相关情况的汇报-阮成发市长1208-排版。关于“智慧城市”工作情况汇报武汉市科技局二一*年十二月八日我市智慧城市申报和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注第 6 页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取得了一定进展。杨书记、阮市长对此项工作十分关心重视,岳勇副市长、耀斌常委也多次过问此事,善腊常务副市长、记春常委在11月17日专题研究智慧城市并形成会议纪要。基于前期工作基础和11月17日专题会精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智慧城市项目申报及建设工作的进展情

13、况一是武汉申报智慧城市项目获得科技部支持。今年6月初,科技部智慧城市项目一经提出,深圳、南京、大连、宁波、重庆、厦门、上海、无锡等十个城市的地方政府有关领导先后赴科技部争取承担智慧城市示范任务。为确保科技部智慧城市试点放在武汉,6月12日,市委常委冯记春率市委办公厅、市科技局、东湖开发区以及武汉邮科院负责人专程赴京向科技部领导汇报,并邀请科技部的领导、国家863信息领域和空间遥感领域专家召开推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座谈会,与会领导及专家一致认为:智慧城市是全国性的示范,建议项目放在武汉,组织面向全国;智慧城1市应用示范,要由地方做甲方,以武汉为主积极推动。8月10日,郭生练副省长和冯记春常委又率省

14、市科技部门和东湖高新区、武汉邮科院领导专程赴京拜访科技部领导,进一步争取智慧城市试点示范落户武汉。经交流,科技部赞同我市在智慧城市方面所做的尝试,建议项目和城市试点分开操作,在项目设置时通盘考虑好顶层设计、信息安全等问题;提出作为城市试点,要有体现标志性的目标,要在应用模式、城市管理、及服务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同意抓紧启动智慧城市论坛工作。二是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初步形成。根据多次与科技部沟通与协调,市科技局组织武汉邮科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第 7 页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成立研究组,针对我市城市发展实际需要和特点,开展了智慧城市总体方案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思

15、路,完成了武汉智慧城市试点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开展试点工作创造了条件。三是成功举办智慧城市论坛。11月2日,国家科技部、湖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大会”在武汉召开,同期举行了智慧城市论坛揭牌仪式。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邬贺铨院士、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冷荣泉等领导出席大会并做重要讲话。市科技局局长杨新年在论坛上作了“武汉发展智慧城市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通信学会、湖北省政府、武2汉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从事智慧城市技术和城市规划设计单位代表、软件生产和设备制造企业代表、运营商以及新闻媒体近300人出席了论坛大会。

16、与会代表共同交流和探讨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分享研究成果,借此来推动我国智慧城市的创新与发展。此次论坛的举办,为争取武汉在全国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领军地位产生了积极影响。四是项目申报和组织工作积极推进。根据科技部有关领导提出的国家“863”项目和智慧城市试点“操作上要分开”的工作思路,科技部在10月20日发布了关于定向发布组织863信息技术领域智慧城市(一期)主题项目定向指南的通知,重点开展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总体方案研究和顶层设计,以及少数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我们组织相关单位按照科技部的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目前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工作,我局在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将十大科技专项进行了调整,设立了“智慧城市专项”,对第 8 页“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智能电网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进行顶层设计,组织邮科院、武汉大学、立得空间、安通科技、颐信科技、湖北东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成联合体进行申报,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了专家评估,有关资金安排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