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推广策划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6261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推广策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旅游推广策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旅游推广策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旅游推广策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旅游推广策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推广策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推广策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旅游推广策划方案伊春走向世界世界携手伊春20*世界旅游小姐走进伊春暨第十三届中国黑龙江(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大型旅游推广活动活动策划案世界旅游小姐年度冠军总决赛执委会20*年3月一、前言伊春是座美丽的林业城市,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以其原始、自然、粗犷、神奇而闻名遐迩。20*年,伊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伊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号称为“天然氧吧”,被誉为“祖国林都”。为大力推进伊春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扩大伊春生态旅游品牌的影响,促进伊春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伊春市委、市政府连续承办九届中国黑龙江(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现已成为集商务、旅游、文化等功能一身的大型活动

2、。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在内涵和外延上均形成规模,“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时代的步伐在高速迈进,全球化速度加快,使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地区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的整体环境,每个地区都成为世界链中的一环。随着东北亚经济带的高速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竞争已经突破区域范围,上升到国内核心城市间、城市间的竞争,城市品牌的竞争已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方面和手段。20*年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均对中国黑龙江(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旅游节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创新办节思路,提高办节水平,扩大旅游节的影响,树立城市形象,促进伊春市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的双向发展。如何使伊春站

3、在世界高度,打造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我们认为,推广伊春旅游,不仅仅是简单地推介其自有资源之美,更重要地是从这些现有资源中提升出一种旅游附加价值第 2 页旅游品牌化。世界旅游小姐年度冠军总决赛作为一个旅游产业世界推广平台,将是伊春旅游文化产业推广的一个完美选择。二、世界旅游小姐年度冠军总决赛简介:“世界旅游小姐大赛”是一项国际性旅游文化使者评选活动,旨在加强女性对国际旅游文化事业的贡献。大赛1993年创办于马来西亚吉隆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7届。20*年10月15日31日,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20*世界旅游小姐国际总决赛在长沙市成功举办。31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文化使者参加了本次大赛的世界总决赛。亚

4、美尼亚选手获得本届世界总决赛冠军,新加坡、马其顿、俄罗斯、爱沙尼亚选手分获第二至第五名,中国选手获得最佳人气奖。马来西亚新闻部长阿都卡迪和由8位拿督组成的工商投资考察团参加了本届世界总决赛。世界总决赛期间,大赛组委会以“旅游中国”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五项大型旅游推广活动和国际花车大巡游活动。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在会见马来西亚考察团时说:“此次大赛所开展的系列活动,在长沙市民中引起很大反响,对于促进长沙旅游事业的发展,开展国际间旅游文化的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一起来到长沙,对于让长沙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长沙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马来西亚新闻部长阿都卡迪说:“此次

5、大赛选择在长沙举行是一个很伟大的决定。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比赛,也促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选手们也一定会把长沙这个美丽的城市介绍给全世界。”据世界传媒预算,世界旅游小姐年度冠军总决赛对举办城市的品牌和城市经济有显著的拉动作用,相当于一般城市在510年内持续投入5亿美元的绩效。据历届活动显示,世界旅游小姐活动第 3 页能够为举办城市带来25%35%的旅游拉动率,同时能显著地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三、20*世界旅游小姐在伊春举办的目的:(一)有效地整合伊春的旅游资源,通过世界旅游小姐年度冠军总决赛这一平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荐伊春旅游资源,并且全面提升伊春旅游品牌含金量,实效营销伊春旅游产业,

6、提高伊春旅游经济的档次及城市形象。(二)将伊春旅游从以往的旅游线路串点转变成集“吃、住、行、娱、乐、购”于一身的旅游休闲圣地。(三)策划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及媒体的报道,多角度、多层次地配合,展示旅游所蕴涵的“景美、人美、城市美”等多重元素;有步骤地把伊春的各种优势资源向外推出,最终达到打造伊春旅游新形象的目的。(四)20*世界旅游小姐国际总决赛巡游活动在伊春举办,将是伊春向世界做了一次全面推广,是伊春在家门口做了一个世界旅游推荐会,将成为伊春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五)通过世界旅游小姐年度冠军总决赛这个平台,创新促销方法,借助全球媒体的宣传,强势体现伊春做为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的战略决策,提升伊春

7、在国内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切实搞好境外重点市场的推广工作。四、活动名称20*世界旅游小姐走进伊春暨第十三届中国黑龙江(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大型旅游推广活动五、活动主题让世界聚焦伊春走进绿色伊春,感受生态文明。第 4 页六、活动时间20*年7月中旬七、规格规模(一)世界旅游小姐大赛执行委员会组织选拔各国佳丽约80人;邀请国内外著名媒体记者约15人;国际赛事编导团队,大赛嘉宾、工作人员约15人。(三)邀请省有关部门领导出席相关活动。八、活动内容:1:“伊春走向世界世界携手伊春”入城仪式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80多个国家旅游大使签约伊春作为伊春旅游形象推广代言人入城仪式活动议程:(1)、市领导致欢

8、迎辞;(2)、赛事活动执委会致答谢辞;(3)、市领导赠送“特色礼品”给各国旅游小姐;(4)、世界旅游小姐赠送会旗、回赠礼品;篇二:丽江旅游推广策划书。丽江旅游推广策划书院校:融智学院系别:经济系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班级:10级会展二班前言丽江是1996年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后才被外界偶然发现的,此后短短10几年时间,丽江陆续拥有了三个世界遗产,被冠以了魅力城市、最适合人居城市,欧洲人最喜欢的城市,成为小资们的后花园,国内外知名度最高的滇西北旅游明城。丽江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交界地区,丽江境内多山,主要有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两大山脉。有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海拔最高是玉龙雪山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5

9、96米,最低点是七河区江边坡脚金沙江出境处,海拔1219米,形成了寒、温、热兼有的立体气候这里大多数的城镇均坐落与云南人称之坝的一种小山间盆地中,丽江古城则位于丽江坝中部的狮子山南麓.丽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1镇14区。县城大研镇古城,海拔2400米,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人。有纳西、汉、白、傈僳、普米、彝、藏、苗等民族。其中纳西族占全县总人口第 5 页的57.7%。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

10、“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湾而得名。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丽江县,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丽江古城北依象眠山,西枕狮子山,南临文笔山,翠峰如屏。以不筑城墙

11、而驰名,因为古代丽东世袭的土司姓木,若筑城墙,木字加上框便成为“困”字,因而古城没有城墙。玉泉水自城东北黑龙潭涌出,沿街分流,走巷穿户,常年清流,有“户户朝阳,家家流水”的高原水城风貌。民居、街道依山傍水,顺山就势,古朴自然,选址建城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街道、庭院遍植花木,素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古城无户不养花”赞语。路面都以丽江特产彩石板铺成,溪流之上为石拱桥,小桥临波,曲经通幽,雨季不泥,旱季无尘。丽江当时的街场是个土圩场,雨季泥泞过膝,干季风沙遍地。明代土司开挖西河,利用西高于东的地势,人工控制活动石板,定时引西河水入中河,并冲洗五花石铺成的街面,保持城市的清洁干净。到了清代,又开挖东河,

12、把中河水东引入城。这第 6 页样,三水入城,穿街过巷,又分为无数小渠,与潭泉相连,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布满金城。才有“家家门前流活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景观。有水就有桥,及单孔、双孔、三孔及多孔桥共七十余座。许多石拱大桥都是明代纳西族木氏大土司从内地聘来能工巧匠,精心设计营造的,具观赏价值,也有很高的实用性。丽江城中心为四方街,自古商旅云集,贸易兴盛,也是节日聚会处。城内明清建筑鳞次栉比,均保存完好,有皈依堂、黑龙潭、五凤楼、得月楼、锁翠桥、解脱林、木氏土司府和成片的古民居,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瑰宝。木氏土司府仿北京明紫禁城,有三大殿、家庙、万卷藏书楼等数十个院落和狮子山“御苑”,规模宏大、殿

13、宇壮丽,占地达40万平方米。寻常百姓民居,格局式样均三方一照壁,门多东门,厅廊宽敞,天井大方,门窗雕饰花鸟等图案,极富文化气息,体现了纳西民族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有“高原姑苏”高原“威尼斯”之称。策划目的1.抓住每个过往行人的心,是每个路过的人都成其消费者2.最终目的:提高丽江知名度,使其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一、市场环境分析(一)宏观市场环境分析在日益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的在追求物质享受之外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据统计,20*年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300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9.7%。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67亿人次,比去年增长了18%;接待海外游客3

14、95.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0.1%,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二)微观环境分析丽江1、经济发展:据统计,2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0.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4.24亿元,增长54.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第 7 页完成26.26亿元,完成年初任务数20.57亿元的127.7%,比上年增收9.8亿元,增长59.6%,增幅排名全省第一,保持了快速增长;市本级完成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9.2%。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1.49亿元,比上年增支22.38亿元,增长37.9%。2、相关政策:丽江市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已经丽江市人民政府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15、自20*年12月21日起施行。加强五个“坚持”始终坚持从丽江实际出发,把旅游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动摇,以政府主导和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齐心协力培育旅游精品和名牌。始终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以保护促进开发,在发展中实现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把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加大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促销力度,着力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始终坚持以旅游为先导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反哺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依法治旅,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规范市场秩序,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历史文化: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已有

16、八、九百年的历史。自明朝时,丽江古城称“大研厢”,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丽江战国时属秦国蜀郡。汉属越郡。三国属云南郡。南朝为遂段县,大约在此时纳西族先民迁于此。唐时曾为姚州都督府地,后为吐蕃第 8 页,南诏地,称桑川,属剑川节度。宋为大理善巨郡地,开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后曾在此驻兵操练,“阿营”遗址仍在,当时居民已有千余户,至元十三年改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湾而得名。明末已具规模,日渐繁荣,本地土司木氏所营造的宫室非常华美,徐霞客在游记中谓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而丽江府“富冠诸土郡”。明史云南土司传则言“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于明代。以其位于丽江坝子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巨砚,故名大研(砚)厢。清为丽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设流,结束木氏土司元代以来的世袭统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