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北京在北京的郊外,70 多家马场星罗棋布这些马场环绕北京围成了一个圈,形成了一道国内绝无仅有的城市风景仿佛是一夜之间,人们发现北京已经被马场包围驱车从北京城区向郊外开,无论你走哪个方向,1 小时内,你一定能看到不止一家马场那些在白色围栏里悠闲漫步,时不时迎风奔跑的各种颜色的马儿,成为北京郊外的新景致 “人类所能从事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这豪迈而剽悍的骏马 ”100 年前,法国科学院院士让・布冯对马术的诗意诠释,从没像今天这样强烈地诱惑着都市里的精英特别是在北京这座城市,在这座屹立 800 年的古都皇城,马背上复活的不仅是人们身体里沉睡的自然天性,还有先辈纵横天下的豪情 在世界范围内,马术被公认是“王者的运动” 环顾世界,几乎所有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的地方,都一定有马术的存在这使得马术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人们评价一个地区是否全面迈入“发达俱乐部 ”的独特指标这是因为马术的发达固然需要雄厚的财力,然而仅仅拥有雄厚财力的“暴发户” ,却从来没有在马术领域取得持久的成功这项必须由人和动物共同完成的运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马术不仅是所有运动中最复杂、最难于把握的一种,更重要的是,它还意味着人们对生命、对自然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是无法买来的。
1985 年,全国第一家私人马场在北京建立二十多年过去了,北京已经悄然发展成全国马术的中心根据中国马协的统计,目前全国马术人口约有 3 万,北京就占了一半多以至于在国内马圈中流行着一个笑话,说中国马协的会员一共有 100 多个,其中北京的会员就有 100 多个而这个笑话真正让北京人会心一笑的地方在于,事实就是如此 骑上马背的北京人开始学着透过马的眼睛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马背上的北京向世界宣告, “王者归来 ” 小马场里的大世界 如果要找北京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现实注脚,也许没有比马场更贴切的了在小小的马场里,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人他们从这个星球的各个角落聚到某个小小的马场里,只谈论一个主题――“马” 北京马场里的马也来自世界各地,英国的纯血马、德国的温血马、中东的阿拉伯马,当然还有国产的蒙古马等等可以说世界主要的马种在北京的马场里都能找到 马场里的氛围因为主题的鲜明而有了一种天下一家的纯粹马场里所有的摆设都打上了马的印记,从屋檐上的铁马,到吧台印着骏马图的杯子无论你在外面的世界有着怎样的身份,在马场里,人们只关心你是否爱马所以,如果你的眼前出现了某位名人(这是经常的事),不必拘谨。
只要你是爱马人,一定能在这里找到知己 马背之上人人平等 如果你问 10 个爱马人,是什么让他对马依依不舍,你会得到 10 个不同的答案每个人在马背上的体会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骑同一匹马的感受不一样,同一个人骑同一匹马早上和下午的感受也不一样因为你是在与一个完全不同的生命对话在这种对话中,人和马是平等的人的感受影响着马的感受,马的感受也影响着人的感受 马圈中有句谚语,马背之上人人平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你在人类的世界中取得过多大的成就,你都无法把它们带到马背上马只会用它的方式与你聊天,如果聊得不对路,你就别想让它和你共进退而一旦你掌握了与马交流的秘密,不管在人类的社会中你的地位有什么变化,你的马会一如既往地和你在一起 马背上的快乐,是一种生命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平等对话的快乐 黑子 7 月的北京,酷暑难当 连续两周烈日的烘烤,早已蒸发了土壤里残存的水气,走在上面的每一步都会带起一团烟尘下午三点,北京西郊稻香湖马场,黑子不遮不掩地立在大太阳底下,全神贯注看着眼前的“飓风” 俱乐部的骑手正在调教这匹当家公马傍晚,这匹马的马主就会从城里的办公室直接赶到这里,骑上 1 小时黑子要保证马主到来之前,公马得到足够的热身和调教。
黑子本名王冀豫,大院子弟,是这家位于北京西郊马场的总经理,他的外号来自他的外貌,黑,黑得透亮稻香湖马场是北京第一家马场,1985 年马场建立的时候,黑子就在这里黑子说,稻香湖马场原本只是北京第一座“农民公园” 的一部分,也谈不上马术只是在一块平地上划了一个周长 300 米的圈,吸引城里的青年来骑马跑一圈收一块钱最多的时候马场一天可以收入 2D00 多块钱当时马场只有 22 匹马,相当于每匹马一天跑了 100 圈 黑子说,从城里来骑马的都是些小青年追求的就是一样,速度的快感其实要说速度,汽车比马跑得快多了,但坐在车上感受到的速度和骑上马背感受到的速度,完全是两回事那种强烈的刺激让很多人流连忘返以至于后来在公交车站和马场之间,还出现了赶着驴车摆渡的生意 使马场摆脱骑马跑圈模式的,是一群来马场骑马的外国人这些人大多来自驻京使馆或外企他们原先在本国就有骑马的传统,到了北京后他们依然保持了正常骑马的习惯他们骑马的各种讲究让黑子知道了什么是现代马术事实上在北京马场经营的早期,外国马友是北京马术人口的主要人群 稻香湖马场渐渐放弃了骑马跑圈的经营,黑子还专门到瑞典见习了现代马场的经营现在马场完全采用会员制,专门供会员进行正常的马术训练和野外骑乘。
目前,稻香湖马场存栏马匹 30 多匹,拥有会员近百人 张可 骑马跑圈的快感是 80 年代许多北京青年的青春记忆在马场骑马跑圈的时代结束后,多数人带着马背的刺激心满意足地走了,有些人开始到郊区农民家找马骑,这些人逐渐发展成马圈中数量最为庞大的野骑群体还有几个人选择留在了马场张可就是留下来的几个人中的一个张可说,16 岁前,我开过摩托车、大货车,还开过一次登陆舰等我骑上了马,那些玩意儿就再也提不起我的兴趣了16 岁的张可跑到当时新建的石景山马场当马工,在那里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马术 石景山马场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划一个圈跑马,价格已经提高到了每圈一块五张可说,我们开始有马术的意识,是跟当时的国家马术集训队接触当时北京体育学院有一个国家马术队的集训地,我们时不时就去那里向专业的骑手和教练请教张可说,我们真的是怀着“崇敬” 的心情,去看人家比赛和训练 原本专业是踢足球的张可,是马圈里公认的马感好,在加盟马场担任总教练的国家队队员哈达铁的调教下,张可的马上姿势非常标准,成绩进步很快1997 年,他和队友代表北京出战全运会,一举拿下全国马术障碍赛团体冠军创造了以民间马场代表城市并获得全运会冠军的先例去年,他收获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最好成绩,国际马联第八分区马术障碍赛冠军。
现在,张可在北京天星调良国际马术俱乐部担任总教练 哈达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