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留学申请的新手-很详细的全程指导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5018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给留学申请的新手-很详细的全程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写给留学申请的新手-很详细的全程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写给留学申请的新手-很详细的全程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写给留学申请的新手-很详细的全程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写给留学申请的新手-很详细的全程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给留学申请的新手-很详细的全程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给留学申请的新手-很详细的全程指导(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一位现在在国外的网友为寄托的新手们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他很低调,委托我来发表。在此特意谢过他的盛情。以下是他的文章。我前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什么都不清楚.所以,申请的时候也是很多现在看来很可笑的问题.我争取顾及到各个方面的人,不仅是申请所谓牛校的看法,也包括申请所谓烂校的看法.不仅是对考托福 GRE 的看法, 也包括 PS, GPA 等等.但是我觉得可能所有这些最适用的是对学理工科的 GTER,因为我学文史类的申请不怎么摸门,所以也不知道是否贴切了.动机篇首先, 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出国的动机, 各种动机都有,很难说哪个对, 那个不对.但是我觉得有几点还是应该强调,虽然很

2、多人都在说这个.就是出国并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一条途径,也不是适合每个人的选择.我在本科的一个导师就和我说,现在他看来,那个学校毕业的并不很重要,还是在于工作 ,或者科研的能力 .而且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最好的一个朋友, 现在在哈佛读博士,去年的这个时候 ,当我还在为是不是去新加坡这辈子就完了的事情发愁的时候,他就说这个相同的话,而且也是, 就算去了新加坡,也可以再申请美国.有能力的人在那个学校都吃的开.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并且对于学术界,论文是硬道理,不在乎学校的好坏,论文发表的杂志级别,和论文本身的价值说明几乎一切.而在商界中, 能否打造知名的企业,能否挣到钱是真格的.政界中,怎样为百姓谋

3、福利, 让国家富强是最重要的.当然名校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契机,很好的发展平台.比如如果你在 Cavendish 实验室,哈佛, 斯坦福,等等.你能接触到世界级的人物,你看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不再有当初在中国时候的激动,你甚至可以和他们聊天,通信.甚至觉得他的这个课讲的并不是很好.所以成功的外部条件可能更依赖于你是否在所选领域或者所属行业的的顶尖圈子里.比如我同学的老板在生物学界算是世界前 5 的人物,但是可能最重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几乎和在这个领域中所有的牛人都混个脸熟,所以可以请 James Watson(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19XX 年诺贝尔奖)写信帮我这个同学要美国的签证 ,因为他

4、要去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 lab)参加个课程.当然最后 James Watson 出面了,也没拿到签证.(Faint)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出国可以开阔视野,这里的开阔视野不同于我们上小学时候知道的那种开阔视野,也许应该说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后的那种开阔视野.你到先进的国家看看,无论什么方面,你都可以更深刻的知道自己身上肩负为祖国富强奋斗的担子有多重,中国离世界的差距有多大.你也许会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爱国,什么叫国际地位.当你看到有的白人对你不懈一顾的样子,你心里不是仅仅骂一句 Fuck, 你会知道什么叫需要强大祖国的撑腰.心理准备篇另外, 我想提醒准备申请的 Gter 们

5、, 一旦走上这条路, 就大概很难有退路, 不是不能, 而是舍不得, 你付出努力奋斗了几年, 然后出去了, 可能又是几年, 或者十几年, 你舍不得再退到原来的状态, 重新整合自己. 你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也许柳暗花明, 也许头破血流. 也许你在加州, 开着汽车, 享受着阳光海岸, 也许你还在北大边上租着一间合住的房子, 不知道10 月份 GRE 的钱上哪去找. 但是话说回来 , 你一旦选择了, 经过慎重的选择了, 就不要后悔, 就要客观的对这个决定负责. 很难有人为你评估你的情况是不是适合出国. 前些日子, 忘了在哪个版看到一个人, 被哈佛录取了, 但是经历好像并不是名校, 优秀成绩, 加 pa

6、per, 还见到一人 UC-Berkeley 录取了, 也是几经周折. 如果是最初申请的时候, 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们不适合申请牛校. 但是人家成功了.另外, 出国是个新的起点, 而不是目标 . 如果在好的学校, 你还是得拼命得学习, 考试, 研究. 如果在所谓得烂校, 你可以在其他得经验方面积累得更多, 比如英语, 文化, 交流等等. 顺便说, 如果出去了, 你想提高英语, 不要整天和中国人混在一起, 那样你在美国或者英国, 或者随便哪里, 一辈子也还是说不出个整句得英语句子. 太郁闷. 你没信心和白人们交流, 因为语言得问题. 关于 GT第二就是考试得过程和安排. 我觉得关于考试得时间安排

7、 , 又帖子说得很详细, 不再重复, 只对 G/T 的重要性做个说明 . 无论你申请什么学校, T600 以上, G2000-2100, 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除非个别专业又特殊的要求 .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 你又不转专业, 没必要花经历考Sub. 这个时间不如用来学专业课, 搞个高点的 GPA. 但是虽然是这样, G/T 还是得花些时间来学习的. 踏下心来好好背单词 , 做题. 不要光指望机井. 如果这个考试都没有横心, 也谈不上什么出国的事情了. 而且我要说 Gre 的单词很有用, 在高级的杂志上随处可见. 比如你翻翻 Time, The Economist, BBC, CNN. (网站).

8、 不是新东方或者有些人说的一辈子也用不到了. 美国人不傻, 用不到考他干吗 ? 而且阅读水平确实可以有质的飞跃. 总之, 可以肯定的说 G/T 在申请中的作用有, 但是只是个敲门砖, 第一轮筛选. 后面就没什么用了. 对于那些 G/T 考的不好 , 而且也不想重考的人 , 并且 GPA 不好, 低于 3.0, 也没有什么强的研究背景, 建议申请英国, 加拿大, 或者澳大利亚. 这个东西不要攀比, 觉得他去了美国, 你也得去, 你可能真的去不了. 试试英国,之类得, 如果家里得经济允许得话. 虽然我个人觉得对于学术来说, 英国得大学 99%都是垃圾, 或者包括牛津 , 剑桥. 因为赤裸裸的金钱交

9、易. 剑桥堕落的厉害, 估计在美国的排名也就是 20 左右, 里面什么人都有, 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很多不够格的人在混. 我不知道哈佛, 没准也是类似, 但是我确定混的人比剑桥要少. 剑桥的昔日辉煌不在. 甚至说有钱就能上的地步. 所以有钱的非牛人不防可以试试. 现在看来, G/T 上不上新东方的班都可以 , 如果经济允许, 还是去上班, 我不是给他们做广告, 我也不太喜欢现在他们如此疯狂的挣钱政策, 并且口口生生要办中国的哈佛, 简直是放屁, 新东方现在的理念, 过一万年也不过是个培训中心. 仅此而已 . 而且我觉得很多网站都比他好. 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料和消息. 但是你可以认识很多 Gter,

10、而且有个气氛. 复习也有个方向. 另外, 外地的同学还能找个完美的借口来北京玩几天. 看看天安门什么的. 呵呵 没准你在 G/T 班上还能发现志同道合的 GGMM, 呵呵关于申请第三就是申请的过程, 时间安排有帖子说得很详细了, 也很贴切了. 可能比较有争议的就是各个因素的重要性. 分别说说. 1 对于申请美国的牛人来说, 这部分人包括清华, 北大, 复旦, 中科大, 上交 5 个学校的年级前 5 名, 这些人是最有竞争力 , 这些人来角逐那几个超级牛校. 当然如果你有很强的研究背景, 牛教授的推荐和联系, 也可以放在这个组里来考虑. 对于这部分人, 申请的时候如果有精力, 还是套套教授, 牛

11、校多申请一些. 看看你们学校传统上哪些牛校给 offer, 师兄师姐的经验很有用. 当然这部分人大概也不稀看什么我的帖子. 也许在申请前已经有了教授的许诺或者基本申请就是个过场了. 顺便说说套教授, 这个东西很费精力, 和时间. 如果你真的想套教授, 认真的看那个教授的研究方向, 学习, 然后写信的时候, 第一封信说说对他的研究方向, 说说自己的情况, 附上简历就是了. 然后看看他们的态度, 如果 3 天没有回信, 写封信问问是不是收到第一封信了就是了. 如果还是没有回信, 放弃就是了. 如果有回信了. 你应该可以很明白的看到教授对你的感兴趣程度. 如果就说你要首先申请 , 或者说他不要人,

12、或者说他左右不了录取委员会的决定, 那就是没戏, 放弃吧. 如果他说了些类似于, 你的背景很好 , 很乐意和你讨论他的研究, 等等就是说第一步成功了. 接下来, 你看他的网页上是不是有他最新的 Paper, 如果没有, 很简单, 问问能不能看看他最近的研究进展, Paper. 如果有, 那就踏踏实实的啃他的Paper, 看不懂, 问问你的导师什么的, 看看是否能问些有意义的问题. 然后通信大概在 2 周一次, 或者 1 周一次的频率. 当然你要一直关注他对你的态度. 如果积极, 或者没有什么不积极的迹象, 你就假设是积极的吧 . 然后, 慢慢说你的目的, 想加入他的组, 问问是不是召人, 问问

13、你是不是有希望 (the possibility of joining your group). 如果还是积极的回信, 那就是你的希望了. 保持联系, 问问是不是能在你申请的时候让他支持你. 后面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了. 你这个牛校大概有 50%或者以上的可能了. 最后, 如果你的口语没问题, 争取和他通个电话, 或者几次电话, 或者固定的电话联系. 当然, 在中国大概是没有机会去面见他了 , 如果你可以拿到签证, 什么旅游签证之类的, 问问他可不可以花上一周的时间去他的组里看看. 可能这个对大部分人都不现实了. 但也许有人有这个条件的.2.刚才说得那 5 个中国学校排名在 5-20 的人, 或

14、者自己觉得可以归到这类的其他人, 比如有一两篇 Paper 在 SCI 索引上 , 或者有很好的国际项目. 这部分人可能最尴尬, 因为超级牛校申请的希望不大, 而烂校又不甘心. 顺便说说学校. 超级牛校, 综合的说来, 大概有这么几个: Harvard, Stanford, MIT, UC-Berkeley.牛校大概有: Yale, Caltech, Princeton, Cambridge, 比较牛的大概有: Chicago, 哥伦比亚( 呵呵, 不知道怎么拼, 惭愧), Cornell, Oxford 也不错的大学, 呵呵 太多了, 不说了, 看看 吧 . 当然, 每个专业的排名又不一样了

15、. 关于专业排名重要, 还是综合排名重要的问题, 我觉得如果你要是在毕业后美国混, 或者以后走科研的路子, 还是以专业排名为主要参考, 毕竟都是圈内的人 , 大家都心里有数, 比如哈佛的工程实在是拿不出手, 呵呵. 但是如果你要是回国, 或者是以后准备在非研究的领域工作 , 名校更重要, 哈佛最次的专业也比 UIUC 的工程在中国更受承认. 刚说的这部分人大概可以考虑我说的第二.三, 四 类的学校. 我觉得除非你很坚持, 否则别申请那几个超级牛校了. 浪费钱. 我觉得这部分人更要慎重考虑, 盲目申请太好的学校可能最后什么都没有.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举个例子, UC-Berkeley 现在物理

16、系有个清华的教授, 大概是访问学者, 他有清华和北大的排名, 所以, 召个把学生, 你想想其他人什么不是瞎掰了么? 也够缺德的 . 呵呵. 再比如, 你去 Stanford 的 EE 或者 Harvard 的 Chemistry 的research groups 看看, 基本就是那几个学校的人 , 过分的是 stanford 有个组里所有的中国人一水都是清华的. Faint, 别人怎么活呀. 呵呵. 所以重要的是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 好高骛远.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如果真的有很强的研究背景, 还是值得试试牛校和超级牛校的, 因为等你到了牛校或者是超级牛校, 你看有的人比你还差 , 有的人比你还混, 你觉得多牛的学校也就是那么回事. 但是这个是后话了. 当然这些人, 如果在套教授上下苦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