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54905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环境调查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土壤环境调查报告原武汉铜材厂退役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一*年五月原武汉铜材厂退役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报告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参加人员:二一*年五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目录1项目简介11.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11.2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文件11.3调查方法.22场地概况42.1场地地理位置42.2场地使用历史62.3场地现状133调查方案.163.1主要产品与原材料.163.1.1主要产品.163.1.2原主辅材料.163.1.3主要设备.163.2场地污染物分析183.2.1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183.2.2地块上建筑及车间布局.2

2、13.2.3场地土壤环境潜在污染因子213.3调查方案设计.213.3.1采样点布局213.3.2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24调查方案实施.294.1现场调查方法.294.2采样方法及样品处理.324.3实验室分析.334.4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34.4.1采样、制样质量控制334.4.2实验室质量控制.345调查结果与分析.365.1分析检测结果.365.1.1土壤等采样记录.365.1.2土壤等分析指标测试结果.365.1.3场地水体质量状况.45.2结果分析和评价495.2.1评价依据.495.2.2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95.2.3浅层地下水(上层滞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6结论与建

3、议526.1结论.526.2建议.53原武汉铜材厂退役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1项目简介1.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受*委托,我项目组对原武汉铜材厂退役场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其目的查清该地块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其污染状况,初步确定超过国家或地方相应标准的污染面积和土方量。该调查在原则上把握监测数据的典型代表性、调查过程的严谨性性、数据分析的科学性第 2 页。项目组接受委托后,于20*年*月*日*日进行了现场详细踏勘、资料收集,编制原武汉铜材厂退役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方案,在调查基础上完成了本次调查报告。1.2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文件本次土壤与地下水环境详查监测方

4、案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当所引用的规范性文件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47号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环发20*129号)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保存)技术规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1996-03-0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HJ/T166-20*)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T350-20*)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1)

5、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656-20*),北京市地方标准1篇二:玉溪、华宁土壤环境调查报告。玉溪、华宁土壤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年4月调查地点:红塔区、通海、华宁一、概述土壤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任何生物都离不开土壤。土壤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对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而土壤资源又相对匮乏的特点,更需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去为人类造福。为此,本门课程特意通过土壤调查,能让我们对土壤资源有初步的了解。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是多种自然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水热条件和第 3 页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而形成的。影响土壤形成和

6、发育的最基本因素为气候、母质、成土时间、生物、地形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六大成土因素。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包括机械支撑作用,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供应与协调。此次土壤地理学课程的实习调查区域是以玉溪和华宁为主,主要任务是调查玉溪-华宁周围的土壤类型分布情况及土地利用现状。二、气候特征1.红塔区红塔区地处滇中腹地,位于北纬240830-243218、东经1021732-1024137区间,东与江川县相连,东南与通海县毗邻,西南与峨山彝族自治县交界,北与晋宁县接壤。红塔区为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

7、温31.9,极端最低气温0.5。全年日照时数为1947.5小时,日照率为44%。全年降水量814.3毫米。2.通海县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部,介于东经1023025-1025253,北纬236511-241449之间,东接华宁,南连石屏、建水,西与玉溪、峨山交界,北邻江川。县境内最高海拔(螺峰山)2443米,最低海拔(马脖子)1350米,县城海拔1820米,通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6,全年降水量为1123.4毫米,全年无霜期为276天,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286.3小时,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28.079千卡。3、华宁县华宁县位于北纬2359至2434

8、,东经10249至10309之间,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的第 4 页南缘,属中山类型地貌。气候总体上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华宁季节变化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31.135,极端最低气温7.6,年平均地面温度17.820.1,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年降雨量916毫米左右。盘溪、华溪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三、农业概况调查区农业用地主要以蔬菜、柑桔为主,山上植被丰富,大多为次生云南松。调查区域有通海的蔬菜公司(主要以加工蔬菜和罗卜为主)、通海的花卉公司(主要以生产加工花卉为主);华宁主要以柑桔生产为主,在华宁海拔相对较

9、低的丘陵坡及丘陵顶部都用于栽种柑桔。一些谷地也用于各种果园或者菜地,但是规模都不大。四、土壤类型本次调查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红壤、水稻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等土壤。1、山地红壤(1)土壤剖面观测记录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研和镇哨坡村距离东边公路200米处,东经102度30分,北纬24度20分,海拔1640米,相对高度为20米,坡度为10度,坡向为西坡向,土壤类型为红壤;剖面土体构造为A0-A-E-B-C;岩石为砂岩,(Zb震旦系,距今约5亿多年);周围植物干枯,土地的利用情况主要为旱地。(2)形成特点和基本状况红壤的形成,主要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风化淋溶作

10、用强烈,铝硅酸盐矿物遭到分解,硅酸与盐基大量淋失,铁、铝相对聚集,形成了富含铁、铝的红色土体。红壤剖面以呈均匀的红色为主要特征。在自然植被下,通常有较明显的腐殖质层,呈暗棕色;剖面中部为第 5 页粘重的土层,结持紧实;底部可见到复杂交织的斑纹。土体中常具铁结核等新生体,土壤呈酸性反应,粘粒部分硅铝率2.0-2.2,次生矿物主要有高岭石等。(3)利用和改良红壤处于湿润亚热带地区,热量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四季均可生长植物,且种类繁多,生物量大。宜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但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并针对土壤酸性强、养分不足和质地粘重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

11、。2、紫色土壤紫色土是一种深受紫色岩石影响的土壤。(1)土壤剖面观测记录剖面1: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宁州镇东南200米,公路东侧100米处,东经103度,北纬24度10分。海拔1700米;相对高度130米;地形为高丘,坡度35度,坡向为西南方向;土壤类型为丘陵紫色土,岩石为紫色砂岩(J2-侏罗纪,距今约为2.5-1.5亿年前);剖面土体构造为A0-A-B-C;周围生长竹子,种有蔬菜;土地利用情况为菜地。剖面2: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盘溪村,坡改地三台;东经102度,北纬24度;海拔1200米,相对高度60米;坡向为东坡向,坡度为30度左右,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岩石为砂岩沉积岩(Q-第四系,距今约20

12、0万年和D2-泥盆系,距今约2亿年);剖面土体构造为A0-A-E-B-C;周围普遍种植柑桔,土地利用情况为果园。(2)形成特点和基本状况形成紫色土的母岩为中新生代干热湖盆沉积的紫色砂、页岩,含钙质胶结构,岩性疏松,加之地形为丘状起伏,植被稀疏,土壤的侵蚀,堆积作用十分频繁,所以成土时间短暂,长期处于幼年阶段,土壤明显地继承母岩特性。紫色土呈紫红、紫第 6 页红棕、紫暗棕、紫黑棕等颜色,土体上下层的颜色差别不大。土层浅薄,发生层分展品不明显,但易于形成风化或半风化层。一般具石灰反应,但淋溶强烈者则无明显的石灰反应;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十分微弱。(3)利用和改良紫色土的母岩固结性差,易于风化成土,紫

13、色页岩的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酸碱适中,即使土层浅薄,但稍加耕锄便可栽种作物。由于土层浅薄,底层难以透水,在排灌条件不好时,易受旱、涝的威胁。为此,应在精耕细作基础上,密切注意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措施加速土壤熟化。3、水稻土水稻土是人为耕种活动的产物。它是由各种显域性土壤、半水成与水成土壤等经过水耕熟化培育而成。(1)形成特点和基本状况在水稻土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氧化还原的交替进行,土壤中物质的淋移、累积,以及反复的耕犁等人为影响,促使其剖面出现特殊的层次分化。他通常具有下例几个剖面发生层次:耕作层、犁底层、潜育层、淀积层、淀积-潜育层和潜育层。(2)利用和改良从实现我国的农业现

14、代化的方向来看,在认知、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土壤生产潜力,使水稻从地产变为高产,定向培育为能够旱涝保收、高产稳定、高度肥沃的水稻土红色石灰土石灰土是发育在石灰岩上的一种岩成土壤,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石灰岩出露地方分布颇广,在我国以广西、云南和贵州境内分布较多。此次调查观察到的红色石灰土位于小柏坡华宁之间。(1)形成特点和基本状况石灰土形成于热带、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但石灰岩出露区,拥有资源不断地石灰岩新风化物和崩解碎片第 7 页,而且土壤水中含有相当丰富的碳酸盐,这些物质进入土体,减缓了土壤中的盐基淋失,阻滞着脱硅富铝化作用的进行,形成为幼年性的石灰土。红色石灰土,

15、碳酸盐淋溶作用有所加强,铁、铝、锰分解较强烈,发生一定的淋溶淀积,无石灰反应,呈微酸性,PH6.5左右,心土层为7.07.5,土色鲜红。(2)利用和改良石灰土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比较肥沃的一类土壤,开垦后多种植禾谷类、豆类和薯类等作物。应采取有效的保土防蚀措施,修筑梯田,等高种植,采取间作、套种、轮作,增加作物覆盖度,并解决好农业灌溉用水,还应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过酸或过碱等不良性状,增强养分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四、地形土壤剖面图此次野外实习土壤调查从玉溪城区出发,途经研和、大水井、通海县城、小柏坡、华宁县城、象鼻温泉等地,地形土壤剖面图如下:篇三:有关淮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16、。有关淮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摘要:土壤是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较大,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发生的地域和规模在逐渐扩大,危害也进一步深入。目前,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家乡淮安的土壤污染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了阐述,提出一些解决土壤污染的建议。关键词:淮安土壤污染治理调查报告1土壤污染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第 8 页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