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诊疗规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4731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荨麻疹诊疗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荨麻疹诊疗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荨麻疹诊疗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荨麻疹诊疗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荨麻疹诊疗规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荨麻疹西医诊疗规范定义:荨麻疹义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札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有时可伴有腹痛、腹泻和气促等症状。慢性荨麻疹是指上述风团伴瘙痒几乎每天发生,并持续 6 周以上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 诊 断 规 范 】【 诊 断 要 点 】1.皮疹为大小、形态、数量不一的风团,发生突然,消退迅速。单个损害存在时间一般不超过 24 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2.皮疹无固定好发部位,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少数伴刺痛感。3.少数可伴胸闷或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4.病程长短不一,病期在 6 周以内的为急性

2、型,超过 6 周的为慢性型。【 鉴 别 诊 断 】1.血 管 性 水 肿 : 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治疗规范】1.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1)第二代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为治疗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的首选药物,疗程依据病情而定。(2)第一代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可为二线治疗药物。(3)治疗急、慢性荨麻疹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联合应用两种 H1 受体拮抗剂。(4)对于顽固性的慢性荨麻疹,可联合应用第二代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和组胺 H2 受

3、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米替丁等。2.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药物:维生素 C 或葡萄糖酸钙等,常与抗组胺药合用。3.糖皮质激素:荨麻疹如皮疹广泛、发病急,或伴发胸闷、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时,可应用泼尼松、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等。用药时间和剂量视病情而定。应当注意糖皮质激素的辅助用药,如止酸、保护胃粘膜、降糖、降压药物等。 4.外用止痒药:炉甘石洗剂等外用止痒剂。5.白三烯受体抑制剂:孟鲁司特等白三烯受体抑制剂可单用或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作为慢性荨麻疹的二线治疗方案。用药剂量和时间视病情而定。6.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可单用或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联合应用,作为慢性荨麻疹的二线治

4、疗方案。用药剂量和时间视病情而定。7.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8.拟交感神经药:0.1%的肾上腺素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尤其是有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时,可皮下注射,用药剂量视病情而定。9.伴发症状的治疗: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时,除使用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外,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伴胸闷或胃肠道症状时,除使用糖皮质激素外,可行对症治疗。10.其他特殊类型荨麻疹的治疗:冷脱敏可以作为寒冷性荨麻疹的二线治疗方案,羟基氯喹或血浆置换可以作为日光性荨麻疹的二线治疗方案,丹那唑可以作为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二线治疗方案。【疗效判断标准】荨麻疹经过治疗,停药 2 周后,皮疹完全消失不再发作,即视为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