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与药物过敏的急救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4543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敏性休克与药物过敏的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过敏性休克与药物过敏的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过敏性休克与药物过敏的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过敏性休克与药物过敏的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过敏性休克与药物过敏的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敏性休克与药物过敏的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敏性休克与药物过敏的急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敏性休克原因: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症状:出现寒战、高热、唇紫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和昏迷等为过敏性休克症状。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症状:抢 救 措 施抢救:立即应用肾上腺素;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病情危重者可加入 25葡萄糖液 2O

2、ml 中缓慢静推,同时静滴氢化可的松 300400mg,24h 内总量可达l000mg扩容;吸氧或高压给氧;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措施:1、应立即停药,使病人就地平卧,立即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 0.5-1ml,小儿酌减,同时通知医生2、如症状不缓解,每隔 30min 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 0.1%肾上腺素 0.5ml3、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4、抗过敏: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 51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 200mg 加

3、入 5%或 10%葡萄糖液500ml 中静脉滴注;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5、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 25-50mg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7、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作好病情动态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前不宜搬运8、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并告知今后避免使用同类及相似药物,病历上注明对本药过敏药物过敏的急救1、什么是药物过敏药物过敏反应常由药物的降解产物或杂质引起,通常与用药剂量无关,仅见于少数特异体质病人。特异体质病人即使是使用常规剂量或极小剂量,也同样会发生过敏 。状二、药物过敏的症状药物的过敏反应主要

4、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哮喘、腹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三、常见的过敏药物常见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复方新诺明、细胞色素 C、各种疫苗,甚至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安痛定、B1、清开灵及双黄连等亦有过敏反应。其中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种药物过敏反应的首位,约占用药人数的 0.6%-6%,其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也最高,过敏性休克通常发生在注射后数秒钟(甚至刚注射时的一瞬间),也有数分钟到半小时或 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注射青霉素停药 48 小时以上者,必须重新做皮试,阴性者方可用此药。 四、药物过敏的急救1)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

5、止用此药,保持静脉通道,并使病员平卧。如果是早期轻微过敏症状,可立即肌注 0.5mgDXM+1ml 扑尔敏(小儿酌减) ,如在过敏前已用地米,可用胶性钙和扑尔敏肌注。 2) 观察生命体征,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3) 如果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应给抗组织胺药,用 10%葡萄糖钙+地塞米松+VC+50%高糖 , 静脉给药 。4)血管神经性水肿: 又称巨大荨麻疹。是由于血液和组织中 C1 酯酶抑制物水平的减低,或无活性所致。是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小血管受累,组胺等介质导致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渗出液自血管进入疏松组织中形成局限性水肿。具有发作性、反复性及非凹陷性的特点,一般不痒,可单发,突然

6、在口唇、面侧部或四肢局部出现正常皮肤颜色的肿胀或由于肿胀严重、压迫皮肤浅表的毛细血管而呈白色肿胀损害,边缘不清,局部有紧张感,一般痒感不明显,该类损害可在数天内自然消退,但可以复发,有些病人也可出现两片以上的损害,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病人可因发生在咽峡部,也就是常说的喉头水肿而造成窒息。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卡托普利等,都可能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5) 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第一,应分秒必争抢救,立即使病人头低位躺下,皮下注射或肌注 0.1%肾上腺素 0.51mg,(小儿酌减) ,也可用0.1-0.5mg 加入 0.9%氯化钠 10ml 中缓慢静推。若皮下注射或肌注肾

7、上腺素疗效不好时,可改用 4-8mg 肾上腺素加入 5%葡萄糖 500ml 中静滴。呼吸困难时可缓慢静脉注射氨茶碱0.25-0.5g,同时人工呼吸,按病情需要及时给予吸氧,保温,并注意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第二,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受抑制时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可做气管切开手术。 五、输液反应的处理及预防临床常见的输液反应以热原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且二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均可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低血压休克等。 (一)热原反应主要表现为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者突然出现发冷、寒战、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继之出现高热,

8、体温可达 40以上,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四肢关节痛、皮肤灰白色、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一般发生在输液开始后 20min 左右,也有发生在 24h 内,一般持续约0.51h。 一旦出现热原反应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能撤除输液针或导管,要立即更换输液器,予地塞米松 510mg(小儿0.250.3mgkg-1)静脉滴注或静注,或应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 静滴,或予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肌注。伴有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寒战者予保温,高热者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治疗。山莨菪碱(654-2)是有效的治疗药物,静脉应用 2030mg( 小儿每次0.3 mgkg-1 )可

9、迅速缓解热原反应,其治疗机制为改善微循环,缓解组织缺氧,同时也有利于热原的清除。 (二)药物过敏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复杂多样,不同的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相同的药物作用于不同的个体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表现。 型变态反应典型的表现是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其中过敏性休克是最危险的过敏反应,发作迅速,50%发生于给药后 5min 以内,抢救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患者可同时出现呼吸道梗阻,表现如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循环衰竭表现如四肢冰冷、血压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表现如头痛、烦躁、甚至意识障碍等。型变态反应常见表现为溶血反应。 型变态反应多表现为血清病样反应,出现淋巴结肿大、关节

10、水肿、支气管痉挛等。 型变态反应一般表现为炎性反应,如接触性皮炎、变应性脑炎、异体组织排异及皮疹等。治疗:轻症病例应用抗组胺药物或激素治疗后能迅速好转。对于严重过敏尤其是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抢救,抢救措施为: 立即停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立即给予 1:1000 肾上腺素 0.5ml 肌内注射或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10 倍缓慢静脉注射,若未缓解,可于1530min 后重复给药,至病情缓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予氢化可的松 100200mg 或地塞米松 510 mg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40 ml 静脉注射,必要时,13h 后重复注射。扩容、给予血管活性药:间羟胺 50100 mg 加入

11、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必要时可与多巴胺合用。抗组胺药物:异丙嗪 2550mg 肌内注射。10葡萄糖酸钙 1020 ml 缓慢静脉注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需行气管插管作人工呼吸。二者在刚发生时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输液反应:发冷寒战更突出,约输液后 10-15 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超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速发型过敏反应:从症状上分析:过敏反应多见于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即出现面色苍灰、恶心呕吐 、冷汗淋漓、瘫倒下去、呼吸浅促、脉博细速、频死感、昏厥、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

12、骤然哀竭,其临床过程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得多,无寒战高热过程。 附:附:药物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的鉴别要点 热原反应 过敏反应致病因素 热原(内毒素) 药物本身发病机制 内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首次接触某种药物后,使机体致敏,再次接触同一药物时,引起变态反应过敏体质 无关 密切相关 发生人群 可群体发病 主要与个体因素相关不会群体发病 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一般不会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但较少见 ,一般不会出现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可有发热,但体温一般相对低,多不伴有寒战,休克(可不伴有其他的过敏症状),属于 I 型变态反应,常伴有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 热原检测 多阳性 阴性 输液反应的预

13、防1、 给病人输液时要密切观察,同时向病人或家属交待清楚,一旦患者出现寒战、烦躁不安、手足发凉,应立即拔掉针管停止输液。如病人治疗需要或抢救危重病人需继续输液者,则应重新更换药液和输液管,待输液反应消失后再输液 2、为预防输液反应,必须严把三关一是输液前仔细检查药品是否过期,有无杂质、沉淀物及絮状物,药液有无浑浊,瓶口有无裂缝。二是检查药物有无配伍禁忌,输液管有无异物、有无污染等。三是在操作全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同时要做到“三勤”:勤看病人有无不适感,勤问病人有无输液反应的先兆,勤观察病人有无异常,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总之,不管是输液反应及药物过敏的反应,如抢救妥当及时,一般都无生命危险。关键是在就诊过程中应该谨慎。在就诊时必须首先测体温、脉搏、心率、血压,而不应一听病情就急于给病人下药处理。特别是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好的患者,在出现任何一种反应的早期时,都不急于给他用肾上腺素,除非有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