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基本概念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3782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普通地质学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普通地质学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普通地质学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基本概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地质学基本概念1-1 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P2)1-2 内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P2)1-3 外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P2)2-1 稳定同位素: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2-2 放射性同位:原子核不稳定,会自行放射出能量。 P52-3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质量分数 %,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2-4 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

2、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2-5 晶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所以矿物都属于晶体。2-6 非晶体:内部质点无序排列的固体,也称非晶质体。2-7 晶面:晶体因为内部质点排列规则,处在生长条件良好(速度缓慢且有足够生长空间)的情况下,它们能长成规则 的几何多面体外形。包围晶体的平面称为晶面。P62-8 同质多象: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2-9 类质同象: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这种现象

3、称类质同象。2-10 矿物集合体:矿物晶体的聚集体称为矿物集合体,它往往具有某种习惯性的形态。2-11 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者,称为透明矿物;基本上不能透过光线者,称为不透明矿物。广义地讲,所有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所有金属矿物都是不透明矿物。2-12 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能力的强弱可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2-13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2-14 颜色:是矿物吸收了白光中某些波长的色光后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2-15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2-16 摩氏硬度计:用 10 种硬度不同的矿物组成。滑石 1,石膏 2,方解石

4、 3,萤石 4,磷灰石 5,正长石 6,石英 7,黄玉 8,刚玉 9,金刚石 10。摩氏硬度计只能测出矿物硬度的相对高低,不能测出硬度的绝对值。2-17 解理: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这种性能受内部结构的特征所制约。2-18 断口:矿物受到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断裂面方向是任意的。断口的形态不会是平滑的。根据形态特征,有贝壳状、参差状、锯齿状、平坦状。2-18 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均含氧与硅,以及一种或几种金属阳离子。其结构中一个硅的周围都有四个氧,其形状似四面体,称为硅氧四面体。2-19 硅酸盐矿物:金属阳离子与硅酸

5、根化合而成的盐类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是七种最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在造岩矿物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3-1 岩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硅酸盐熔融体。其粘性的大小可以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岩浆的硅、铝氧化物含量多,岩浆温度低,以及所含气泡较多者,其粘性高,反之,其粘性低。岩浆作用包括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3-2 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又称火山作用,它伴随着地下大量物质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喷发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3-3 喷出岩(火山岩):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岩石统称为喷出岩。3-4 火山碎屑岩:由各种火山碎屑物堆积并固结而成的岩石。3-5 熔岩:液体喷发物称为熔岩

6、。是喷出地表后丧失气体的岩浆。熔岩在流动过程中发生规律性收缩,能够形成柱状节理。3-6 火山灰:粒径2mm 的细小火山碎屑物。能长时间漂浮在空中,喷出量很大并能影响一定范围内的局部性气候。3-7 火山弹:粒径50mm,由喷出的岩浆滴在空中冷凝而成。外形多样。3-8 浮岩:粒径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外形不规则,多孔洞,似炉渣,称为火山渣。其中色浅、质轻、能浮于水者称浮岩。3-9 柱状节理:熔岩在散热冷凝过程中,其表面常形成无数冷凝收缩中心,如果岩石结构均匀,这些收缩中心均匀而等距地排列,在垂直于联结收缩中心的直线方向因张力作用形成裂缝,裂缝横切面为六边形,六边形随熔岩进一步冷凝,最终会将整个熔岩层切

7、割成六方柱,称为柱状节理。3-10 波状熔岩、绳状熔岩:粘性小、流动性较强的熔岩,表面比较光滑,或呈波状起伏,或扭曲似绳索状,称为波状熔岩或绳状熔岩。3-11 块状熔岩:粘性大、流动性较弱的熔岩,表层破碎成大小不等的棱角状碎块并杂乱堆积者。3-12 枕状构造:海底喷发的基性熔岩常形成外形似枕的熔岩集合体。3-13 科马提岩:一种超基性熔岩,得名于南非巴伯顿地区的科马提可流域。3-14 火山口:火山锥顶常有圆形洼坑,是火山物质喷溢的出口,称为火山口,其直径由数米至数公里。3-15 破火山口:火山经连续多次喷发以后,其岩浆房空虚,火山锥体因失去支撑会发生崩塌与陷落;同时后继的喷发活动可将原有火山锥

8、的上部炸毁。结果形成比原有火山口大得多的洼地,称火山口。3-16 盾状火山、熔岩锥:基性岩浆因粘性较小,岩浆呈涌流状外溢。如为中心式喷发,所形成的火山锥外形似盾。主要由熔岩组成,其锥坡一般只有 24,锥顶平,称为盾状火山锥。如果其锥坡较陡,规模较小,称为熔岩锥。3-17 玄武岩:由基性熔岩组成的岩石称为玄武岩。黑色、致密,常有气孔,相对密度较大,由辉石、斜长石组成,柱状节理发育。3-18 溢流玄武岩:分布广阔且厚度巨大的玄武岩称为溢流玄武岩。3-19 复式火山:中酸性岩浆喷发的火山碎物与熔岩交互成层并堆积成复式火山锥,锥坡较陡,常达 30-40。3-20 熔渣锥:某些粘性较的基性岩浆主要喷发火

9、山砾、火山弹及火山渣,它们堆积而成为熔渣锥。3-21 中心式喷发与裂隙式喷发:火山喷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岩浆沿管状通道上涌,从火山口中溢出,称为中心式喷发。别一种是岩浆沿地壳中狭长裂缝溢出,称为裂隙式喷发。3-22 安山岩线:安山岩浆的喷发只见于环太平洋四周的大陆边缘及岛屿而不出现于大洋内部,大洋内部只喷发玄武岩浆,两者的界线称为安山岩线。3-23 环太平洋火山带:位于南北美州西岩,直到阿拉斯加半岛南岸,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至新西兰。这一带有活火山 300 余座,占全球活火山60%。3-24 地中海印尼火山带:这一带共有活火山 70 座。3-25 洋脊火山带:分布于大

10、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这一带有活火山 60 余座。3-26 地中海沿岸与东非火山带:这里有活火山 22 座。3-27 活火山、死火山:凡在人类历史时期中有过活动的火山都称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中未曾有过喷发的火山称死火山。3-28 侵入作用、侵入岩: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称为侵入作用。岩浆在侵入过程中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3-29 围岩:侵入体周围的岩石称为围岩。3-30 浅成侵入、深成侵入 :侵入体形成深度在地表以下 5 公里至 10-20Km 者,称为深成侵入,形成深度小于 5Km 者,称为浅成侵入体,其规模较小。3-31 同化作用:岩浆熔解围岩,将围岩改变

11、为岩浆的一部分。3-32 混染作用: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成分。3-33 捕虏体:部分混入围岩中未熔化或未完全熔化碎块,称为捕虏体,捕虏体的直径有数厘米至数十米。3-34 结晶分异作用: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万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3-35 连续反应系列:玄武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部分先结晶出来的矿物同剩余岩浆发生作用,形成在化化学成分上连续变化而其内部结构无根本变化的一系列矿物,就是钙长石、培长石、拉长石、中长石、更长石、钠长石系列。3-36 不连续反应系列:玄武岩在结晶分异过程中,部分先结晶出来的矿物同剩余岩浆发生作用,形成既有化学成分差异又有

12、内部结构有显著变化的一系列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系列。3-37 鲍温反应系列:连续反应系列与不连续反应系列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不连续的反应系列,依次结晶出钾长石、白云母和石英,它们总称为鲍温反应系列。3-38 岩脉(岩墙):岩浆沿围岩列缝挤入后冷凝形成的狭长侵入体,当围岩成层时,它切割围岩成层方向。3-39 岩床:围岩为成状岩石,侵入体为层状或板状,其延伸方向与围岩层理平行,它是岩浆沿围岩的层间空隙挤入后冷凝形成的。岩浆成分常为基性,厚度几米到几百米。3-40 岩盆:围岩为近于水平延伸的成层的岩石,侵入体的展布与围岩的成层方向吻合,其中间部分微向下凹,似盆状者。3-41 岩盖:侵入体侵

13、入近于水平方向展布的围岩层间空隙,如果侵入体底平顶凸,并与围岩成层方向吻合,似为磨菇状者。3-42 岩株:横截面积为数十平方公里以内的侵入体,其形态不规则,与围岩的接触面不平直,边缘常有规模较小,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的分枝侵体贯入围岩之中。3-43 岩基:规模极大的侵入体。其横截面积大于 100Km2,常达数百到数千平方公里,形态不规则,通常略向一个方向伸长。3-44 隐晶质结构:晶粒细小用肉眼难以识别者,称为隐晶质结构。3-45 显晶质结构:肉眼可以识别者,称为显晶质结构。可分为粗粒(粒径5mm) 、中粒(粒径 5-1mm) 、细粒(粒径 1-0.1mm) 。3-46 非晶质结构:3-47 斑状

14、结构、似斑状结构:在不等粒结构中,如两类颗粒的大小悬殊,其中粗大者称斑晶,细小者称基质, ,其晶形常不规则。如果基质为显晶质,且基质的成分与斑晶的成分相同者,称为似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称为斑状结构。3-48 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规律,岩石为均匀的块体。3-49 流动构造:岩石中术状或片状矿物或捕虏体平行而定向排列,它表明岩浆一边冷凝一边流动。3-50 气孔构造、杏仁构造:熔岩中或浅成脉状侵入体边缘呈圆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态空洞。直径由数毫米至数数厘米,是岩浆中的气体所占据的空间。称为气孔状构造。如果气孔中有矿物质充填者,称为杏仁构造。3-50 层状构造:岩石具有成层

15、性状,它是多次喷出的熔岩或火山碎屑岩逐层叠置结果。3-51 部分熔融:岩石熔融实验表明,当湿度升高到 定程度时,岩石便开始发生熔融,首先是低熔点的成分熔出;温度继续升高,较高熔点的成分相继熔出;由此可形成由酸性逐渐基性转变的熔融体。此种分级熔化的作用称为部分熔融或分熔。许多火成岩是由组成地壳甚至地幔的岩石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3-52 大地热流:地球内热通过岩石向外传导是内热外流的主要方式,称为大地热流或热流。3-53 常温层:地下一定深度,温度常年不变,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大致相当,这一深度带称为常温层。3-54 地热增温率:常温层以下的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每增加 100 米地温增加的度数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大陆地温梯度平均值为 3C。3-55 放射性热:地球的内热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