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3717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色列的建国史及五次中东战争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约书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 1000 年,大卫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直到公元 133 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 722 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 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

2、,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大约在公元前 61 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罗马统治者在公元 70 年和 132 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 135 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 4 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著居民。大约在公元 7 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

3、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 Empire)曾于 1517 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 18 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 1880 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 40 万,其中犹太人口是 2.4 万左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

4、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这时在 19 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Rabbi Yehuda Alcalay),在 19 世纪 40 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 1896 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e 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 8 月,犹太复国主义者

5、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预期将有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形成人口的绝对多数。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没有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到1914 年为止,巴勒斯坦大约有 70 万人口,61 万为阿拉伯人,犹太人还不到 10 万人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托曼帝国与德国联盟。这时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霍乱和伤寒,土尔其军事首脑决定赶走所有外国人,大批的犹太人再次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在此期间,只有俄国籍的犹太人可以免被逐出,这些剩下来的犹太人,就成为英国的合作者,后来为英军

6、与土尔其作战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英国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帮助。英国政府就许愿给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支持同盟国与土尔其人作战,阿拉伯在战后便可以独立。在 1916年,阿拉伯人在劳伦斯(T. E. Lawrence)的领导下,真的起来反抗土尔其人的统治。但是战后,英国却否认了自己对阿拉伯人的承诺,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托统治地”。战后巴勒斯坦的人口中大约 70%是阿拉伯人,30%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 此时在英国本土,有一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游说英国议会,最终促成了英国在 1917 年 11 月签署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宣言允诺建立一个犹太家园,同时确保非犹太社区的权

7、利和信仰不受侵害。英国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如果德国向犹太人做出类似的承诺,会把国际上的犹太人拉向德国一边。英国此举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土地,并且通过暴动和罢工等手段向英国当局施压。同时,阿拉伯人还策动美国介入此事,以便影响英国的中东政策。阿拉伯领袖达迦尼(Aref Pasha Dajani)曾对美国派来的代表陈述说:历史已经证明无法与犹太人居住在一起,所有国家都不欢迎犹太人,因为他们吸所有人的血。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也意识到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无法避免冲突,后来就任以色列国总理的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曾在 1919 年发表讲话说

8、:没有人能找到任何解决办法,我们要这片土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国家,而阿拉伯人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英国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为了答谢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之子阿卜杜勒曾为英国奋勇征战,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 1921 年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发奇想,把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管理权交给了阿卜杜勒,这片土地是英国所管辖的巴勒斯坦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阿卜杜勒立刻就把这片地区改名为约旦哈西姆王国,并且在 1946 年得到了国王称号。在巴勒斯坦的面积急剧缩小的情况下,在美国和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却仍在鼓动犹太人移居到只剩下原领土四分之一的巴勒斯坦。到 1929 年,巴勒斯坦人口的日益稠密,造成竞争

9、加剧和经济萧条。富有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大量购买土地,致使阿拉伯的种田人流离失所,大量涌入城市。阿拉伯人开始预感到大量欧洲和美国犹太人的涌入,会逐渐挤走缺乏商业竞争力的阿拉伯人。而且,外来移民炫耀自己与大多数阿拉伯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引起当地人的嫉恨。在 1929、1930 和 1931 年,犹太人定居点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武装袭击和恐怖威胁。 恰在此时,纳粹在德国掌了权,并开始了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当犹太人的遭遇开始为人所知时,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配额。1933 至 1935 年间,获准移入的犹太人在 13 万以上,而非法移民数以万计。巴勒斯坦从那时起变成

10、一座充满暴力和恐怖的活火山。恐怖主义遍布了整个地区,英国当局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秩序。1942 年,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集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支犹太人的军队。不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就进入了全面备战,双方大开杀戒,巴勒斯坦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战场。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西方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英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美国不断地要求增加犹太人的移民配额,而这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在通过暴力手段对英国当局施压,阿方要求控制移民,犹太一方则要求放宽移民。阿拉伯人对犹太定居点实施恐怖袭击,而

11、犹太人炸路断桥,暗杀英国官员,以阻止英国当局对非法犹太移民的追捕。最终,英国政府决定甩掉巴勒斯坦这个烫手的山芋。1947 年 4 月,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1947 年 11月 29 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 181 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的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 2/3 强,却只得到 43%的贫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 1/3,却得到了 57%的沿海肥沃土地。1948 年 5 月 15 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

12、而没有采用“犹太国”做国名),次年 2 月立宪会议召开,通过一部临时宪法,宣布国家为民主共和国。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Arab League)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Transjordan)(后改称约旦)拒绝承认以色列,并且对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了。 二、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 年) 从 1948 年 5 月起,阿拉伯联盟国家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对新生的以色列国展开了正规的战争。开始,埃及在巴勒斯坦南部攻下了部分领土,继而外约旦占领了耶路撒冷老城。但是由于阿拉伯各国彼此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很快进攻就

13、停了下来。6 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成功地实现了 4 周的停火。但随着以色列在 7 月的大举反攻,停火被打破了。零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 1948 年底。以色列在次年 1 月的凌厉攻势隔绝了埃及的军队,迫使阿军接受停火(1949 年 1 月 7 日)。 1949 年 7 月阿、以签署了停战协议,但并没有实现和平。大约40 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难民逃离以色列,滞留在以色列边境的难民营中,这成为日后阿、以冲突的重要原因。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美、英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在幕后支持阿拉伯联盟,而苏联却支持以色列,这与后来几次战争的格局有很大的不同。战后,阿拉伯国家对军事上的失败,备感失望和耻辱,叙利亚、约旦、

14、埃及等国先后出现了政治动荡和权力交替,使阿拉伯国家的地缘政治出现全新的格局。 二、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 年) 从 1949 到 1956 年,联合国监督执行阿、以停火,推迟了冲突的到来。在这期间,大国列强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中东政策,美国、英国和法国支持以色列,而苏联转而支持阿拉伯国家。1956 年 7 月,埃及领导人纳赛尔(Abdal Nasser)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并且征用运河所有者(主要是英国和法国人)的财产,英、法为了报复,唆使以色列进攻埃及。 1956 年 10 月 29 日,以色列集结空军和陆军力量,入侵了埃及的西奈半岛(Sinai peninsula)。同时,英、法还直接介入

15、了战争,使世界舆论哗然,一致谴责以色列的入侵和英、法的干预,这一事件几乎酿成了一场威胁世界的危机。 11 月 6 日,在美、苏的支持下,联合国调停双方停火。这时,以色列已经占领了加沙地带和通往亚喀巴湾的入海口。但在 1957 年,以色列又不得不将加沙地带交由联合国管辖。 三、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 年) 整个 1960 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与约旦和叙利亚结成联盟,放言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消失。1967 年 5 月,纳赛尔要求联合国部队从埃及完全撤出,并且关闭了亚喀巴湾这个以色列通往红海的唯一入海口。以色列所做出的反应

16、是向埃及和它的阿拉伯联盟发动闪电进攻。 1967 年 6 月 5 日,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一举摧毁了阿拉伯联盟的空军力量。依靠空中优势,以色列步兵在 3 天内就占领了西奈半岛,大兵长驱直入地压向约旦边境。到 6 月 10 日仅短短的6 天之内,以色列军队夺下耶路撒冷老城(后来永久地吞并为以色列领土),占领了战略地位重要的戈兰高地(Golan Height),陈兵叙利亚边境。这场战争史称“六日战争”。 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在 6 天内遭到重创,叙利亚随即接受了停火,让以色列占领加沙地带、叙利亚半岛和约旦河西岸的领土,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因战争而关闭。以色列还宣称不会放弃耶路撒冷和其他占领的领土。纳赛尔的政策以灾难而告终,他本人 3 年后去世。而以色列大获全胜,民族情绪高涨。这场战争为日后的无休止的阿以冲突种下了苦果。到今天巴、以谈判的核心内容,仍然是以色列在这 6 天内拿下的关键的地区,巴方要求以色列归还这几处战略要地,而以色列岂肯轻易放手。这次战争的后果为巴以关系的未来,投下了暗淡的阴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