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过关检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353338 上传时间:2017-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过关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过关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过关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过关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过关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过关检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二)(本试卷满分 12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一、明察秋毫(9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绯红(fi ) 不逊(xn) 质问(zh) 广漠( m)B 瞥见(pi ) 粗糙( zo) 野蛮(mn) 广袤( mo)C 诘责(ji ) 尴(gn)尬 粗劣(li) 教诲( hu)D驿站(y) 甲胄(wi) 嬉戏(x) 托辞(c)2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 3 分)A 藤野先生- 鲁迅-藤野先生B 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 再塑生命-海伦 凯勒-莎莉文老师D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 托尔斯泰3下列

2、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B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C 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 30 分钟。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二、知识积累及运用(18 分)4默写(6 分) 。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 (4 分)日: _ _,_ _ _。 / _ _,_ _。月: _ _ _,_ _ _。 / _ _,_ _ _。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为之敬仰的文豪。他的许多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

3、皆知。那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什么?(举两例即可哦!) (2 分)、 。5改正下面短文中的错别字(4 分) 。面对日新月益的社会环境,我们中学生必须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力争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竟争环境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充分做到油刃有余,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主载自己命运的强者。(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6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的完整(4 分) 。A、时鱼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B 、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C 、无意东风花半露

4、c、夜市千灯照碧云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7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4 分)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_,_ _,_ _。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绵绵。三、你一定能合理地解释语段后的问题!(33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0-14 题。 (15 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

5、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 “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0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 分)1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中“ 无非 ”理解为_,表达出作者_的情感。 “这样”指代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 分)12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 的速成班”这儿的

6、 “确” 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2 分)13 “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 你怎么理解? (3 分)14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5-20 题。 (18 分)第十一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

7、地生活在一起。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

8、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 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

9、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15 “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 分)16 “无法预料的情形” 指什么?(2 分)17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3 分)18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3 分)19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3 分)20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 这个题目的含义?(4 分)四、作文(40 分)温暖是冬

10、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请你以“温暖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 500 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名。第一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二)一、1、C 2、B(我的第一本书 的作者是牛汉。)3D(A 搭配不当;B“ 健全并建立 ”语序不当;C“最多不能超过”重复累赘)二、4.答案举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

11、时。战争与和平 、 复活5 略6益改为异 竟改为竞 由改为游 载改为宰7 A-b B-a C-d D-c8、 百折不回或百折不挠 海市蜃楼或空中楼阁,如答“虚无缥缈” 也视为正确。 喜怒哀乐。勇往直前。 (此题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4 分)9、写在目光里,望着它,泪涟涟(暖融融、)三、 (一)10.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11.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12.“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 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13.“标致

12、”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14.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答对大意即可)(二)15.“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 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16.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17.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

13、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18.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19.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20.“第十一位” 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三)21、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挣钱过日子(或:赚钱过活、自食其力)22、 (1)在爬坡过程中, “我”看到了车夫顽强地跟自己较劲,与命抗争;(2) “我”为车夫爬坡成功而高兴,为车夫的精神所鼓舞。23、 (1)车夫说好的价就不会变;(2)车夫制止“我”下车,用独腿顽强爬坡;(3)车夫带着两个外国人一口气蹬了 80 多里(答出两就可给全分。 )24、 (1)用自己的双腿走路;(2)用自己的力量“挣”来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意对即给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