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3292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 鲵 驯 养 繁 殖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驯养繁殖的环境条件、仿生态及工厂化养殖设施、亲鲵培育、繁殖、后备亲鲵的选择、亲鲵的驯化和幼鲵的驯食、大鲵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与管理、引种与运输、良种质量验收等技术。本标准界定了大鲵原种、良种、稚鲵、幼鲵、成鲵、亲鲵、后备亲鲵和驯养繁殖场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于大鲵驯养繁殖过程中的亲鲵选育、繁殖、孵化、良种培育和大鲵健康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2、,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27332005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原种 指取自秦巴山区原产地的野生大鲵物种;或使用来自秦巴山区,经选育的、非近亲的亲体繁殖的,保持原种的典型性、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无规定性疾病的养殖大鲵物种。3.2

3、 良种 指体质健壮、生长快、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并适用于增养殖生产的大鲵物种。3.3 稚鲵指大鲵受精卵从孵化出膜到其利用卵黄为营养的发育阶段。3.4 幼鲵指稚鲵从卵黄消失,开始主动摄食到其外鳃消失的发育阶段。3.5 成鲵指外鳃消失,完成呼吸器官转变,而未达到性成熟的大鲵。3.6 亲鲵指性腺发育成熟并已开始用于繁殖的大鲵。3.7 后备亲鲵DB 61/T 20112指培育年龄已达 5 年,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繁殖前的大鲵。3.8 驯养繁殖场指获得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的大鲵养殖场。4 环境条件 4.1 场址选择大鲵驯养繁殖场建设宜按以下要求选址:周围植被茂盛,环境安静,无污染,水源充足,饵料资源丰富

4、,无地质灾害隐患、交通方便、生态环境良好区域。使用同一山涧或河流水源的两场间隔距离应大于 6 公里。仿生态大鲵驯养繁殖场应设置在海拔 700m1100m 的山涧溪流间。4.2 土壤 未经工业“三废” (农业废弃物、工矿及医院污水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 4.3 水质 水质不低于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且水质清爽、透明, PH 值6.57.5,溶解氧应大于 7.0mg/L,水温 825,保持常年流水。 4.4 养殖设施 4.4.1 仿生态池宜选择周边植被茂盛,引水方便、保水性好的地方,利用地形建设河道型仿生态池。池子宽1m2m 为宜,水深 20cm50cm

5、,水流速度为 0.2m/s 左右。池子宽窄、水深、曲直等因地制宜,随意流畅,接近自然。可每 3m5m 设置一个水流落差,落差高度为 30cm,池底铺设粗砂或小卵石,人工建造有流水声的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将池子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养殖区,每个养殖区面积以15m220m 2为宜。根据地形设置洞穴,两侧洞穴相错,洞穴覆盖面积占生态池总面积的 2/3;洞穴口宽15cm25cm,洞穴口高 10cm15cm,洞穴长为 1m2m,洞穴宽 1m1.5m;洞内水深 20cm30cm,洞穴底部铺 3cm5cm 的沙层。洞穴顶部有可开闭、用于取卵的观察口,洞穴盖板覆盖土层大于 30cm。池边坡两侧种植菖蒲等水草,仿生态

6、池植被覆盖率应大于 70%。4.4.2 工厂化池宜设置在可遮光且通风的建筑物内。分为孵化池、稚鲵池、幼鲵池、成鲵池、亲鲵池和饵料池;其结构以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形状以长方形为宜。池壁、池底应光滑,池底由四周向中央倾斜,倾斜度为 2左右,再由中心向排水口倾斜,倾斜度为 11.5。幼鲵、成鲵、亲鲵池内用石块、板材等搭建洞穴,洞穴占池面积的 2/3。工厂化池具体建设要求可参照表 1。 表 1 工厂化养殖池建设要求3养殖池种类面 积(m2) 长宽比池 高(cm)蓄水深(cm) 建 设 要 求稚鲵池 0.51.0 1:11:0.4 3040 510幼鲵池 0.81.5 1:11:0.4 4050 81

7、5池壁、池底用瓷砖贴面。成鲵池 3.05.0 1:11:0.4 5060 2030 建造五种以上规格,以便及时分池饲养。亲鲵池 1.53.0 1:11:0.4 5070 20304.4.3 给、排水及水处理系统4.4.3.1 蓄水池 蓄水池的蓄水量应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以养殖池正常排水量的两倍为宜。蓄水池内应有 1/3以上的水面放养水生植物。4.4.3.2 沉淀池、过滤池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大鲵驯养繁殖场,应设置沉淀池、过滤池,面积一般 10m215m 2,水深1.5m2m,在沉淀池一角筑两条平行的拱形坝,两坝间距 1.5m2m,中间填石砾或煤渣,为过滤池。 4.4.3.3 排水大鲵驯养繁殖场应

8、建造废水处理池。养殖废水经过沉淀等物理或生物方式净化处理后应集中排放。水体的外排放应符合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要求。4.4.4 其他设施具备防漏、防逃、防洪、产卵、孵化、防疫等设施设备。 5 亲鲵5.1 来源亲鲵来源有两种:合法捕获的产自秦巴山区的野生大鲵,并经隔离检查无规定性疫病的物种。仿生态养殖或人工培育的非近亲繁育,保持原种的典型性、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已达性成熟或接近性成熟的大鲵。5.2 亲鲵的培育5.2.1 放养5.2.1.1 放养前消毒 亲鲵放养前应清除池内敌害生物,并用 400mg/L 的氯化钠全池泼洒进行池子消毒。大鲵个体用下列方法之一消毒:高锰酸钾溶液:

9、浓度 15mg/L,浸浴 10min15min;氯化钠溶液:浓度 3%,浸浴 5min;聚维酮碘溶液(含有效碘 1%):浓度 5mg/L10mg/L,浸浴 5min。5.2.1.2 放养密度DB 61/T 20114亲鲵放养以 1 尾/平方米为宜,每个独立繁殖区内放养 10 尾15 尾。5.2.2 饲养5.2.2.1 饵料种类亲鲵的饵料种类主要有:野杂鱼、虾、蟹、泥鳅、人工饲养的鱼苗、鱼块、畜禽肉块等,以鲜活饵料为佳。5.2.2.2 饵料质量饵料质量应符合GB 27332005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有关要求。不得使用长期冰冻、腐烂、受农药或其它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饵料投喂前用 3%的氯化

10、钠溶液或 20mg/L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再用清水漂洗后投喂。5.2.2.3 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每次投喂量为大鲵体重的 2%5%,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投喂频率可参照表 2。表 2 亲鲵不同水温投喂水 温 投喂频率510 每隔 5d7d 投喂一次1115 每隔 3d5d 投喂一次1622 每隔 2d3d 投喂一次5.2.3 亲鲵培育要点冬季培育工作主要是调控水温和投饵。首先宜将水温控制在 1820,使亲鲵大量摄食,储备充足营养越冬;然后将水温降至 410,使亲鲵进入冬眠,并应注意采取防冻措施。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饵料。春季培育主要工作是调控水温,调节光照,调节水质和投饵。春季宜提

11、高水温,使其早摄食,当水温升至 1216时,应及时调节饵料种类,适当增加注水量,促进性腺发育;光照在 500 勒克斯左右,即黑暗光线下培育;春季调节好水质,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保持清新。投饵应新鲜、质优,适当增加投喂量。产前培育主要工作是调节水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宜加大水流量并增强水流声,投喂营养全面饵料,促进性腺发育成熟。8 月初水温升至 1723时,应密切关注雌雄个体的性特征和性行为,适时进行催产或自然产卵。5.2.4 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中、晚巡池检查。主要巡检内容为:观察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和饵料规格;检测水温、PH 值,及时清理残饵、粪便、杂物等,保持水质清新;观察活动情况,发现

12、弱鲵、病鲵及时隔离饲养,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定期对养殖环境、用具、水体消毒,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做好生产日志和养殖、用药等记录。6 繁殖56.1 亲鲵选择6.1.1 雌雄鉴别在非繁殖期,一般从外观区分大鲵性别,在相同规格中,头部较大的多为雄鲵,特别是头宽大于体宽的,一定是雄鲵;相反,头宽明显小于体宽的多是雌鲵。雄鲵头部有一个明显的突出,且在眼后有一对象颧骨一样的隆起;而雌鲵整个头部线条比较柔和,没明显的突起与隆起。在生殖季节,主要通过生殖孔外形来鉴别雌雄。具体鉴别方法参见表 3。表 3 亲鲵雌雄性特征鉴别雄 性 雌 性副性征腹部较小;生殖孔椭圆形,左右各有一个泄殖腔腺,成椭圆形橘瓣状隆起,甚为明

13、晰,将泄殖孔包绕于其中,并且泄殖孔外缘有一圈不规则的肉质状小突起。腹部丰满、具有弹性,用手触摸有饱满感觉。生殖孔多为圆形,泄殖孔略小,无泄殖腔腺,孔周围无隆起,孔径相对放大,孔外缘平滑,内缘可见两侧的皮层形成向腔面突出的皱折。6.1.2 雌雄搭配比例亲鲵雌雄配组以 1:1 或 1.5:1 搭配为宜,雌雄亲鲵大小应尽可能一致,个体差异不宜超过小个体体重的一倍。6.1.3 成熟年龄和体重培育 6 龄以上,体重 2kg5kg。6.2 产卵6.2.1 自然产卵在仿生态池中,由雌、雄大鲵自然选择配偶,完成产卵受精过程。6.2.2 人工催产为使雌雄亲鲵性腺同步发育,在繁殖季节,对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鲵,采用人

14、工注射催产激素进行催熟,促进产卵。6.2.3 催产剂种类鲤鱼脑垂体(P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6.2.4 催产剂量按亲鲵每公斤体重,可用脑垂体 1 个2 个、类似物 25ug50u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500 国际单位1000 国际单位混合注射,雄鲵减半,分两次注射。每尾亲鲵注射量不宜超过 4mL,药物应即配即用。6.2.5 效应时间当水温为 1522时,效应时间为 2d7d,雄鲵的效应时间略短,一般比雌鲵提早 15h 左右。6.2.6 亲鲵产后管理亲鲵产卵结束后,应及时将亲鲵雌雄分别转入与产卵池水温相同的亲鲵池中精心管护;减少投饵DB

15、61/T 20116量,并投喂易消化的饵料;发现皮肤、体表粘液等有损伤的大鲵,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加强巡查,及时捞出未产完的卵粒或卵带,保持水流畅通,保障水质良好。6.2.7 人工授精用人工方法采集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将它们混合后使之完成受精过程。宜采用半干法人工授精,其方法是将发情至高潮即将产卵的亲鲵,迅速捕起,从头部向尾部轻挤腹腔,将卵带徐徐挤入干净、无水的盆内,同时,挤出精液,用 6.5% 的生理盐水稀释后倒在卵带上,缓慢摇动,使精卵混匀,再加少量清水拌和,静置 2min3min,慢慢加入半盆清水,继续搅动,使其充分受精,然后倒去浑浊水,再用清水洗 3 次4 次,待卵膜吸水膨胀后,移入

16、孵化池中孵化。6.3 孵化6.3.1 自然孵化在仿生态人工洞穴内,雌鲵产卵后,由完成受精过程的雄鲵护卵守候,自然孵化。6.3.2 人工孵化在人工控制孵化条件下,使受精卵正常进行胚胎发育而孵出幼体的过程。其方法是剪断卵带,选出受精卵均匀平铺在塑料篮底部,并将塑料篮放入孵化池固定,设定孵化条件,专人管护。6.3.3 孵化条件大鲵孵化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好以下三个条件:水流 水流流速 0.2m/s0.4m/s,以卵能在池水中缓慢地随水流而浮转为准。溶氧 孵化池内水体溶解氧应大于 6mgL。水温 大鲵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 1425,最适水温为 1822,昼夜温差不超过 1。6.3.4 孵化密度孵化密度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一个 25356的塑料篮以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