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茶、人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52641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光、茶、人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阳光、茶、人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阳光、茶、人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阳光、茶、人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阳光、茶、人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光、茶、人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茶、人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光、茶、人家苔藓是大自然的第一层保护膜,环境污染最敏感的指标性生物。 乡村是长在城市边缘的苔藓。细细品味清冷春雨中的梅家坞、冬日阳光里的茅家埠、三台山的林荫小路最能尝出杭州的味道。 一、温馨梅家坞 主题词:梅灵路、苔藓、韭菜花 梅家坞是一个因茶而兴的地方。 对梅家坞早已神往。它位于云栖以西琅砀岭北麓的山坞里,青山环绕,茶山叠嶂,是与龙井、狮峰齐名的龙井茶乡,一代又一代的梅家坞茶农以茶为生,留下过很多国家元首和无数普通老百姓流连忘返的足迹。近几年来,其别具特色的农家休闲备受游人特别是杭州本地人的青睐,2003 年,梅家坞茶文化村整治工程,让村民们梦想中的致富,跳出种茶、炒茶、卖茶的圈圈,有了另

2、一条现实的路径。家家户户开出的乡间茶坊,演绎着最为朴实的茶产业理论。渐渐地,人们对“梅家坞现象” 有了更高层次的诠释:梅家坞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茶文化、茶产业、茶旅游完美结合的典范,是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典范。 通往一个神往的地方,往往有两种路:一种沿途风景美得让人对目的地更加神往,一种是车水马龙让人对目的地也失去兴致。通往梅家坞的梅灵路,属于前者,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杭州最浪漫的马路之一。 雨中的梅灵路几无行车、行人,风景简单得只剩下绿绿像雾,像云,像空气,从四面八方涌来。上升的薄雾、下落的细雨将这些翠绿、墨绿、淡绿合抱在一起,把它们溶化了,又糅合在一起,整个天

3、地仿佛浸在流动的绿水中。如洗的路面不断往我身后飞去,把都市甩在脑后,把心里看不见的仆仆风尘甩在脑后。 车停在梅坞溪岸。到了。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遮天蔽日的樟树,古色古香的茶楼店旗摇曳,这就是梅家坞。 像回到古代,时间走得慢了,手脚不由自主放松了,心跳和动作也不由自主慢了。 第一步,踏在溪边的青石板路上,湿而不滑。 第二步,上桥。十几座大小不等、姿态各异的石桥轻轻搭在梅坞溪上,五福桥、如意桥,太平桥 合起来为“ 五福如意共太平” 之意,体现着梅家坞村人闲适恬静的生活。可惜下雨,想必坐在“万家掩映翠微向,处处水潺” 的诗情画意中喝茶,会茶不醉人人自醉。 第三步,厨房。不用看菜单,直接到农家厨房里

4、看着喜欢的实物点菜。人到中年微微发福穿着黑皮夹克的老板边向我们介绍,边料理着炉子上蹲着的几只大砂锅,锅没盖盖子,里面是热气腾腾芳香四溢的春笋本鸡煲。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先来个这个。 第四步,没有人陪,自己上楼随便找座。伴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和木头的清香,找了张靠窗的四方桌落座。 一步一步都闲适,从容,像自己家。 推开桌边的木窗,吓了一跳,天井齐刷刷的黑色屋瓦上,由深及浅覆盖着层层湿漉漉的苔藓,婴儿般娇嫩、柔弱,那么容易受伤、夭折;又像老者,出世般无畏、淡定。 苔藓是大自然第一层保护膜,对所生长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条件特别敏感,特别是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反映较为灵敏,对环境污染因子的反应敏感度是

5、种子植物的 10 倍,因此是生物界对人类环境污染拉响的“生物警报” ,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为环境指示植物。 真高兴看见它。它健康,这儿的山山水水也健康,人也健康。它健在,大家也都健在。 眼睛离开苔藓再往远处看,我们惊叫:天哪,敢情,整座青山都是你们家的呀。 老板乐呵呵地摆上玻璃茶杯、青瓷碗筷、一碟葵花子,给我们泡上自家产的龙井茶,指了指半山腰上的几个采茶女,用一口地道的杭州腔说,有几亩茶,请外地人帮帮忙。 那些外乡采茶人是梅家坞的“候鸟” 。每年春天,她们从邻近的江山、安徽、江西等地赶来打这份一个月的短工,挣一千来块钱,但她们非常珍视,等头批新茶采下后,便又回到自己的老家,等待下一年春天的来临,

6、如同赶季的候鸟。 温暖熟悉的香味,油光清亮的野竹笋本鸡煲暖胃,绿是绿白是白的芹菜炒带鱼透鲜,自家腌的雪里蕻爽口,红是红黄是黄的咸肉春笋下饭,柴火烧的带焦香味的白米饭又香又糯,没有人喝酒,龙井茶是这片山水最美的佳酿。一个词,舒服。 靠窗坐的我,隔着薄薄的雨幕,忽然看见马路对面的茶坡上,轻轻摇曳着一大片特别白亮的小花,心里涌起了小资兮兮的伤感。 我问,是兰花吗?长得这么低,离马路这么近,能活多久呢? 老板说,什么兰花,是韭菜花,随便咋个都能长得挺好。 忽然觉得,梅家坞真像这富有生命力的山野之花,它懂得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盖了新楼,学会商业,最大程度保留了本色,仍与自然和谐。城里人觉得这儿特别舒服,

7、特别放松,把它当自家农村亲戚第二次第 N 次来,就是明证。屋檐上的苔藓,也是明证。也许,几百几千年后,如今创造的特色又会成为一份宝贵遗产。 有人说它太商业化了,人一多会影响环境,我却不以为然。韭菜花和兰花的生命是平等的,乡下人和城里人一样要生存,一样喜欢过好日子。城里人住着高楼大厦,用着一次性筷子,开着汽车空调,排泄着有毒垃圾,有什么资格打着保护环境的幌子对梅家坞说不,苛求农民迎合我们“寻根 ”的口味,永远住茅草房、用柴火做饭、用粪缸呢?贫穷落后才是古典美么? 我喜欢梅家坞,不管那么多义理。我爱它没有杂质的绿能驱散内心积聚的灰云,不管它是新绿还是百年古树;爱农家新居的窗明几净,不管它是不是原汁

8、原味的农舍;爱沾过山野地气的菜蔬,不管它是不是从菜场上买的;爱茶农亲手做的茶,不管它是几级西湖龙井;爱砂锅上旺旺的柴火和锅里的鲜香,不管它是不是真的本鸡;爱山上的采茶人,不管是不是外乡来的就如我爱这韭菜花,只因它自然地活着,自然地美丽着。 二、寂寥茅家埠 主题词:阳光、腊梅腊肉、寂寞的谦谦 网上有一个叫谦谦的女子,发了个图文并茂的帖子寂寞茅家埠 ,说,秋天,下雨了,他上班去了,她就一个人带了相机去茅家埠走了走。 照片里是水和芦苇的世界,湖中的游鱼抢食着她投下的面包,都锦生纪念馆空无一人,广玉兰好大的个子,建于清前叶的通济古桥很有些历尽沧桑的味道,无数香客曾穿行其下。 照片绿意盎然,却没有人气,

9、也找不到谦谦的脸。正是窗外阳光明媚、心里阴雨绵绵的冬日午后,我的心动了动,就也带上相机,沿着她走过的路去走走,存心要比她更寂寞。 龙井路往西一条临水的不太起眼的小路,便是茅家埠的上香古道。古道右岸四周盛开着芦苇花的宽阔水域,便是曾“十八女儿摇艇子,隔船笑掷买花钱” 的上香水路。临安志载,茅家埠可溯自宋代,是水陆交通的中转要道。每逢灵隐进香的日子,成千上万的香客源源而来,由茅家埠上岸去灵隐上香。此刻,柳树清瘦细弱的枝条静静与水对影成双,一条木桥、一间茅屋点缀其间。蹲在看上去年代久远的小埠头,水清得能看见幽暗的水草,却看不到游鱼,有一两只白色水鸟忽然振翅高飞,飞不高,也飞不远,又落进芦苇丛中不见。视线所及之处,一个人影也没有,空气和水一样,没有一丝波纹,让人倍觉曲终人散后的静谧凄凉。 谦谦在每张照片后都有一段同样的话:“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 ”是啊,如果不回头看绿树掩映中一座座朴素的江南民居、忙生活的村民们、袅袅的炊烟,如果没有老墙门里依稀传来伊伊呀呀的越剧唱段,有谁知道,这儿曾酒肆茶楼林立、香客云集、繁华一时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