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52506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职称评审中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摘要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在职称评审中教学工作往往被轻视。现行的评价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和投入。本文以上海市八所综合性高校为调研对象,利用统计软件 SPSS 深入分析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现状和职称评审中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研究显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有关教学工作的评价存在应然和实然的显著差异。关键词 高校职称评审教学评价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在职称评定中有关教学工作的评价往往招致较多争议和质疑,普遍认为存在”轻教学、重科研” 的倾向。评价标准会导致高校教师适时调整在教学、科研工作上时间和精力的分配,甚至产生高校教师厌教的情绪和

2、现象。因而,本文以上海八所综合性高校为调研对象,基于高校教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条件中有关教学工作评价相关规定,深入分析职称评审中有关教学工作的评价制度。一、职称评审中有关教学工作评价的规制及问卷设计本项研究选择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 8 所高校为调研对象。8 所样本高校皆为综合性高校,且包含“985”、 “211”、上海市市属等多种类型。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较多、学生层次丰富,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所面临的挑战更大,所遭遇的质疑和批评则更多,更具有研究意义。1.教学工作评价的相关规定任职条件的相关规定中,所调研的八所高校

3、对教学工作量及教学效果都提出了要求。教学工作量通常包括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论文、参与教学改革等。相对教学效果的考核而言,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要求更为明确,列出需开设课程门数(如两门年)及总数( 如 150 学时年)等。学时数的统计范围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如实验课程、毕业论文指导)等。多数高校对教学效果的要求较为笼统,只是强调教学效果要达到良好及以上。同济大学对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所承担的教学工作的考评较为细致,通过教学规范、教学状况、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获奖等多层级及具体指标进行打分考评;考评人包括专家、学生、院系领导等;考评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2.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

4、实证调研设计为了排除学科门类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以上述样本高校中的经济、管理类教师为调研对象。调研的设计思路是:首先,调研教师的教学工作投入,包括课堂教学、学生指导等教学工作;其次,调研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涉及教师教学工作的偏好以及如何看待教学与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等;最后,重点分析职称评审中有关教学工作的实然与应然评价等。本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 2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76份。根据有效问卷所收集的信息,得出所调研的高校教师具有以下特征:被调研教师的性别比例非常均衡,男、女教师所占比例分别是 51和 49;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0 岁之间,占调查对象的 84;具有博士学位者达到,硕士

5、学位以上者达到 93;现任职称的比例分别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被调研对象的任教时间超过 3 年,10 年以上者达到。可以看出调研对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二、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投入的调研结果1.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表 1 是被调研教师在过去 3 年里每周课堂教学的平均工作量。可以看出,各层级的教师都承担了本科生课堂教学工作,其中讲师和副教授所承担的本科生课堂教学工作最多,教授所承担的本科生课堂教学也达到了每周学时。此外,副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每周约 2 学时;教授的硕士生、博士生的课堂教学量分别是每周 3 学时、学时。2.高校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教学工作量学生指导工作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教

6、学工作之一。表 2 中所列指导学生的工作量主要是关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和研究生的整体培养工作,所做统计量是过去三年里每学年指导的平均学生人数。在本科生指导工作方面,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每学年承担约 7 人。副教授年均指导硕士数约 3 人。教授年均指导硕士生、博士生人数分别约是 6 人和 2 人。考虑到研究生的培养周期(25 年),副教授和教授在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工作上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3.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工作的时间分配比例表 1、表 2 中有关课堂教学、学生论文指导等教学工作的统计是绝对数的统计。为更好地辨析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投入的差异,笔者

7、调研了教师在三项主要工作中的时间分配。表 3 中教学工作时间的分配比例与表 1 中有关课堂教学工作量的统计结果是一致的,即讲师和副教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最多。在科研工作方面,随着职称的提升,科研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比例也在提高。有关社会服务工作,则随职称的变化呈现波动状态。这一波动与高校管理制度相关。对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高校要求他们多参与院系管理工作,包括承担行政事务、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等。教授社会服务工作的增多则是体现在教授对教学、科研发展上的投入。三、高校教师教学工作态度的调研结果1.教学工作的偏好调研中,当被问及“就个人喜爱而言,作为高校教师您最喜欢从事哪些工作”,不同职称、不同性别的教师给

8、与了不同的答案。统计显示,职称对教师工作偏好的选择没有产生较大的差异,而性别对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选择产生了较大影响:女性教师中的 64更倾向于教学工作。因此,本研究通过 T 检验进一步验证性别对工作选择的偏独立样本的 T 检验结果显示,单就选择教学和科研两种工作人群而言,不同性别的选择有显著差异。从样本均值大小进一步可以推断,男性更偏好科研,女性更偏好教学。2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调研中当被问及“您认为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时,描述性统计数据显示,的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的教师认为是存在冲突。虑及这一问题的备选项只有三项(存在冲突、相互促进、无任何关联),因而研究中采用推

9、断统计中的二项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一结论是可信的,约 23 的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工作之间是不冲突的,两项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四、高校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实然与应然分析1.职称评审前后教学工作重要性的比对分析职称评审制度的设定应与所评定职称的工作要求密切相关。有关“晋升时和晋升成功后各项工作重要性” 的描述性统计数据表明,教学在现任职称的工作中占最重要地位,但职称评审中科研的重要性占第一位。因而,本文进一步以职称评审时及职称评审成功后这两个不同时期对教 学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比对分析:晋升时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晋升成功后现任职务中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推断统计结果如表 5 所示。结果显示,Sig值均小于,

10、表明职称评审制度的规定与所评定职称的工作要求存在差异,现任职称中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大于职称评审中的教学工作。从样本高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评聘资格条件的相关规定中,也不难看出重科研、轻教学、忽视社会服务的倾向。高校在科研方面的资格条件的规定相对较为具体、详尽,教学方面较为笼统。社会服务方面往往被忽视,鲜见提及。2.教学评价指标与评价主体的应然与实然分析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教学评价指标包括教学课时数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学评价主体则包括学生、同事、院系领导、专家等。本文通过高校制度评价和个体评判的比对分析,调研教学评价中的最重要指标和最重要的评价主体。调研中,描述性统计信息显

11、示,的教师认为应以教学效果为教学评价指标;对职称评审制度的实然评价中,的调研对象认为教学课时数是最重要的指标,的认为教学效果是最重要的指标。因而研究中通过比对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推断。表 6 的比对分析结果显示,sig值小于,比对分析存在差异,即高校教学评价制度中的最重要指标不同于教师个体所认同的评价主体。教学评价主体包括学生、院系领导、专家等。对于“职称评审制度中教学效果评价中最重要的主体”和“ 您个人认为教学效果评价中最重要的主体”这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半教师(分别和)都认为学生是最要的主体;学校专家的重要性也没有显著变化,分别是、;院系领导的重要性由评审制度中的下降到个人评价中的。可见,学生是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同样,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推断,见表 7。表 7 的比对分析结果显示,sig值大于,教学评价最重要主体的比对分析没有差异:无论是职称评审制度还是被调研教师个体都认为学生是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主体综上,高校教师高度认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上也有较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是有关教学工作的评价却存在职称评审制度的实然评价与教师个体的应然评价的显著差异。这一显著差异会影响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及投入。高校职称评审中应切实体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从制度建设上推进高校教师落实教学育人的天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