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代谢病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2483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代谢病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动物营养代谢病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动物营养代谢病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动物营养代谢病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动物营养代谢病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营养代谢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营养代谢病(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营养代谢病Animal Nutrition Metabolic Disease刘 强 教授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一、课程性质二、目的要求三、学时分配四、参考资料课程教学安排与要求动科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32 学时。研究动物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的一门学科随着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营养代谢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和安全。一、课程性质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一

2、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企业化管理 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和预防措施;通过毕业实习将学到的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了解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疾病发生的新特点,特别是要清楚的认识到营养代谢病的特异性诊断和亚临床疾病监测、预报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问题。二、目的要求三、学时分配1、刘宗平主编, 现代动物营养代谢病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年。2、王宗元主编, 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年。3、黄有德、刘宗平主编, 动物中毒与营养代谢病学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4、王俊东主

3、编, 畜禽营养代谢与中毒病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年。5、王小龙主编, 畜禽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年。6、刘宗平主编, 动物中毒病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年。 7、王建华主编, 家畜内科学 (第四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年。主要参考资料1. 闭卷成绩占 80%,平时成绩占 20%。2. 识记 20%,领会 30%,简单应用 40%,综合应用 10%。3.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of Nutritional and

4、 Metabolic Disorder第一章本章目的:要求了解营养代谢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动物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本章重点:1、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2、动物营养代谢病预防及治疗知识本章难点:动物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第一节营养代谢病的病因与发病特点第二节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第三节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主要内容营养代谢疾病营养紊乱疾病(营养缺乏病)Nutritional Disorder代谢紊乱疾病(新陈代谢障碍病)Metabolic Disorder营养物质的量供给不足或缺乏某些养分过量干扰其他养分吸收和利用如维生素、

5、矿物质等缺乏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如羊妊娠毒血症、肥胖母牛综合征等。一、营养代谢病的病因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第一节营养代谢病的病因与发病特点一、营养代谢病的病因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日粮不足、饲料品种单一、品质不良、营养不平衡及饲养管理不当等使机体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举例:土壤低硒、低铜、低锌导致饲草料中硒、铜或锌不足而发生的动物硒缺乏症、铜缺乏症及锌缺乏症等。饲养方式改变(规模饲养和集约化经营逐步取代传统庭院式饲养) 、高产品种的引进和饲养,对饲料营养要求更高。一、营养代谢病的病因2、某些营养物质摄入过剩为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供给高营养饲料,导致某些养分过剩而发生代谢性疾病。举例:奶牛

6、干乳期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多,碳水化合物不足是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集约化养鸡场饲喂动物性饲料过多以及日粮高钙,容易发生鸡痛风病。一、营养代谢病的病因3、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 动物患某些影响消化吸收的慢性疾病,如慢性胃肠炎等,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日粮养分比例不当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举例:如日粮中植酸过多与许多金属元素形成植酸盐,降低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可发生骨营养不良。一、营养代谢病的病因4、营养物质转化需求过多在妊娠、泌乳、产蛋和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养分需要量明显增加,若不补充,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而发生代谢紊乱。举例:北方多数放牧动物,怀孕后期及泌乳早期主要在枯

7、草期和青草初期,牧草青黄不接,经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容易发生流产或导致仔畜成活率低,幼畜生长发育缓慢。一、营养代谢病的病因5、饲料中存在抗营养物质饲料中存在的一些能使其营养价值降低的物质。举例:豆科植物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游离棉酚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单宁与蛋白质、CHO 和消化酶形成复合物,干扰消化过程;植酸降低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率;草酸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利用;1、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从病因作用到呈现临床症状一般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有的可能长期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而成为隐性型。举例:人为地减少饲料中钙的含量,12 月后能呈现骨软症早期轻微的临床症

8、状;人工食饵造成鼠维生素缺乏症,64 天呈典型的临床症状,自然情况下发病可能更慢。 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2、发病率高,多为群发,经济损失严重 畜牧业快速集约化发展,传染病逐步得到控制,营养代谢性疾病已成为重要的群发病,遭受的损失愈发严重。举例:仔猪缺铁发生贫血、幼畜白肌病等可大群发病,生长发育受明显影响,严重者能造成畜禽大批死亡;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3、多呈地方性流行营养来源于植物性饲料及部分动物饲料,植物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和水源中含量有关,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过多症的发生与特定地区土壤和水源中含量有密切关系。举例:我国 70的县为低硒地区,缺硒导致人的大骨节病、幼畜白肌病等;土壤含氟高的

9、地区,或炼铝厂、陶瓷厂附近,氟随烟尘散播于所在的农牧场或地面,可发生牛、羊的慢性氟中毒。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4、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生长速度快的畜禽、处于妊娠或泌乳阶段特别是乳产量高的家畜、幼畜禽容易发生,舍饲时容易发生。举例:缺铁性贫血主要发生于仔猪,白肌病主要发生在犊牛和羔羊,地方性共济失调仅侵害 12月龄的羔羊;高产奶牛在产后容易发生低血钙性瘫痪、酮病等。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5、缺乏特征症状许多营养代谢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化障碍、生长发育停滞、贫血、异嗜、生产性能下降、生殖机能紊乱等,易与营养不良、寄生虫病或中毒病混淆。举例:多种矿物质、某

10、些维生素、某些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均可能引起动物的异食癖;锌、碘、锰、硒、钙和磷、钴、铜和钼,维生素 A、D 、E、C 等的代谢状态都可影响生殖机能。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6、无传染性营养代谢病在一定区域大批发病,但没有传染性。病畜除继发感染外,体温一般在正常范围内或偏低,这是营养代谢病早期群发时与传染性疾病的显著区别。当供给缺乏的营养或改善机体的代谢状况,疾病可在短期内恢复。7、某些代谢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动物代谢疾病的易感性在品种、个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如犬和猫可发生先天性代谢病,更赛牛容易发生酮病,而娟姗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一、蛋白质、脂肪与 CH

11、O 代谢紊乱原理二、矿物质缺乏及其代谢紊乱原理三、维生素缺乏及其代谢紊乱原理第二节营养代谢病的基本原理1、碳水化合物代谢扰乱饲料中 CHO 是数量最多的养分,因各种原因动物摄入不足,体内糖得不到补充时可使动物体内代谢发生改变。肌肉组织释放氨基酸的速度加快激素平衡的改变使骨骼肌蛋白质分解加快,释放氨基酸。释放出的氨基酸大部分转变为丙氨酸和谷氨酰胺,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糖异生作用的原料或者成为燃料。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1、碳水化合物代谢扰乱糖异生作用增强胰岛素抑制糖异生作用,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作用,加快肝脏摄取丙氨酸、并以丙酮酸异生为糖的速度。饥饿时,氨基酸的糖异

12、生作用增强。肝脏是饥饿初期糖异生作用的主要场所,约占体内糖异生总量的 80%,小部分(约 20%)则在肾皮质中进行。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1、碳水化合物代谢扰乱脂肪动员加强和酮体生成增多饥饿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动员,使血浆中甘油和脂肪酸浓度升高。甘油是糖异生的原料,可异生为糖。脂肪酸成为动物体能量来源,且能促进氨基酸、丙酮酸和乳酸的糖异生作用。释放的脂肪酸中,约有 1/4 在肝脏中转变为酮体。饥饿时血浆中的酮体浓度可高达吸收后状态的数百倍。此时,脂肪酸和酮体成为心肌、肾皮质和骨骼肌的重要燃料。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1、碳水化合物代谢扰乱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心肌、骨骼

13、肌、肾皮质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脂肪酸和酮体的量增加,可减少这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2、脂肪代谢紊乱糖不足使脂肪转化的乙酰 CoA 得不到足够的草酰乙酸,难以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不能氧化供能;过剩乙酰 CoA 在肝中转为乙酰乙酸,生成 -羟丁酸和丙酮,使奶牛发生酮血、酮尿和低血糖症;酸性酮体消耗血液碱贮,超过血液代偿能力后,由血液酸中毒又继发组织酸中毒。肝脂增多,肝蛋白合成减少,不能通过脂蛋白将脂肪运走,在肝中积累形成“脂肪肝” 。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3、蛋白质代谢障碍蛋白质的异常分解代谢食物缺乏、营养不良时,肌肉组织释放氮基酸的速度加快,释放出的氨

14、基酸转变为丙氨酸和谷氨酰胺,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糖异生作用的原料或者成为燃料。肌肉乳酸过多引起肌肉变性、坏死和分解,发生肌红蛋白以正铁肌红蛋白的方式进入血液,又从肾脏排出而引起肌红蛋白尿症,如马的麻痹性和地方性肌红蛋白尿症。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3、蛋白质代谢障碍核蛋白(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料中过量核蛋白水解成嘌呤碱肝脏和组织细胞;或自体组织细胞严重破坏造成大量核蛋白分解,析出核酸。嘌呤碱在肝脏中代谢为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次黄嘌呤黄嘌呤尿酸。血中尿酸急剧升高,超出正常(89.3-178.5 mol)510 倍以上则形成高尿酸血症,继而发生痛风症。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

15、乱原理4、应激对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应激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些异常剌激,如创伤、剧痛、冷冻、缺氧、长途运输、高热、惊恐、中毒、感染以及强烈的情绪激动等引起机体的“紧张状态” 。应激伴有一系列神经和体液的变化,包括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素水平升高,同时还常有胰岛素分泌减少。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4、应激对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血糖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增加都可通过激素调节原理作用于肝脏糖原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可使体内糖异生加速;糖皮质激素和生长素使周围组织对糖的利

16、用降低。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4、应激对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脂肪动员加快胰岛素分泌减少和生长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脂肪动员,血桨中游离脂肪酸升高,成为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主要能量来源;组织对脂肪酸利用增强,使糖氧化利用进一步降低。部分脂肪酸可在肝脏中生成酮体,所以血浆中酮体浓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髙。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4、应激对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蛋白质分解加强肌肉组织中蛋白质的分解加强,释放出的丙氨酸等氨基酸的量增加,为肝脏中糖异生作用提供原料;尿素的生成增加,使机体出现氮的负平衡状态,这和饥饿时极为相似。一、三大有机物质代谢紊乱原理1、钙、磷机体主要结构元素和固定成份;钙离子直接参与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细胞和心脏传导系统细胞中神经冲动的产生,影响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活力,促凝血酶原形成;形成骨、奶、蛋壳和参与构成蛋白质大分子的形成。 磷与生长、生产与体内生理机能有关,尤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