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2012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周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分析:1.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2.性别恒常性发展要经历的三个阶段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一致性。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定型化行为是通过与其他形式的行为一样的过程学会的。儿童从很早开始就因为不同的行为而受到奖励或惩罚。它们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学会期待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儿童的性别偏爱和适应性别角色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奖励与惩罚、观察与模仿获得的。4.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性别差异的表现;性别定型化理论;生物学因素的影响(荷尔蒙的影响、大脑

2、单侧化功能对认知性差的影响、染色体遗传特性对治理的影响) ;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双性化与无性教育。重点、难点分析:1. 性别差异的表现身体和动作方面;认知方面(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 。2. 性别定型化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人类学理论3. 心理人类学理论此理论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由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而产生的。它的前身是 20 年代人类学中出现的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理论。这个理论注重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心理实验研究同人类学的自然主义调查与现场相结合。4. 个体心理发展的理

3、论1)心理发展的遗传决定论:格赛尔的自然成熟说;霍尔的复演说;2)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意识和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自我防御机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3)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华生的心理发展观;斯金纳的心理发展观;班杜拉的心理发展观;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6)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考点分析:1. 关键期关键期:指儿童心理获得显著而又迅速发展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2.儿童社会化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的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的适应社会社会生活

4、的心理发展过程。3.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影响人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遗传决定的,代表认为霍尔。4. 二因素论二因素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代表有“相乘说” “合并原则”等5.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启示是什么?(1)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至少是 8 个领域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智力,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 (2)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成人的责任是发展孩子的强项,带动和弥补孩子的弱项 (3)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能力。6.学前

5、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特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特点:(一)2 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合作游戏,占亲社会行为的一半以上。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影响因素: (一)社会生活环境1、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2、亲社会行为受电视媒介的影响: (二)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1、家庭的影响:2、同伴的相互作用。(三)移情: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是儿童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的

6、因素。7.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8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是什么?1、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提出的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称为儿童的第一水平,后者称为第二水平。启示:1.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大小的主要标志;2.近发展区是儿童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的,同时,每一时刻又都在发生变化;3.教学能够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不断发生变化,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儿童从自己的第一发展水平向第二水平发展,而不是盲目的与其它儿童相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