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疗效观察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1962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味地黄丸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味地黄丸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味地黄丸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味地黄丸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味地黄丸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味地黄丸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疗效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味地黄丸治疗月经不调黄褐斑 38 例疗效观察【关键词】 黑变病;中医药疗法;月经失调;六味地黄丸黄褐斑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在中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发生在面部的黄褐斑,属于面部黑变病的一种,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面尘”、“黧黑斑”相似。2006一o4201010,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伴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并与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君山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治疗2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诊断及辨证分型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12 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女性患者

2、,均伴有月经不调,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年龄2440岁,平均(3214)岁;病程1周一56年,平均(213)年;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12例,肝肾阴虚型16例,脾肾阳虚型10例。对照组22例,年龄2339岁,平均(3118)岁;病程2周一7年,平均(214)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 治疗方法131 治疗组采用辨证论治。1311 气滞血瘀型颜面黯褐色斑片伴月经失调,经量偏少,经色紫黯或夹有血块,行经腹痛,烦躁易怒,胸胁胀闷,舌紫黯,脉弦涩。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物组成: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生地黄15 g,赤芍药

3、、白芍药各10 g,柴胡10 g,枳壳10 g,制香附10 g,泽兰10 g,桔梗10 g,怀牛膝10 g。1312 肝肾阴虚型 面部色斑呈深褐色伴月经失调,经量或多或少,色红无血块,伴有头晕目眩,腰膝瘦软,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益。肾滋阴,养肝调理。药物用君山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养肝,可以调理月经,消除黄褐斑。1313 脾肾阳虚型面部黄褐斑伴月经失调,经期错后,经量偏少,面色咣白,畏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带下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补脾肾。药物组成:党参10 g,干姜9 g,白术10 g,附子6 g,茯苓10 g,熟地黄10 g,山药

4、10 g,山茱萸10 g,肉桂10 g,鹿角霜(先煎)10 g,肉苁蓉10 g,淫羊藿10 g,炙甘草6 g。以上各型用药均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132 对照组予维生素C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I1021503)100 mg,每日2次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397)100 mg,每日1次口服,君山富硒浓缩六味地黄丸(河南洛阳君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3325)每次3.6克,每日3次口服。133 疗程及其他2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月经不调进行疗效评价。服药期间所有患者保

5、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日晒,忌食辛辣食物。14 疗效标准141 黄褐斑疗效标准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 ,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 ,颜色明显变淡;有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 ,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 ,颜色变化不明显 。142 月经不调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恢复正常,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到(287)d,月经过多者经量较治疗前减少13或100 mL,经期恢复到7 d以内,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有效:治疗前月经周期、经量、经期较治疗前改善;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经期较治疗前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

6、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 检验。2 结果21 2组黄褐斑疗效比较治疗组38人,治愈8人,显效24人,有效4人,无效2人,有效率84.21%。对照组22人,治愈2人,显效8人,有效8人,无效 4人,有效率45.45%。两组黄褐斑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治疗组黄褐斑疗效优于对照组。月经不调疗效比较治疗组38人,治愈11人,显效 20人,有效6人,无效1人,有效率81.58%。对照组22人,治愈2人,显效6人,有效6人,无效1人,有效率36.36%。月经不调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治疗组月经不调疗效优于对照组。3 讨论黄褐斑属中医学黧黑斑范畴,黄褐斑的产生与肝、脾、肾有关。肝藏血,主疏泄调达,肝郁不舒则气血郁结;脾统血,主运化升清,脾为后天之本,运化失职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不能化生气血;肾为先天之本,精血津之源,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肝木,则肝失调达。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均会导致气血失和,气血瘀滞,产生黄褐斑。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妇人经、孕、产、乳均伤于肾,肾精化生血,血荣于面,而光泽有加。肾虚又使冲任失调,气血不畅,瘀血内阻,故出现月经不调,面部褐斑深褐色。所以黄褐斑的产生与月经不调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中将伴有月经不调的黄褐斑分为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辨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