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1872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生物学名词解释50个 复杂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 50 个Immunology:免疫学,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学科。Jenner 1796年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举世闻名的牛痘疫苗接种实验,标志着免疫学的开始。机 体 对 自 身 抗 原 形 成 天 然 免 疫耐 受 , 对 “非 己 ”抗 原 产 生 排 斥 作 用 。 正 常 情 况 下 , 对 机 体 有 益 , 可 产 生 抗 感 染 等 维 持机 体 生 理 平 衡 和 稳 定 的 免 疫 保 护 作 用 。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 当 免 疫 功 能 失 调 时 , 也 会 对 机 体产 生 有 害 的 反 应 和 结 果 , 如 自 身 免 疫 病 。 免 疫 学 派

2、生 出 许 多 独 立 的 分 支 学 科 , 例 如分 子 免 疫 学 、 免 疫 生 物 学 和 免 疫 遗 传 学 等 。Immunobiology:免疫生物学,研究免疫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的免疫学分支学科。 主要包括:研究生物种系发生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的确定、结构和功能,探索免疫系统及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效应,以及免疫调节机制的学科,是用生物学规律解释免疫现象。免疫生物学与多个生物学学科(如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互相交叉、渗透,进一步推动了免疫生物学的发展。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淋巴循环

3、网络组成。免疫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前往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人体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自身稳定。Immune response:免疫应答,是免疫细胞和分子针对外源生物性物质所产生的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免疫系统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综合体现,包括了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分子形成及免疫效应发生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通过有效的免疫应答,机体得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分为两大类型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Innate immunity:固有免疫,又称之为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具有,针对病原的入侵迅速应答,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因

4、与病原微生物的反复接触而改变。特点: 、遗传性,、迅速应答,、无记忆,4、泛特异性。组成:固有免疫系统由物理、生物和化学屏障、具有免疫防御功能的体液分子和固有免疫细胞组成。adaptive immunity:适应性免疫,又称之为获得性免疫 或特异性免疫.机体在被外来抗原免疫后所获得的抗原特异性免疫状态。当机体再次遇到该抗体时将能做出更为迅速而有效的免疫应答。特点:1、抗原特异性;2、机体获得性,特异性;3、多样性;4、记忆性。组成:组成细胞是T和B细胞。Cell-mediated immunity:细胞介导的免疫,或称之为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指任何有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发挥主要作用的获得性免

5、疫应答。通常是指不能通过血清抗体转移给未免疫个体的所有获得性免疫,分为感 应 、 反 应 和 效 应 三 个 阶 段 。对应于体液免疫,在 抗 感染 免 疫 中 , 细 介导的胞 免 疫 主 要 参 与 对 胞 内 寄 生 的 病 原 微 生 物 的 免 疫 应 答 及 对 肿 瘤 细胞 的 免 疫 应 答 等 调 节 。Humoral Immune Response:体液免疫应答,是指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可以通过转移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而进入未免疫的个体体内。体 液 免 疫 应 答 主 要 由 B 细胞 介 导 ,B 细 胞 分 泌 的 抗 体 执 行 。 B 细胞应答的第一步

6、是 BCR 对抗原的特异识别及两者的结合,启动 B 细胞激活信号。此信号被传导入胞内,在协同刺激分子产生的第二信号的作用下诱导细胞激活、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或记忆细胞。体液免疫应答,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重要机制。C-reactive protein (CRP):C 反应蛋白,是一种与磷酸胆碱结合的急性期蛋白,磷酸胆碱是肺炎链球菌 C 型多糖的组成成分,因此称为 C 反应蛋白。 C 反应蛋白可以与多种不同的细菌结合,并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CRP 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并且 C 反应蛋白不结合在哺乳动物的组

7、织上,故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Opsonization:调理作用,又称调理素作用,即通过改变病原体或其他颗粒的表面,从而使其易被吞噬细胞摄取。抗体和补体是胞外菌发生调理作用,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细菌的破坏作用。调理素(如抗体和补体成分 )与病原体或其他颗粒抗原结合,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 Fc 受体或补体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调 理 吞 噬 作用 可 能 是 机 体 抵 御 全 身 性 细 菌 感 染 和 真 菌 感 染 的 主 要 机 制 之 一 。Phagocytosis:吞噬作用,即由细胞对颗粒性物质的内化作用。一般来说,吞噬细胞是指巨噬细

8、胞,中性粒细胞或 DC,而颗粒物质则是它们摄入并破坏的细菌。这些被吞入的物质是包含在囊泡中的,即吞噬小体,随后吞噬小体与一个或多个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破坏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小分子。溶 酶 体 的 吞 噬 作 用 可 保 护 细 胞 免 受 细 菌 与 病 毒 等 的 侵染 , 是 细 胞 的 防 御 功 能 所 必 需 的 。Inflammatory response:炎症反应,一般是指机体损伤、受感染或发生局部免疫应答时引起的组织液、血浆蛋白和白细胞向受损部位的积聚,具有诱导凝血,促进损伤修复功能,也称为炎症。症状:红,肿,热,痛。通 常 来 说 , 炎 症 是 机 体 的 一 种 抗

9、 病 反 应 , 是 对 机 体有 利 的 , 例 如 炎 性 充 血 , 能 使 表 面 组 织 得 到 较 多 的 氧 、 营 养 物 质 和 守 卫 物 质 , 但 有时 也 会 对 机 体 造 成 损 害 。PAMPs/PRRs: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是用来定义那些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结合的受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是一类或一群特定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且对病原体生存和致病性必要的分子结构,不存在于人类。其可被固有免疫细胞所识别,是宿主固有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病原体的标志,代表着对机体的威胁,因此又被称为“危险信号 ”。模式识别受体是一类主要

10、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非克隆性分布、可识别一种或多种PAMP的识别分子。是免疫系统用于 PAMPs的配体。PRR与PAMP结合后引起迅速的反应,进入效应阶段。draining lymph nodes:引流淋巴结,指所有位于感染部位下游的淋巴结,因而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接受来自感染部位的抗原和微生物,是抗原反应部位,第一个接触抗原的淋巴结,小结状包膜化的淋巴组织。由于在免疫反应中扩大,可以被触诊,因此最初被叫做 swollen glands.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携带有 Fc 受体的细胞通过该受体识别包被在靶细胞表面的抗体恒定区,从而杀伤细胞。大多数 ADCC 有 NK 细胞介

11、导,其细胞表面表达有 Fc 受体 FcRIII 或 CD16 分子,分泌穿膜素杀死细胞。 在 抗 体 介 导 的 ADCC 作 用的 发 生 过 程 中 , 抗 体 只 能 与 靶 细 胞 上 的 相 应 抗 原 表 位 特 异 性 结 合 , 而 NK 细 胞 等 效 应细 胞 可 杀 伤 任 何 已 与 抗 体 结 合 的 靶 细 胞 , 故 抗 体 与 靶 细 胞 上 的 抗 原 结 合 是 特 异 性 的 ,NK 细 胞 等 对 靶 细 胞 的 杀 伤 作 用 是 非 特 异 性 的 。Fc receptors:Fc 受体,是免疫球蛋白同种型 Fc 段的受体,细胞膜表面能与 IgFc

12、片段结合的受体,主要结合抗体活化 NK 细胞,杀死靶细胞。可结合 IgG、IgA、IgE 的 Fc 片段的受体分别称为 FcR、FcR 和 FcR. 具 有 捕 捉 抗 原 , 为 免 疫 反 应 调 节 的 细 胞 而 发 挥 作 用以 及 帮 助 肥 大 细 胞 释 放 出 引 起 “即 发 型 ”过 敏 症 因 子 等 作 用 。 具 有 Fc 受 体 细 胞 一 般 有B 细 胞 、 杀 伤 细 胞 、 巨 噬 细 胞 。Chemokines:能使细胞发生趋化运动的小分子细胞因子,统称为趋化性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目前已知的趋化因子有50余种,几乎所有的趋化因子均含有4个半光氨酸并形成2

13、个内部的二硫键。主要功能是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部位,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趋化运动是指细胞向高浓度刺激物方向的定向运动。分为四类:C,CC,CXC,CX3C.CKs:)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各自特异性的受体影响自身及其他细胞的行为, 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免疫应答、诱导细胞凋亡、参与炎症反应等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三种作用方式:自分泌方式,旁分泌方式和类分泌方式。CAMs: 细胞粘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附着的分子的总称。根据其结构特点分为选择

14、素家族,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粘素.特点:CAM大多为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导致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之间的粘附,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过程,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的伸展与运动有关;参与炎症、血栓形成、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CD:血细胞发育分化和免疫细胞的标志分子,不同谱系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表达于白细胞、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细胞膜表面的一类跨膜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还广泛分布于非造血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将来自不

15、同实验室的McAb所识别的膜分子交叉比较之后统一命名,统称为CD。Somatic hypermutation:体细胞高频突变, B细胞在对抗原产生应答时,其重链和轻链的V区DNA序列要发生体细胞高频的点突变,从而产生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其中有些是与抗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的。这也增强了抗体应答的亲和力这些突变只影响体细胞,不会通过胚系细胞遗传给后代。具 有 突变频率特别高,点突变的位置不局限于CDR,但在CDR中多见,出现于次级淋巴器官的生发中心,主要发生于二次免疫应答等特点。TD antigens:胸腺依赖性抗原,某些抗原只能在具有 T 细胞的个体中诱导产生应答,这些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或 TD

16、 抗原。如 细 胞 、 病 毒 及 各 种 蛋 白 质 均 TD 抗 原 。 TD-Ag 活 化 成 熟 的 B 细 胞 , 诱 导 产 生 lgG 类 抗 体 , 能 引 起 回 忆 应 答 。 同 时 也 可 以 诱 导 细 胞免 疫 应 答 。 先 天 性 胸 腺 缺 陷 和 后 天 性 T 细 胞 功 能 缺 陷 的 个 体 ,TD-Ag 诱 导 其 产 生 抗 体的 能 力 明 显 下 降 。Isotype switching:同种型转换或称 Ig 类别转换是指一个 BC 克隆在分化过程中 VH 基因(VDJ)保持不变,而按一定规律与不同的 CH 基因片段分别发生重排。即最初的重链 C区被另外同种型重链区置换,改变了改变了产生抗体所介导的效应功能,即抗体的效应活性,但抗原特异性不变。Alloreactivity: 同种反应性,描述 T 细胞受到非己 MHC 分子刺激,可以对识别的同种异体MHC 分子产生应答。MLR 研究显示大约有占 T 细胞总数 1-10%的 T 细胞将对从另外一个无关的、同种族的个体的刺激有反应。这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