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培养模式探讨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51475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培养模式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培养模式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培养模式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培养模式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培养模式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培养模式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培养模式探讨摘 要:高职院校中教育方式方针不尽相同,但是也大同小异。其中“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的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员工,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校企协同;合作培养;培养模式 一、 “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的现状 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一定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并且要求大力推行工作学习相结合以及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校企合作的效果并

2、不是那么理想,其问题主要在于企业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合作意识比较淡薄,企业管理的成本会增大,风险也会随之增大。并且学校的推行力不够强,政策的支持力度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二、 “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培养模式 1.构建“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的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的培养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广大学生为主体,学生既是学子又是企业的员工,这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对广大学生今后的就业能力有很大层次的提升。 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语言教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以摆脱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之间的脱节。最后确定语言教学专业的教学共分为三个大阶段:第一个阶

3、段就是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主要是以理论教学加校内创业为主;第二个阶段就是第二学年,让学生去小型、中型、大型企业进行实习了解;第三个阶段就是在第三学年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开展“校外实践 +入股创业”的培养模式。 2.构建“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语言专业学“校企协同、合作培养”的重要部分。高职学院语言专业的教师一般理论教育知识都是比较强的,但是实践经验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相对差些,所以聘请企业行业中的兼职教师是一项不错的举措。 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以及企业人员的实践经验,最好的协作方式就是分组教学,分为理论组授课与实践组授课,其中理组教师由学院

4、老师担任,实践组由企业经理人或者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论课程质量得到保障,更为学生今后的实践能力提供有力的帮助。 3.构建“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来看,为了可以培养出更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制定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人才的培养是一所院校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在高校学习的主要目标。高职院校要制定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习方案,就必须贯彻校企合同、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将其实施下去。 依据现在语言专业的岗位要求来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注重学生能力与实践的结合,将学习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学的培养标准与企业

5、对员工的培养标准相结合,共同培养人才,制订出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中将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这两大模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对自身更有用的东西。 4.“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校企共选教材 选择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是课程具体的表现方式,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实践性技能人才,因此语言学专业的建设,需要企业的语言专家参与。为了保证学校教学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学校专门开设了口语交流等课程,并让企业人员与学生交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毕业上岗做充分的准备。 5.成立“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合作培养” 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校企一体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和企业本着双赢的目的,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在校企一体委员的指导下,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学生寒暑假或顶岗实习可以在本企业进行实习,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岗位并安排相关工作、监督指导和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