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基础教学设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1473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植基础教学设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种植基础教学设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种植基础教学设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种植基础教学设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种植基础教学设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植基础教学设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植基础教学设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植基础课程单元设计单元标题植物生长的营养调节-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一)单元教学学时 4 整体设计的位置 第 12 次授课班级 高一年级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第 节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判别常用氮、磷、钾肥,并很好地能运用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了解常用化学肥料氮、磷、钾肥的种类、性质,掌握这些化学肥料科学合理的施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提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2、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点3、作物氮素营养与土壤氮素状况4、常用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5、作物的磷素营养和土壤中磷素状况6、常用磷肥的

2、种类、性质和施用7、提高氮肥、磷肥利用率的途径教学重点难点难点:1、 化学酸碱反应和生理酸碱反应2、 土壤中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存在状况3、 常用氮肥、磷肥、钾肥的性质及施用教学设备及相关资料多媒体、各种常用肥料样品、图片本单元任务与教学方法任务:1、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化学肥料的特点作物氮素营养与土壤氮素状况2、常用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3、作物的磷素营养和土壤中磷素状况4、常用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5、微量元素肥料和复混肥料的种类、施用6、钾素概况及常用钾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方法:自主学习、启发讨论、知识归纳、实物观察、图片展示等相结合。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步骤一、结合课件引入土壤养分

3、与化学肥料(5 分钟)步骤二、学生分组讨论今天的学习任务(15 分种)1、比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大量、中量、微量元素2、化学肥料的概念及特点3、化学酸碱反应和生理酸碱反应的区别4、化学肥料的发展趋势步骤三、学生根据任务自主学习后,抽学生讲解本节内容,老师点拔补充(20 分钟)主要知识要点如下:1、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大量(6 种) 、中量(3 种) 、微量(7 种) 。注意概念上的不同2、 化学肥料:(1)概念(2)特点(五个要点)(3)化学酸碱反应和生理酸碱反应的不同:举例: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硝酸钠来比较两个的不同。 (4)种类3、今后化学肥料的发展趋势步骤四、课堂检测、

4、学生总结(5 分钟)一、 名词解释1、 化学肥料2、 生理酸碱反应3、 大量元素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结合以下方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老师点拔补充知识归二、填空题1、肥料三要素是 、 、 。 2、中量元素包括 、 、 。 三、判断题:1、作物一生中需要的大量元素有 3 种( ) 2、作物一生中需要的中量元素有 3 种( ) 3、作物一生中需要的微量元素有 7 种( )四、选择题:以下肥料中, ( )是生理酸性肥料, ( )是化学酸性肥料A 氯化铵 B 碳酸氢铵 C 硝酸钾 D 尿素步骤五:布置作业:1、 化学肥料的概念及特点2、 比较化学酸碱反应和生理酸碱反应课外作业:利用周末搜集常用的氮

5、肥品种并调查本地氮磷钾的施用情况。讲练结合巩固拓展第二课时步骤一、回顾上节知识内容(5 分钟)学生回答问题1、 什么叫无机肥料?2、 无机肥料的特点有哪些?步骤二、通过学生搜集的氮肥样品,结合课件,并观察老师所带的肥料样品引入本节内容,并布置本节学习任务(15 分钟)1、 作物吸收氮素的形态与土壤中氮素形态比较2、 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的特点3、 常用氮肥的种类4、 区分氮素在土壤中的有效化和无效化步骤三、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学习后,抽学生讲解本节的知识要点,老师补充指导(主要知识要点)15分钟1、 作物的氮素营养:(1)形态:无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 ,氮在植物体内易移动。2、 土壤氮素状况:(

6、1)形态: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以有机态氮为主(2)土壤中氮素的转化3、常用氮肥的种类(共同特点)(1)铵态氮肥(2)硝态氮肥(3)酰胺态氮肥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结合以下方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老师点拔补充步骤四、学生点评,老师总结本堂内容,并进行课堂检测。10 分钟步骤五、布置作业比较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特点第三课时 步骤一、回顾上节知识内容、学生回答问题(5 分钟)1、 常用氮肥的种类有哪些?2、 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特点步骤二、利用媒体结合观察肥料样品(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尿素)引入本节内容,并布置本节学习任务(15 分钟)1、 比较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尿

7、素的性质、施用2、 生产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步骤三、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并讲解,老师点拔补充(20 分钟) (主要知识要点)老师从所有的铵态氮肥有何共同点出发点开始,让学生学习常见五种铵态氮肥的性质和施用.归纳总结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结合以下方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1、比较性质 转化 施用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尿素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步骤四、学生点评,老师总结步骤五、课堂检测(5 分)一、选择题:1、氯化铵不宜用于下列哪种作物( )A 小麦 B 玉米 C 水稻 D 烟草2、以下肥料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是( )A 碳酸氢铵 B 硝酸铵 C 尿素 D 氯化铵3、铵态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8、)A 随水流失 B 氨的挥发损失 C 反硝化脱氮损失 D 微生物吸收4、能做根外追肥的肥料的是( )A 碳酸氢铵 B 硝酸钾 C 氯化铵 D 尿素5、 、在多雨季节或水田中要避免施用( )A 铵态氮肥 B 硝态氮肥 C 酰胺态氮肥 D 各种复合肥料6、 、 ( )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释放出氨气,可以学生为主老师点拔补充闻到刺鼻的氨臭味。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硝酸铵 D 硫酸铵7、 、最适合施用氯化铵的是( )A 烟草 B 西瓜 C 棉花 D 甘薯二、判断题:1、尿素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做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追肥。2、氯化铵在水田施用优于硫酸铵。3、硝酸铵适于施于水田。4、铵态氮肥

9、忌与碱性物质混合且应深施覆土。步骤六、布置作业 92 页 2、3第四课时步骤一、回顾上节知识内容(5 分钟)学生回答问题1、 什么叫肥料利用率?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2、 土壤中氮素存在的形态有哪些?步骤二、媒体课件引入本节内容,结合肥料样品布置本节学习任务并分组学习讨论任务(15 分钟)1、 土壤中磷素养分含量、形态及有效性如何2、 常用磷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3、 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途径4、 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与磷的固定有何区别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结合以下方法、启发讨论自主学习步骤三、学生分组讲解本节主要学习任务,老师补充指导知识要点(15 分钟)1、土壤磷素状况:(1)含量:速效磷含量偏

10、低是河北省耕种土壤一个障碍因素。(2)土壤中磷素分为无机态磷和有机态磷,二者可以相互转化。(3)土壤中磷素转化:磷的固定和磷的释放两个方向。2、常用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比较种类 常用 性质 施用水溶性磷肥 过磷酸钙弱酸溶性 钙镁磷肥难溶性磷肥 磷矿粉3、提高磷肥的途径(四个要点)4、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与磷的固定(1)相同点:都是水溶性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盐,使磷肥的有效性降低。(2)不同点:退化作用需要肥料本身有吸湿性,并含有铁铝钙盐的杂质可导致磷退化,不需要施入土壤中。而磷的固定则是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与土壤的铁铝钙结合,被土壤固定,而使肥料的有效性降低。步骤四、学生点评,老师总结

11、、课堂检测(15 分钟)以学生为主老师点拔补充知识归纳一、判断题:1、普钙属于水溶性磷肥,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为速效磷肥。2、磷矿粉在河北省土壤施用的效果很好。3、作物施磷肥过多会出现缺锌症状,是由于磷和锌元素具有拮抗作用。4、作物缺乏磷素首先从上部叶片开始均匀黄化。二、选择题:1、磷肥的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化学固定 B 吸附固定 C 生物固定 D 碱性土壤2、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育的营养元素是( )A 氮 B 磷 C 钾 D 硫3、目前磷肥的利用率在( ) A 5%10% B 10%15% C 10%25% D 5%25%4、 下列肥料中可以混合施用的是( ) A 过磷酸钙与硫酸铵 B 石灰与氯化铵 C 过磷酸钙与硝酸铵三、提高磷肥肥效的途径有哪些?步骤五、布置作业 92 页 4、5课外作业:利用周末时间调查本地施肥环节中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检测巩固拓展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