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仅供参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0849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业资源(仅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渔业资源(仅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渔业资源(仅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渔业资源(仅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渔业资源(仅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渔业资源(仅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业资源(仅供参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1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复习纲要1 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 1)移动性大多数种类有洄游习性 2)公有性配额问题 3)自我更新性自我增殖、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可再生 4)波动性自然环境变化、人为干扰 5)有限性环境容纳量、负载力 6)生物资源数量的金字塔性能量传递损耗 7)未知性难以准确计算 2 集群(定义、好处、缺点)2.1 集群定义定义一:因某种原因(繁殖、索饵、越冬等) ,鱼类个体聚集在一起,通常是同种个体、大小、年龄相近,沿同一路径移动。 定义二:集群是由于鱼类生理的要求和生活的需要,生理状况相同又有共同生活需要的个体集合成群,以营共同生活。2.2 集群好处 A 提高繁殖成功率

2、(四大家鱼 B 利于寻找食物;C 利于抵御捕食者(沙丁鱼)D 逃避网具;E 利于洄游 2.3 集群缺点 A 破坏食物资源(僧多粥少)B 更易被捕食者发现 3 洄游的原因与机制 3.1 洄游的原因 3.1.1 历史原因:从短距离长距离;冰川活动与地质变迁,如大西洋鲱,短距离,随冰川退缩,向北洄游距离增加 3.1.2 环境因素 1)水温:寒温带鱼类洄游的主要因素繁殖、饵料 2)水流:特别对被动洄游水流携带;成鱼回归 3)水化学因子:盐度(河蟹) 、pH、溶解氧、其它气体;大马哈鱼, 家乡味4)饵料 5)敌害 3.1.3 内在因素:生理性腺、渗透调节等 3.1.4 遗传因素 3.2 洄游的机制定向机

3、制 1)天体:太阳、月亮、星辰、地磁等 2)水文水化学:水流、水温、盐度等 3)多种感觉器,如侧线 2-10cm/s 的流速;皮肤粘膜细胞对温度的敏感如鲱 0.2的温差,盐度调节。4)气味迁徙说:鲑科,20 世纪 50 年代 morpholine 诱导 4 洋流(类型、暖流与寒流、世界主要洋流、中国近海主要洋流)4.1 定义: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4.2 类型 4.2.1 按成因分类 1)风海流(吹送流 /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流系统,大多属于风海流。2)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温度和盐度不同密度差异海水水位差异海水流动 3)补

4、偿流 :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4.2.2 按冷暖性质分类 1)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 2)寒流,亦称凉流,冷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 4.2.3 按地理位置分类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 4.3 世界主要洋流 4.3.1 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台湾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堪察加寒流、千岛寒流、滨海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赤道逆流(反赤道流,系暖流) 、棉兰老暖流、南赤道暖流

5、、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寒流) 、合恩角寒流、秘鲁寒流(洪堡德洋流) 、埃尔尼纽暖流 4.3.2 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加勒比海暖流、佛罗里达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北大西洋暖流、伊尔敏格尔暖流、西格陵兰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赤道逆流(暖流) 、几内亚暖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合恩角寒流、马尔维纳斯(福克兰)寒流、西风漂流(寒流) 、本格拉寒流、厄加勒斯暖流 4.3.3 印度洋季风暖流 、赤道逆流(暖流) 、南赤道逆流、索马里暖流、莫桑比克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4.3.4 北冰洋挪威暖流、北角暖流、

6、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冰洋寒流、东格陵兰寒流、东冰岛寒流 4.4 中国近海主要洋流台湾暖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 5 鱼类生物学 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中间关系等系列生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是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5.1 年龄鉴定材料、方法;生长退算 5.1.1 鉴定材料:鳞片、耳石、鳃盖骨、脊椎骨、鳍条 5.1.2 鉴定方法:长度法或称彼得生长度分布法年轮法用其他硬组织鉴定年龄 5.2 生长退算 L-R 关系式:L=3.7232

7、+44.7650R第二年轮半径:r=0.230cm 则带入 得:L=14.0192cm 推算法:确定退算公式:将每一尾鱼的体长和鳞的径资料点,画在坐标纸上,按所画点总趋向做一经验线,确定所用的线性方程。最基本的公式有:L=bR; L=a+bR; L=aR;求出 ab 值,将实测体长和轮径代入求出 a、b 列出关系式,绘出相关线图;体长退算:将同龄组的r 平均值(或每一个体的 r 值)代入 L-R 相关式,求出相应 L 值,与实测体长比较 6 卵巢发育分期、成熟系数;繁殖季节及影响因素;卵的性质;产卵群体结构类型及划分意义;繁殖力估算及变动机制;繁殖方式(类型)6.1 卵巢发育分期渔业资源可持续

8、利用2卵巢发育周期6.2 成熟系数?性腺的发育程度及鱼类能量资源在性腺和躯体之间的分配比例。6.3 繁殖季节及影响因素 6.3.1 定义繁殖期尽可能长、后代早期发育环境最佳、成活率最高的季节确定繁殖季节开始 a 内源:繁殖周期(性腺发育)b 外源:环境提示/信号因子/诱导因子(温度、光周期、水流等)1)春季产卵型(春季和初夏产卵) 我国多数近海鱼类和淡水鱼类(4-6 月盛期 5 月) ;饵料生物(浮游生物)的质和量的季节性变化 ;性腺发育在秋季和冬季,入春后快速发育;春末夏初产卵的种类,性腺发育在开春后;产卵季节延续时间短;胚胎发育速度快,孵出的仔鱼很快开口摄食饵料生物丰盛期夏季产卵型(晚春和

9、夏季产卵) 翘嘴鲌等,5-7 月盛期 6-7 月;秋冬季性腺发育缓慢,开春后迅速发育 3)秋季产卵型(秋季和初冬产卵)鲑科鱼类 9-11 月产卵性腺发育在春末和夏季;一般产大卵(4-6mm) 、孵化期长、仔鱼有大的卵黄囊,开口摄食晚,仔鱼开始外源性营养时已到次年春季,如秋大马哈鱼冬季产卵型(冬季)鲻 1 月;福建的真鲷 11-12 月,太湖大银鱼 12-3 月全年产卵型繁殖期长,延续 2-3 个季节甚至全年;暖水性种类,如罗非鱼、胡子鲇及许多热带鱼类 6.3.2 影响因素 1)纬度(有例外)高纬度地区(寒带亚寒带)秋季产卵型为主(狗鱼、三棘刺鱼、欧洲鱼岁,春季和夏季)中纬度地区(温带)春季产卵

10、型为主(中华鲟秋季;真鲷、鲻、太湖大银鱼冬季;松江鲈早春 2-3 月)低纬度地区(热带)两类:全年产卵型、有明确产卵季节的种类 2)同种鱼类,分布区影响鲢等,18,长江流域 5 月,珠江 4 月,黑龙江 6 月大黄鱼,黄海南部和浙江,春季 4-6 月产卵;福建族群主要在春季;两广族群则在秋季 10-12 月产卵 3)同种鱼类同一分布区大马哈鱼,黑龙江,夏季族群 7-8 月产卵,秋族 9-11 月太湖新银鱼,春季 3-5 月和秋季 9-11 月两个族群 4)产卵批次影响分批产卵和多次产卵鱼类,繁殖季节长;带鱼(除冬季外) 、蓝圆鲹(除秋季外;鲤、鲫,早春夏末秋初 5)环境因子影响四大家鱼,一次性

11、产卵,但繁殖季节受水温升降和洪水大小影响,长江流域 4 月底7 月初热带淡水鱼类的繁殖季节还可能受雨季旱季交替的影响 6.4 卵的性质浮性卵浮性卵较小而透明,大多数具有油球(脂肪滴) ,无粘性,由于比重较小,经产出后即浮于水面上或漂浮于水中,随风向和水流而移动。极大部分海洋鱼类,随水流发育、被捕食而导致高死亡率、仔鱼要求丰富的饵料,产卵场比较稳定,组织学特征 肉眼观察特征1卵原细胞分裂成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交会期透明细线状,肉眼不能鉴别雌雄 (仔幼鱼)2小生长期(核和细胞质增长为特征)初级卵母细胞为主,单层滤泡上皮扁带状,淡黄色略透明(幼鱼);或宽带状可能有退化卵粒3大生长期(卵黄沉积)初级卵

12、母细胞为主,双层滤泡上皮膨大,淡黄色黄色,卵粒明显,开始沉积卵黄4成熟前期初级(半透明、卵黄粒融合、核及周围细胞质向卵膜孔附近移动即极化) 、次级卵母细胞(核膜融解,第一次成熟分裂放出第一极体)为主膨大占据大部分腹腔,卵粒大量沉积卵黄,在卵巢中紧密挤压成多角圆形5成熟卵母细胞为主,排卵,第二次分裂中期(受精后放出第二极体)滤泡破裂,卵粒游离于卵巢腔内,透明、圆形,提起或挤压可流出6少数未产出的退化卵、空滤泡、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产后,卵巢皱褶萎缩有大量血管,有未产出的退化卵粒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3通常在近岸的浅海港湾和河口区,如带鱼、大小黄鱼、鲐等漂流性卵:这类卵的比重大于水,但产出后卵膜吸水膨胀产

13、生较大的卵间周隙,使体积扩大密度减小,但仍大于水,在静水中沉底,在流水中随水漂浮发育,为江河鱼类所特有。四大家鱼等,卵半浮性,要求一定的流速和流程“泡漩水”沉性/ 沉粘性卵沉性卵:比重大于水,卵间隙较小,产出后会很快沉入水底,多选择沙底或石砾底质,如大马哈鱼、鳟、罗非鱼等;沉粘性卵:粘性卵比重大于水,卵膜有粘连,产出后粘附在水生植物或其他物体上。如鲤鱼、鲫、等的卵产出后粘附在水草、木桩或岩石等附着物上,人工繁殖需要提供鱼巢。缺氧和被覆盖是最大威胁,要求一定的基质、水流和水深 6.5 产卵群体结构类型及划分意义 6.5.1 产卵群体定义同种鱼类因生殖目的而临时集结成的群体 (期性腺)6.5.2

14、产卵群体结构类型型:P=K,D=0 : 没有重复产卵的剩余群体,全为初次成熟的补充群体,一生繁殖一次的种类,如香鱼、银鱼、大马哈鱼、鳗鲡等型:P=K+D,KD: 补充群体数量多于剩余群体,一般为小型鱼类,寿命短、年龄结构简单,如餐、逆鱼、马口鱼、棒花鱼、蛇鮈、鳀、沙丁鱼等型: P=K+D,KD:剩余群体数量超过补充群体,一般为大中型鱼类,寿命较长、年龄结构复杂,如鲤、四大家鱼、鳡、大黄鱼、鲻、鲟鳇鱼等 6.5.3 产卵群体划分意义对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意义型鱼类:确保一定数量亲鱼的情况下,尽可能捕捞利用型鱼类:不宜作为繁殖保护对象,应加以限制,以利于大中型经济鱼类种群的发展型鱼类:资源遭破坏后不易

15、恢复,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6.6 繁殖力估算及变动机制 6.6.1 繁殖力估算1)种群繁殖力:一个繁殖期内所有雌鱼怀(产)卵量的总和;估算:(1)产卵群体年龄组成和性比分析、不同年龄组雌鱼的平均繁殖力、产卵群体雌鱼总数(2)卵、苗数量(如长江干流四大家鱼产卵量估算)6.6.2 繁殖力变动机制 1)种间变动 数粒 3 亿(翻车鲀)A 软骨鱼类低于硬骨鱼类(软骨鱼类一般不超过 20-30 粒,宽纹虎鲨 2-3 粒)B 淡水鱼类低于海水鱼类(淡水鱼类一般数百、数千至数万,大型种类如家鱼、鲤等可达数十万,四大家鱼高龄个体和鲟科鱼类可超过 100 万;产卵量几十万到几百万粒的大都见于海水鱼类,如大黄鱼、

16、待遇、鲐等,鳗鲡可达 700 万-1500 万) C 胎生鱼类低于卵胎生鱼类低于卵生鱼类 D 护幼的低于不护幼的;筑巢的低于不筑巢的;产粘性卵的低于浮性卵的;种内变动 A 与年龄关系: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高龄后下降 B 与个体大小关系:不同龄个体,体长体重相近则繁殖力相近,一般与体重成直线相关 C 不同种群、不同世代,有变化(营养条件、种群丰度、凶猛鱼类压力、水质等)D 同一水域不同生态群,繁殖季节不同,繁殖力不同,如大马哈鱼秋族繁殖力比夏族高 40%;浙江近海大黄鱼春族繁殖力高于秋族 E 进入产卵场时间,盛期,繁殖力高 F 繁殖力与产卵次数、卵径等负相关 6.7 繁殖方式(类型)繁殖方式:多样化,根据受精卵、亲体和环境(繁殖场所)三者关系,可分为 3 类无亲体护卫型:大多数鱼类,水中受精,独立发育,亲体不护卫 A 水层产卵亚型:浮性和半浮性卵,多数海产鱼类和部分淡水鱼类 B 水底部产卵亚型:沉性或沉粘性卵,暴露或掩埋在水体底部的岩石、石砾或沙砾上/内,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