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攻略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0815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攻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攻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攻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攻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攻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攻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滑油基础知识全攻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粘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粘度。2、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一切流体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流体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粘度对温度越不敏感。中国石化总公司从 90 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 UHVI(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0)、 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 )、MVI (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 4080)和 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 40)四大类。3

2、、倾点倾点(英文:Pour point.) 是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凝点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油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都以表示。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4、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火焰发生的内火现象)。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 2030 ,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开口闪点,以表示。常用于测定润滑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闭口闪点,以

3、表示。常用以测定煤油、柴油、变压器油等。5、铜片腐蚀1、试验铜片放入试管油样中,恒温 50 摄氏度+1,放置 3hr+5min 对照 腐蚀标准色板。分级(1a、 1b、2a、2b、2c、2d、2e、3a、3b 、3c 、4a 、4b)。2.指标为在 100+1,3h 条件下将铜片置于被测溶液中,试验过程中铜片表面受待测式样的侵蚀程度,腐蚀程度共分四级;1:轻度变色- 淡橙色,几乎与新麽的铜片一样;深橙色 2:中度变色 - 紫红色;淡红色;带有淡紫色或银色,或两种都有,并分别覆盖在紫红色上的多彩色;银色;黄铜色或金黄色 3:深度变色 -洋红色覆盖在黄铜色上的多彩色;有红和绿显示的多彩色(孔雀绿)

4、,但不带灰色 4 腐蚀- 透明的黑色,深灰色或仅带有孔雀绿的棕色;石墨黑色或无光泽的黑色;有光泽的黑色或乌黑发亮的黑色6、润滑油泡沫倾向性(GB /T 12579-1990)(1)泡沫倾向性:吹气 5min 结束时的泡沫体积 ml 泡沫稳定性:静止 10min 结束时的泡沫体积 ml(2)当看到泡沫没有完全覆盖表面和成碎片状(如眼睛状的清晰液体) 时,判定结果为无泡沫,报告为 0ml 7、润滑油色度 我国石油产品的颜色测定法把石油产品的颜色分为 16 个色号。依次加深为 1.0,1.5,2.0 等,颜色最深的为 8.0。润滑油的颜色从淡黄色到深褐色,色泽的深浅取决于油中胶质含量的多少,胶质除去

5、的越多,色泽就越浅。因此,色泽可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深度的项目。但在成品润滑油中,由于加入各种添加剂,而许多添加剂具有颜色,因此用色度来判定润滑油质量已不合适。8、正戊烷不溶物正戊烷不溶物包括油品氧化、添加剂分解、发动机磨损的金属粉末、灰尘和积碳的总和,主要反映油品的氧化变质添加剂消耗程度。9、酸值总酸值 Total Acid Number(TAN):用于中和 1 克样式中全部酸性组分所需要的碱(KOH)的毫克数,用 mgKOH/g 表示。总酸值的意义:总酸值包括强酸值和弱酸值。一般说的酸值是指总酸值。1、对于新油,酸值表示润滑油精制的程度,或添加剂的加入量;2、对于旧油,酸值表示氧化变质的程度

6、。油品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温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有机酸,或由于添加剂的消耗油品酸值会发生变化。(油酸值大于 2 时,应考虑换油)齿轮油酸值在 0.170.21mg/KOH。一般超过 0.6mg/KOH,油品需要更换。10、空气释放性气泡分离的快慢称为空气释放性(简称放气性),如果油品放气性差,空气从油中分离出来就慢,在油中滞留时间长。危害:空气在油中滞留,大大提高了油品的可压缩性,使传动反应迟缓,降低了液压系统的准确性,导致控制系统失灵;在高压下被压缩,在低压下又会突然膨胀,引起机械的强烈振动和噪声加大;降低了油品的密度,增大了油品的粘度,造成液压系统驱动不良,在 0以下,使得液压装置

7、的启动性能变差;加快了油品氧化的速度,导致生成沉淀,加速机械系统零件的腐蚀和磨损,同时油品本身的使用寿命也将缩短;降低了设备的效率。11、润滑油油水分离实验ASTM D1401 为标准化的乳化试验(Emulsion Test)方法,以测定油水分离的难易。油中含有添加剂者,亦影响本试验的结果。测定时将 40ml 油样及40ml 蒸馏水,加于 100ml 量筒中,于 54搅拌 5 分钟,测定二者分离程度及所需的时间以(油份的 ml 数)(水份的 ml 数)(乳液的 ml 数)(所需时间分钟数)表示。例如 40-40-0(13 )即表示油份与水份于 13 分钟内完全分离。40/37/3(40 )分别

8、表示油份数 40ml-水份数 37ml-乳液 3ml(所需分钟数为 40 分钟)12、苯胺点石油产品与等体积的苯胺在互相溶解成为单一液相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苯胺点。苯胺点是指石油产品与一等体积苯胺相溶为一体所需的最低温度。由于各种石油产品为不同烃的混合物,苯胺点只能定性说明结构变化趋向。相等体积的石油产品和苯胺相互溶解时的最低温度。苯胺点的高低与化学组成有关。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香烃又次之。油料的苯胺点愈高,其所含的烷烃愈多;苯胺点愈低,其所含的芳香烃愈多,浓度越高。13、折光率链烷烃类环烷烃类 芳香烃类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折光率越大14、橡胶油的光稳定性橡胶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生黄变,交

9、联,硬化变质15、橡胶油热稳定性温度升高会使氧化反应的速率增大,橡胶在高温加工时,由于分子降解而使胶料的性能下降。16、2010 年 1 月开始,全面禁止在欧盟境内生产和销售的轮胎使用高芳烃橡胶工艺油。无致癌界限:PCA 质量分数 0.03%PCA:多环芳烃17、润滑脂工作锥入度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它是指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条件下锥体落入试样的深度。其单位以 0.1mm 表示。锥入度值越大,表示润滑脂越软,反之就越硬。 工作锥入度:试样在润滑脂工作器中经过 60 次往复工作后测定的锥入度。测定工作锥入度有两重意义:(1) 表示润滑脂的流动性。(2) 按工作锥入度范围来划

10、分润滑脂的牌号。润滑脂按工作锥入度范围划分九个牌号稠度号 锥入度范围(0.1mm) 状态000# 445475 液态00# 400430 接近液态0# 355385 极软1# 310340 非常软2# 265295 软3# 220250 中4# 175205 硬5# 130160 非常硬6# 85115 极硬选择润滑脂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稠度,依据用途选择不同稠度的润滑脂。如: 集中供脂,0#、1#;轴承润滑,2#、3#;齿轮润滑 000#、00#、0#。18、润滑脂滴点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 C 表示(用摄氏度表示) 。滴点是在标准条件下润滑脂从半固体变成液体状态

11、的温度。对于润滑脂,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润滑脂随温度的升高而变软,从仪器的脂杯中滴下第一滴或成柱状触及试管底部时的温度(从固态变成液态的温度点),称为润滑脂的滴点。润滑脂的滴点是考察润滑脂高温状态下的成脂能力。 如果滴点过高,与另一种物质的粘附力下降.所以要考虑它的最大滴点大小。 19、锂基:锂基润滑脂具有优良的抗水性、机械安定性、耐极压抗磨性能、防水性和泵送性、防锈性和氧化安定性。锂基润滑脂在极端恶劣的操作条件下,还能发挥其超卓的润滑效能。产品的持久使用温度范围为-20 到 120。20、钙基:钙基脂是由动植物油(合成钙基脂用合成脂肪酸)与石灰制成的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并以水作为胶

12、溶剂而制成。 (1)耐水性好,遇水不易乳化变质,能在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情况下使用。(2)具有良好的剪断安定性与触变安定性,储存中分油量少。 (3)具有较好的可泵送性。 (4)合成钙基脂性能与天然钙基脂相似,但应注意合成脂肪酸的质量具有不稳定性,若用含低碳酸多的原料制成的脂,往往会出现表皮硬化现象。(5)钙基脂的耐热性差 ,钙基脂不要露天存放,防止日晒雨淋,电动机轴承腔装脂时,一般只装 1/2 一 1/3 即可 21、钠基:(1)耐高温(2)金属吸附能力强(3 )不能用于潮湿环境或与水及水蒸汽接触的机械部件上。 (4 )钠基润滑脂具有优良的防护性,因为它本身可吸收外来的水蒸汽,延缓了水蒸汽渗透

13、到金属表面的过程。 22、气蚀如果气穴产生过程发生在金属零件内壁附近,这些零件的内表面由于受到局部液压撞击的长期作用而出现撞击坑疤的腐蚀过程。 又称穴蚀。流体在高速流动和压力变化条件下,与流体接触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洞穴状腐蚀破坏的现象。常发生在如离心泵叶片叶端的高速减压区,在此形成空穴,空穴在高压区被压破并产生冲击压力,破坏金属表面上的保护膜,而使腐蚀速度加快。气蚀的特征是先在金属表面形成许多细小的麻点,然后逐渐扩大成洞穴。气蚀的机理由于气蚀涉及流动动力学条件、机械冲击、过流部件材料种类与成分以及材料表面与液体的电化学交互作用等诸多方面,其损伤机理相当复杂,对于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实验条件,往往得

14、到不同的结论。目前存在以下几种气蚀损伤机理。1、冲击波机制由于液体内局部压力的变化引起蒸汽泡的形成、生长及溃灭,导致气蚀的产生。当液体内的静压力下降到低于同一温度下液体的蒸汽压时。在液体内就会形成大量的气泡,而气泡群到达较高压力的位置时。气泡就会溃灭,气泡的溃灭使气泡内所储存的势能转变成较小体积内流体的动能,使流体内形成流体冲击波。这种冲击波传递给流体中的过流部件时,会使过流部件表面产生应力脉冲和脉冲式的局部塑性变形,甚至产生加工硬化。流体冲击波的反复作用使过流部件表面出现气蚀坑。2、微射流机制由于液体中压力的降低而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过流部件边壁附近或与边壁接触的情况下,由于气泡上下壁角边

15、界的不对称性,在溃灭时,气泡的上下壁面的溃灭速度不同。远离壁面的气泡壁将较早地破灭,而最靠近材料表面的气泡壁将较迟地破裂,于是形成向壁的微射流。此微射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对材料表面的定向冲击,所产生的应力相当于“水锤”作用。3、热效应机制气泡溃灭时产生很高的温度,这一高温作用到过流部件表面,使材料表层发生相变或产生其他现象,影响气蚀过程。磨蚀过程中气蚀区出现大量金属球状物的事实支持现行的热作用理论,气泡溃灭时产生的温度,在过流部件表面达到材料熔点,使其熔化,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凝固成球状物,在气蚀坑内涡旋水流的推动下旋转研磨成光滑球体hi。气蚀试验时常常见到发光现象,是溃灭气泡中的水蒸汽或其他气

16、体达到高温所致1z。4、学腐蚀机制当气泡在高压区被压缩时,要放出热量,同时,由于水锤压力对材料表面冲击也会产生局部高温,在这种高速和高压作用下,可能产生材料的局部氧化。在气泡溃灭冲击作用下,氧化膜反复产生和消失,进一步加剧了气蚀。不锈钢的抗气蚀性优于碳钢和其他合金钢支持了化学腐蚀机制。在进行转盘清水气蚀实验时,不锈钢试样表面出现彩虹带,其温度可达573K,进一步证明了气蚀过程中的化学作用。5、电化学机制气蚀过程中,由于局部高温在金属中形成热电偶,形成微电池,引起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采用电火花放电装置产生气泡,采用电化学技术检测气泡溃灭作用于金属表面引起的电极电位变化表明,气蚀过程中,金属表面存在着气蚀区和非气蚀区的电偶作用,形成电化学电偶电池,加强汽泡溃灭对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