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复习要点。黑龙江大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50573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复习要点。黑龙江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土保持复习要点。黑龙江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土保持复习要点。黑龙江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土保持复习要点。黑龙江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土保持复习要点。黑龙江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复习要点。黑龙江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复习要点。黑龙江大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保持学笔记第一章 概论一、 研究对象及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1、 研究对象:1961 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水土保持 ,研究水土流失原因和发展过程以及运用综合性的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从而降低生产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1982 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土保持概论 ,水土保持学是在劳动人民防治水土流失灾害、发展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也阐述了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表水水土流失的形式、发生和发展规律与控制水土流失的基本原理、治理规划、技术措施及其效益等,从而达到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治理江河与风沙、保护生态环境服务。1992 年,农业出版社出

2、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学 ,水土保持学是一门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变化、改良与合理地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技术科学。解析:A 特指的是山丘区、风沙区的概念,特指水和土两大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B 保持的内容:保持不仅仅限于保护,还有改良和合理利用 C 本书还明确了水土保持的目的 D 水土保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科学。2、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 水土流失现状及发展趋势:A 水土流失的特点: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B 三大区域:西北的黄土高原(水蚀,形成特殊的塬、梁

3、、峁地形) 、南方红黄壤的丘陵地区(水蚀,红、酸、粘) 、东北的黑土区(风蚀) 。我国土壤侵蚀的三大方式:水蚀(轻度为 36.4%) 、风蚀(轻度为 38.2%) 、冻融侵蚀(轻度为25.4%) ,在我国总共有 51%的土地受侵蚀。C 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更重要) 水土流失危害(易出简答题):A 破坏了土地资源,蚕食了农田,威胁了群众生存,我国水土流失量 13.3 万 hm2。B 削弱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发展。C 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D 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了综合利用功能。E影响了航运,破坏了交通安全。F 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意义():A 保护

4、了土地资源,增加了耕地,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B 改良了坡耕地,提高了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的高产稳产。 (改良之前跑土、水、肥,改良后保持了水、肥、土,由三跑田变三保田)C 发展了山区经济,解决了温饱问题,促进了山区脱贫致富。D 改善了河流的水文状况,减轻了洪涝灾害,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E 减轻了河流的泥沙,改善了水质,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益。F 保护了工矿、交通,促进了航运事业。二、 我国水土保持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1、历史沿革商代 发展保持水土流失的区田法(现代的坑田法)西周年代 有封山育林的办法,恢复山区植被战国期间 引漳河的水流灌农田西汉时代 山区出现梯田雏形东汉时代 王冲论衡 ,

5、地行生草,山行生木,记录合理利用土地的经验南宋期间 森林抑流固沙明朝万历年间徐贞明,治水先治源20 世纪 40年代对全国土壤侵蚀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改良方法进行研究,1940 年 8 月出现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学笔记20 世纪 80年代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进入蓬勃时期主要研究进展:在科学方面,对黄、淮、海、长江等领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综合调查,对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域的坡面和小流域的产沙规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施工技术、机修梯田、引洪浸地、滑坡和泥石流的防治、飞播造林、农田防护林体系的营建、土地资源信息库的技术应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2、发展趋势():由单一措施、分散治

6、理转移到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集中治理国家、省、县开办重点区,形成了点、面结合的治理新格局由统一治理、集体经营管理转向户、专群多种治理责任制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由单纯的防护性治理转向了开发性治理,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形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新局面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投资效益水土保持工作已纳入到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三、 国外水土保持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1、 历史沿革:俄国的水土保持重点侧重于土壤侵蚀的防治欧洲:水土保持叫荒溪治理2、 发展趋势:水土保持工作已不再局限在农地和林地上,而是以山区流域为单元,进行流域内的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利用荒漠化的防治已成为重大的战

7、略问题四、 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1、把防止和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 2、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3、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营建水土保持林,防止侵蚀,改善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 4、注意采用改良土壤的特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把保护土地与改良土地结合起来 5、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6、因地制宜原则 7、生态、经济、效益兼优的原则 8、以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区域或流域的综合整治五、 水土保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 土壤侵蚀原理21 土壤侵蚀概念及导致土壤侵蚀的基本营力一、 土壤侵蚀概念1、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

8、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2、 土壤侵蚀量:是指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3、 土壤侵蚀速度: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4、 土壤流失量:是指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5、 流域产沙量:是指在特定的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6、 侵蚀模数:是指总的输沙量除以流域的面积,单位是 t/km2。 (指的是悬沙)年侵蚀模数:是指每年每平方千米的总输沙量,单位是 t/km2a。二、 导致土壤侵蚀的基本营力1、 内营力作用:地壳的垂直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作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例:喜马拉雅山。地壳的水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水平位移,例:印度大陆

9、向喜马拉雅山运动。褶皱运动:使岩层发生波状弯曲的地壳运动(向斜、背斜)断裂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超过了岩石的强度,使地壳发生明显的断裂和位移。(在高原和平原的接壤处容易出现这种断裂,往往存在断裂带,断裂带是地震频发带)岩浆活动地震:地球内部的一些物质的来回穿插引起地面的颤动。注:内营力作用最终将形成陆地表面的形态。水土保持学笔记2、 外营力作用:流水、风力、波浪、冰川等外营力作用通过对陆地表面形态剥蚀,搬运到另一地带堆积下来。 (外营力作用主要产生剥蚀作用)22 土壤侵蚀类型及分区一、 土壤侵蚀的分类、形式分类: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率分:A 正常侵蚀:是指在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自然状态下,完全由自然

10、因素引起的地表的侵蚀过程,侵蚀速度非常缓慢。 (自然侵蚀、地质侵蚀)B 加速侵蚀:是指随着人类出现后,人类的活动逐渐破坏了陆地表面的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移动过程,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土壤侵蚀速度的加剧,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甚至严重破坏。按土壤侵蚀放生的时间分:A 古代侵蚀:是指远在人类出现以前的地史时期内,在构造运动和海陆变迁所造成的地形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侵蚀作用。B 现代侵蚀:是指人类出现以后,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土壤侵蚀现象。形式:正常侵蚀 溅蚀(击溅侵蚀)面蚀:层状、鳞片状、砂砾化、细沟状面蚀(面状侵蚀)水蚀 沟蚀:浅沟、切沟、冲沟侵蚀(沟状侵蚀)土壤

11、侵蚀 (水力侵蚀) 山洪侵蚀重力侵蚀:陷穴、泻溜、崩塌、滑坡冻融侵蚀加速侵蚀 冰川侵蚀混合侵蚀:泥流、石洪、泥石流风力侵蚀植物侵蚀1、 水力侵蚀:是指由于大气降水,特别是降雨所导致的侵蚀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土壤侵蚀形式。 溅蚀:是指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 面蚀:是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A、 层状面蚀:是指降雨在坡面上形成薄层分散的地表径流时,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其比较小的土粒以悬移为主的方式带走,使得整个坡地的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的土壤侵蚀形式。 (多发生在均质土壤中)B、 鳞片状面蚀:是指当面蚀发生在非农耕地的坡面上时,有植被处和无植被处受冲蚀的程

12、度不同,局部面蚀呈鳞状、斑点分布。C、 砂砾化面蚀:是指降水在坡面上形成的地表径流,将土壤中可溶性的物质和细小的土粒冲走,留下的是砂砾,呈现砂砾化。D、 细沟状面蚀:是指在陡的坡耕地上,暴雨过后,坡面被分散的小股径流冲成了许多细密的小沟,基本沿水流流线方向分布的土壤侵蚀形式。 (沟深和沟宽一般都不超过 20cm,可以在耕作中平复,不需要治理) 沟蚀:是指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表以下的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沟蚀形成的沟壑叫侵蚀沟,根据侵蚀情况进行分类。A、 浅沟侵蚀:是指在细沟状面蚀的基础上,地表径流进一步集中,由小股径流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表土又下切底土,形成横断

13、面为宽、浅槽形的浅沟。 (沟蚀的最初期阶段,耕作不能平复,必须采用特殊的措施)B、 切沟侵蚀:是指浅沟侵蚀继续发展,沟深切入母质中,有明显的沟头和一水土保持学笔记定高度的沟头蚀水。 (横断面现状是“V”字型,是沟蚀的盛期阶段,是最佳防治沟蚀的阶段)C、 冲沟侵蚀:是指切沟侵蚀进一步发展,下切深度越来越深,沟壁向两侧扩展,横断面成“U”字型并逐渐定型。 (是沟蚀的末期阶段) 山洪侵蚀:是指山区河流洪水对沟道堤岸的冲沟,对河床的冲刷或淤积过程。2、 重力侵蚀:是指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 (重力侵蚀是重力和水力作用共同完成的) 陷穴:是黄土地区特有的,是指地表径流沿着黄土的垂直裂隙渗流到

14、地下,可溶性物质和细小的土粒被淋溶到深层,土体内形成空洞,上部土体失去顶托发生陷落,呈垂直洞穴。形状:串珠状陷穴(呈带状分布) 、蜂窝状陷穴(成群分布) 泻溜:是指崖壁和陡坡上的土石经风化形成的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下泻的现象。 (35以上的坡面容易发生泻溜) 崩塌:是指边坡的上部的岩土体被裂隙分开或拉裂后,突然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破坏现象。分岩崩、土崩、山崩(规模宏大) 。 滑坡:是指当雨水渗透到土层的底部,遇到不透水层或基岩,形成地下的潜流,土地不断吸水增重,当下泻力大于抗滑力时,土地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发生的位移现象。 (1232的坡度容易发生滑坡,凹形的山坡上部容易产生滑动,凸形坡

15、上则相反。土壤的为了性状、矿物成分及胶体化学性质均对滑塌产生影响。 )3、 冻融侵蚀:是指土体冻融交替作用所造成的机械破坏。 (同时伴随水力侵蚀的作用)4、 冰川侵蚀:是指现代冰川的活动对地表所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 (现代冰川活跃的地区是青藏高原的高山雪线以上,冰川冰沿冰床做缓慢的塑性流动和块体的滑动,对底部土体产生刨蚀,对两侧土体产生刮蚀)5、 混合侵蚀:是指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的侵蚀形式。 泥石流(最典型的形式):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特点:A 流体组成主要有粘土、粉沙、石块和巨大的漂砾。B 多发育在花岗岩(岩浆岩) 、花岗片麻岩(变质岩) 、页岩、

16、千枚岩、板岩分布的地区。C 泥石流分为粘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 泥流(是一种特殊形式):由粘土、粉沙组成,砂粒较少,砾石更为少见。 石洪:流体组成以大的石块为主,其次是大的砂粒,粘土含量很低。6、 风力侵蚀:是指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往往伴随着土壤 沙化)异地沙化:风力很大,把大的沙粒吹起来到其他地方沉积。就地沙化:风力较小,把细的沙粒吹起,大的沙粒留在本地。起沙风速:是指细沙粒开始起动的临界风速,一般认为是 5m/s。沙粒移动的方式:扬失:0.1mm 的颗粒跃移:0.25 0.5mm 的中等颗粒(最主要的移动方式)滚动:0.52mm 的大颗粒7、 植物侵蚀(生物侵蚀):是指在人为作用下,有些植物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的侵蚀形式。例:在土壤上人工栽植落叶松,土壤酶氮含量下降,A 层下降 62%,B 层下降 44%,盐基饱和度也下降,称落叶松为绝户林。芝麻是耗地植物红薯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