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50573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汗的治疗与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汗的治疗与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汗的治疗与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汗的治疗与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汗的治疗与注意事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汗的治疗与注意事项病因症状 超乎正常生理性出汗(即气温高或高温作业、剧烈劳动或运动、衣被过厚、情绪激动时汗出较多,气温低时汗出较少)的异常排汗或汗闭,称为汗出异常。根据汗出时间、汗量多少及排汗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白天不因劳动、日晒、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称为“自汗。汗出异常与阳气蒸腾津液及卫阳司汗孔开合的功能失常有关。邪热入侵、阳气偏亢或阴虚内热,迫津外泄;或卫阳不固,气虎不敛津液,均可导致病理性的汗出过多。反之,邪气外袭,卫阳被阻遏,或卫阳虚弱,汗孔开合失司而闭合;或阳气虚弱,蒸津无力,均可使津液不得外泄而发生病理性的汗闭。常见汗出异常的中西医疾病与发热基本一致。 “自汗”,主要见

2、于气虚证,此外,还可见于气虚感冒症、气虚发热症、心气虚症、脾气虚症、肺气虚症、肾气虚症等症候,偏见于阴虚症。 自疗注意事项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2)注意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注意饮食调理,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盗汗者宜吃鱼、甲鱼、乌龟、蛤士蟆、猪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 (4)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5)节制房事。 (6)多饮水,保持体内的正常液体量。 自治疗法 1成药自疗法 (1)生脉饮口服液,每次服 10 毫升(1 支),每日 3次。用于自

3、汗。 (2)补中益气丸,每次服 6 克,每日 3 次。用于自汗。(3)六味地黄丸,每次服 8 粒(6 克),每日 3 次。用于盗汗。 (4)大补阴丸,每次服 9 克,每日 3 次。用于盗汗。 2验方自疗法 (1)生晒参 6 克,泡水代茶,徐徐饮之。用于自汗。 (2)黄芪 30 克、白术 15 克、防风 10 克、五味子 10克,用水煎服,每日 2 次。用于自汗。 (3)西洋参 6 克,泡水代茶,徐徐饮之。用于盗汗。 (4)浮小麦 30 克,炒熟,用水煎服,每日 2 次。用于盗汗。 3饮食自疗法 (1)羊肉 50 克、生姜 10 克、大枣 7 枚。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姜枣煨汤,熟后吃肉喝汤,每日

4、1 剂。用于自汗。(2)瘦猪肉 50 克、浮小麦 30 克、黑豆 30 克。瘦猪肉洗净切块,加入浮小麦与黑豆煮熟,吃肉和豆、喝汤,每日 1 剂。用于自汗。 4外治自疗法 (1)每日早晚用拇指用力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直下四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510 分钟。用于自汗。 (2)郁金 30 克、五倍子 9 克,研成细末。取 10 克细末,用适量蜂蜜调成两块药饼,置于两乳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 1 次。用于自汗。 自汗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的症状,它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核病、风湿病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所以在治疗汗证的同时,更要注意治疗原发病灶。 自汗除已见于虚证外,尚可见于湿热内蒸、津液外泄者,并可伴见发热口渴、脘腹胀闷、纳谷不馨、大小便欠利、舌苔黄腻等。此时宜清热利湿为主,不可进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