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50517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的初步尝试曹燕瑛(闸北区启慧学校,上海,200435)摘要 美术艺术治疗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康复医学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用于治疗智力残疾儿童的智力和心理,进行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训练的全新尝试,利用美术艺术治疗预期达到对学生的相关能力的增长和改善.美术艺术治疗就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参与者从一种受压的精神情绪转为深度松弛,由恐惧到充满灵感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关键词 智力残疾儿童 美术艺术治疗 整合训练分类号 G762A Preliminary Study on Art Therapy with Mental Re

2、tardation in Lower Gradescao yan ying ( Zhabei Qi Hui school ,Shanghai, 200435)Abstract: Art therapy is based on pedagogy , psychology , children 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edical science of recovery therapy. It is used for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During the p

3、rocess of treatment, the participant transfers from depressed mood to deep relaxation and from the frightened state to the state of inspiration and creativity.Key words: Mental retardation art therapy integration training伴随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低发生率的的严重智力残疾儿童明显呈上升趋势。特殊学校的特殊教育也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

4、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目的是使得他们的残疾造成的障碍最大限度得到缓解,这是我校积极开展的科研改革和探索。1 问题的提出智力残疾儿童,是指智力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的儿童。一般智力残疾在 18 岁之前发生。美术艺术治疗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康复医学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用于治疗智力残疾儿童的智力和心理,进行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训练的全新尝试,利用美术艺术治疗预期达到对学生的相关能力的增长和改善,取得积极性的意义。美术艺术治疗就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参与者从一种受压的精神情绪转为深度松弛,由恐惧到充满灵感

5、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本研究旨以美术学科为主,整合了言语、运动等学科,按智力残疾儿童的直觉、观察、认知、言语表达、手脑协调、运动能力等多感觉的发展顺序进行整合训练,开启他们的心灵,试图由此得出相关的评价,内容,方法,促进智力残疾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美术艺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直觉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整合训练;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的整合训练;言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整合训练等。2 研究过程2.1 研究对象分析本校一年级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 10 人。在训练前对 10 位同学在衣、食、行(方向性、安全性、时效性) 、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应答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发现 10 位学生的智力残疾情况比较严重,智力残

6、疾最轻的一位学生也因伴有自闭症及多动症而变得比较严重,具体情况如下:1 名轻度智残学生,但伴有轻度的自闭症和多动症,基本不与他人交谈与游戏,行动孤僻;1 名中度智残学生,同样伴有轻度的自闭症和多动症,在学前有 2 年的康复训练,现能重复别人的讲话,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一名重度智残学生,无其他残疾,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其余 7 名学生在学前均无法测试,经观察了解一名伴有极严重的肢体残疾、2 名重度自闭症(其中 1 人整天往教室外面跑,无法控制) 、2 名轻度自闭症(只能重复一些简单的字、词) 、一名唐氏综合症、一名严重多动症并伴有严重语言障碍。表 1 低年级智残学生美术艺术治疗前相关能力初评

7、记录时间 记录人 姓名 项目 分值 A B C D E F G H I J直观能力 1 3 3 5 3 3 3 1 3 5观察能力 1 3 1 3 1 1 3 1 1 3言语表达能力 1 1 1 1 1 1 3 1 1 3记忆能力 1 1 3 1 1 3 1 1 1 3能力测试 想象能力 1 3 1 3 1 1 5 1 1 3思维能力 1 1 1 1 1 1 3 1 1 3动作反应能力 1 3 1 3 1 3 5 3 1 5交往能力 1 1 1 1 1 1 3 1 1 5评分标准参考:5优秀;3良好;1差2.2 美术艺术治疗实践2.2.1 美术艺术治疗的一般过程主项目内容 直观出示 辅项目内容

8、 言语 认知 音乐刺激 多感觉游戏训练(美术认知概念 ) 主项目内容 美术技能训练重要的是踏出第一步:画第一条线、发出第一个声音、跳出第一步、捏出第一个形状 一切随心所欲,随时涂改或重新创作,放下偏见判断,放开怀抱。从爱与诚出发。随着线条的增加、声音的联系、作品的完成展现在眼前的是个可看、可听的自我改变,最终完成治疗。这些基本步骤,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完成身心的健康发展,自我的升华,促使纠正或调整缺陷,使严重智力残疾儿童根据自身的特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2.2.2 组织形式和训练策略以一份低年级智力残疾儿童美术艺术治疗教学设计为范例,见表2表2 特殊学校美术艺术治疗

9、教学设计范例活动名称 主项目内容 辅项目内容 策略和方法 器具认识颜色 认识红黄绿学说“X色” “我走 X 线”“我钻X 圈 ”走三色直线钻爬垫子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多媒体,垫子,呼啦圈选色投篮 辨别三种颜色学说“X球” “我投 X 球”辨别找出三种色彩的球把球投入同色的球篮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彩球,三色球篮红绿灯认识红绿灯的作用学说“红绿灯” “绿灯行,黄灯跳,红灯停”走和跳的训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红绿灯模型涂色练习找出红黄绿色的蜡笔给红绿灯涂色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蜡笔、铅画纸2.2.2.1 教学组织形式一对一式:教师和其他辅助人员只对一名儿童进行的个别训练。 该形式主要用于的对象是极易受环境因

10、素干扰而分心的儿童。序列式:儿童按一个接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同样的技能。与一对一式比较,该形式提高了教师资源和教具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观摩的机会,创造了社会化的学习环境。累加式:同样的内容让儿童学习训练多次,强化累加,得到训练年、目标,是非常符合多重障碍儿童特点的教育训练组织形式之一。分组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或治疗师轮流进行指导和训练的分式。分组可以是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同质分组便于实现分层目标,不同能力组学习的内容和难度不相同,小组内可以形成竞争气氛。异质分组提供儿童间交流模仿机会,特别是为能力较差的儿童提供了更多选择模仿的对象。团体式:教师或治疗师面对全体学生进

11、行训练的组织形式。是一种节省资源,耗时少,学生之间互动机会多的教育训练组织形式。2.2.2.2 训练策略:松散型:少数教育内容的介入,或教育内容与动作训练不同时进行。渗透型:该形式强调将感觉、认知和言语交流等训练内容渗透到动作技能的康复训练中,充分利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进行多种能力的教育和训练。紧密型:认知和生活活动结果的“输出和表达”须通过外显的动作来完成.美术艺术治疗组织实施举例(参见表 2 表 3)表3 美术艺术治疗生态评估记录表学生完成各项目程度评估活动项目C1 C2 C3 C4 C5 CX活动 1 5 3 3 3 5活动 2 3 3 1 3 3活动 3 3 3 1 1 3活动 4 5

12、3 1 1 3备注: C:学生编号,活动为主项目的活动。表4 低年级智力残疾学生美术艺术治疗训练后结果相关能力记录记录时间 记录人姓名 项目 分值 A B C D E F G H I J直观能力 3 3 5 5 3 3 3 1 3 5观察能力 3 5 3 5 3 3 3 3 3 5言语表达能力 3 1 3 3 3 1 5 3 1 5记忆能力 3 3 3 3 1 3 3 3 1 3想象能力 1 3 3 3 1 1 5 1 1 3思维能力 1 1 3 1 1 1 3 1 1 3动作反应能力 3 3 3 3 3 3 5 3 3 5能力测试交往能力 3 1 3 1 3 3 3 3 1 53 结果与讨论

13、通过低年级智残学生美术艺术治疗训练前后相关能力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美术艺术治疗,极大部分的智力残疾儿童直观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智残儿童认识事物主要靠直观思维,他们总是对熟悉的事物表象和具体直观的材料容易领会掌握。因此,教学工作必须从感性认识活动的特点出发,才能富有成效。尤其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以课改为依据,以创新教学为理念,以激发学生良好的课堂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针对智残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殊需要,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创新,将美术学科的创造性和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了有机有效的整合。通过直观和言语的整合,把语言同事物形象统一起来,提高智力残疾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14、,也有利于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在美术艺术治疗过程中,不仅训练学生的注意离集中,而且要强化记忆,有助于矫正智残学生的注意及记忆障碍;并且通过看和做,智力残疾学生能实际的感知物体的各种不同的形状、色彩、表面性质等方面的特征,形成了准确的表象,这为智残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打下了基础,有助于这方面的克服;通过肌肉等运动感觉的训练,改善了智残儿童的身体状况,使他们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从而有助于发展其心智活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美术艺术治疗过程中,培养了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形成和发展智残学生的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4 建议我校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15、利用美术艺术治疗法对这个未知的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预期达到对学生的相关能力的增长和改善,取得积极性的意义。通过实际并结合他人的研究结果,笔者对美术艺术治疗在特殊学校的应用作些建议:4.1 将训练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活动之中,让智力残疾儿童从早到晚都有机会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随时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对训练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设计训练活动要多元化,以活动教学形式为主,可进行小组训练和个别训练,以游戏方式进行艺术训练,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愉快和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美术艺术治疗。4.2 加强家长对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干预

16、的意识。早期干预应及时、到位。智力残疾儿童训练提高情况与他的早期干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体各部分机能的形成都有其关键期,就如诺贝尔获奖者罗伦兹研究发现的“小鹅 24 小时关键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某些行为错过了训练的关键期,其最后训练的效果就很难达到原先能够达到的水平,目前很多智力残疾儿童的家长缺乏早期干预的意识。更要重视家校之间的配合工作,家长对学生的美术艺术治疗应严格按照治疗专家或教师的指导进行配合训练。参考文献1、Freddie W. Litton: ,the C. V. Mochy company,Sainlouis,1978.2、R. Greene: ,A Division of Leswing Communication, Inc,1972.3、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