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50239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天葵人工栽培技术 2004 年 3 月 19 日 信息咨询编号:19703青天葵又名独脚天葵、珍珠草、假天麻,是较为紧缺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中草药品种,由于野生资源越来越少,故可以大力开展人工栽培生产,在广东的封开等地都有试种点,现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地整地宜选杂木林下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缓坡或平地,秋冬时节伐除过密的树木枝条,保持的荫蔽度。抓住晴天日晒的时机,及时深翻土地,清除地内藤木杂草和石头等杂物,然后深耕细耙,按地形地势开好排水沟。春季播种前在地上起厘米宽、厘米高的畦(畦长视地形而定)。然后每亩施公斤腐熟粪肥作基肥,撒于地面后与土拌匀。二、繁殖方法多采用球茎繁殖。青天葵种子

2、纤细无胚乳,若不经过生理后熟阶段的特殊处理,而直接播种一般较难萌发,因而很少用作繁殖材料。通常是用其球茎作繁殖器官,栽培生产中人们所说的“种子” 即是指球茎。球茎一般在月份发芽长出植株。在有野生资源的地方,可到野外连根带叶采挖葵苗作繁殖种源(培育供翌年生产所用的球茎)。栽下后当年月地下部分长成新球茎,就可割取地上部分的叶片作药材,新球茎则留藏在地里过冬,到翌年月再挖起作种。若当地无野生资源,可在每年月到盛产地购买鲜青天葵球茎,按上述方法选择较阴凉的地方集中栽培繁殖种源。三、种植雨水至清明前(即球茎萌发前),提前天将在地里越冬的球茎挖起,按大小分级放在室内通风处晾置天,然后选晴天整地播种。每亩播

3、种量为株,采用点播方法,每穴一株(球茎按大小分播),行株距为厘米厘米或厘米 厘米。播深厘米。覆土后于畦面盖一层草或落叶保湿。四、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当幼苗主茎长至厘米左右高时,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注意勿推压侧根,碰伤枝叶、幼芽和根系。、追肥肥料种类以农家肥为主,并适当拌施钙镁磷肥(每亩公斤),如果土壤偏酸,每亩可补施石灰公斤,但最好在播种前施并与土肥一起耙匀。施肥可根据叶色变化来进行。在一般情况下,若发现植株长势弱,叶色淡黄色时,说明氮肥不足,可施入人畜粪尿或尿素。也可进行根外施肥,每亩用公斤清水加磷酸钙公斤(先用公斤水浸过磷酸钙,天后过滤,取滤液)再加公斤尿素,混匀后于早上时前或下午时后用喷雾

4、器喷施叶面,可连续进行,每隔半个月次,依叶色变化情况,连喷次。、排灌青天葵的各个生长发育期都必须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生长。一般掌握为苗期润、中期湿、后期润(即前后期润,中间湿)的水湿状态较理想。一般苗地无须灌水,只要土壤保持湿润即可。如遇连续下大雨则要注意及时排水,以防渍水,淹死葵苗;若遇连续久旱无雨,则要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生长中期(月)需水较多,要经常看地灌水,以满足植株迅速生长的需要;生长后期与前期一样,注意保湿防渍。、摘苔较大的球茎于春季生长时,多数是先抽苔开花后出叶,若不是留种,应将花苔摘去,以利球茎抽发新叶,增加产量。五、病虫害防治、斑点病斑点病

5、一般于月高温多雨季节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及时喷洒:波尔多液,隔天喷一次,连喷次。、蚜虫蚜虫主要为害嫩茎和叶。防治方法:用乐果乳油倍液喷杀。、斜纹夜蛾斜纹夜蛾主要为害花芽与叶子。防治方法:用的敌百虫或的敌敌畏乳剂倍液防治。六、采收加工若以全草供药用,在月青天葵的叶尖稍开始发黄时就应收获。将根、茎、叶全部采收,除去泥沙晒干即成。如果仅以叶片供药用的,则于青天葵叶片生长量基本稳定的月底或月初收获为宜,因此时加工率较高。采收时,用小刀齐地面割叶片基部,洗净后摊在竹笪或席子上置阳光下曝晒,晒至半干时用手搓细,边晒边搓,每天搓次,搓至晒干为止。经过揉搓后叶片变成粒状即成为商品。但也可不经过揉搓,将叶子成片

6、晒干。青天葵种植技术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10-07-11 16:15:36 | 作者: | 来源:网络资源 | 浏览:363 次 概述: 青天葵,别名独脚天葵、入地珍珠、假天麻,来源于兰科芋兰属植物毛唇芋兰 Ner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的干燥地下块茎和全草。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广西北部、西部和西南部有分布。青天葵性寒,味甘。归心、肺、肝经。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肺热咳嗽,胃脘痛,跌打损伤,疮疖等症。含有生物碱、黄酮类、有机酸、酚类、糖、多糖、蛋白质、香豆精及内酯类等类化合物。药理试验证明青天葵还可抑

7、制菌环直径为 17mm 的幽门螺杆菌生长,可用以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溃疡,在抗病毒和对中风病等方面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植物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块茎球形,白色。叶基生,常为 1 片,少为 2 片,在花凋谢后长出,淡绿色,质地较薄;有长柄;柄长 5 20cm,下部具管状,紫红色的抱茎叶鞘 12 枚。叶片卵状心形,先端急尖,边缘波状,主脉多条弧形。春夏开淡绿色花,总状花序顶生,花葶从根状茎生出,直立,高达 30cm,下部具 36 枚筒状鞘;总状花序具 35 朵花;花半张开;萼片和花瓣淡绿色,具紫色脉;唇瓣白色,具紫色脉,倒卵形。花期 5 月。 生物学特性: 青天葵喜欢荫蔽、稍潮湿的环境,常生

8、长于石灰岩山地的林下。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微酸至微碱的均可。生长适温 1830,全生育期约 6 个月。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1)选地 宜选杂木林下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缓坡或平地,亦可选高杆作物地套种。(2)整地 深翻土地,清除地内藤木杂草和石头等杂物,打碎耙平,每亩施2000Kg 腐熟粪肥作基肥,撒于地面后与土拌匀。按地形地势开好排水沟。2、繁殖方法可用球茎繁殖、组培苗繁殖等无性繁殖方法,多采用球茎繁殖。青天葵种子纤细无胚乳,若不经过生理后熟阶段的特殊处理而直接播种一般较难萌发,因而很少用作繁殖材料。(1)球茎繁殖 在有野生资源的地方,可到野外连根带叶采挖葵苗作繁殖种源。栽下后

9、当年 910 月地下部分长成新球茎,可割取地上部分的叶片作药材,新球茎则留藏在地里过冬,到翌年 23 月再挖起作种。(2)组织培养苗繁殖 已有组织培养繁育的成熟技术,但目前未大面积推广。3、移栽定植雨水至清明前(即球茎萌发前) ,提前 56 天将在地里越冬的球茎挖起,按大小分级放在室内通风处晾置 12 天,然后选晴天整地种植。按株行距 1218cm或 1520cm 挖穴,每穴一株(球茎按大小分播) ,播深 56cm,覆土后于畦面盖一层草或落叶保湿,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稻草。每亩用种量为 800010000 株。4、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 当幼苗主茎长高至 5cm 左右时,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宜锄

10、浅中耕,以防伤苗、伤根。(2)追肥 肥料种类以农家肥为主,并适当拌施钙镁磷肥(每亩 2030Kg) 。施肥可根据叶色变化来进行。在一般情况下,若发现植株长势弱,叶色淡黄色时,说明氮肥不足,可施入腐熟人畜粪尿或尿素。也可进行根外施肥,每亩用 150Kg 清水加磷酸钙2Kg(先用Kg 水浸过磷酸钙,天后过滤,取滤液)再加 0.5Kg 尿素,混匀后于早上 9 时前或下午 5 时后用喷雾器喷施叶面,可连续进行,每隔半个月次,依叶色变化情况,连喷 23 次。(3)调节荫蔽度 根据不同季节光照量的不同及荫蔽物的不同,适当调整,保持60 70的荫蔽度。如荫蔽度过大,可适当砍伐林木枝条或套种作物,荫蔽度不够时

11、,可用青绿枝条插于行间。(4)排灌 青天葵的各个生长发育期都必须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生长。一般掌握为苗期润、中期湿、后期润(即前后期润,中间湿)的水湿状态较理想。(5)摘苔 较大的球茎于春季生长时,多数是先抽苔开花后出叶,若不是留种,应将花苔摘去,以利球茎抽发新叶,增加产量。 5、病虫害防治(1)斑点病 一般于 78 月高温多雨季节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及时喷洒 1:1 :150 波尔多液,隔 23 天喷一次,连喷 34 次。(2)蚜虫 主要为害嫩茎和叶。防治方法:用 40乐果乳油8001500 倍液喷杀。(3)斜纹夜蛾 主要为害花芽与叶。防治方法:用 90的

12、敌百虫或80的敌敌畏乳油 8001000 倍液喷杀。(4)蜗牛 春季咬食叶片。用蜗牛敌(四聚乙醛)3Kg,豆饼或玉米粉 100Kg 配成毒饵,于傍晚放在青天葵行间进行诱杀。亦可于清晨蜗牛活动时捕捉。采收加工: 1采收及产地初加工(1)以全草供药用者,在 89 月青天葵停止生长,叶尖稍开始发黄时收获。将根、茎、叶全部采收,洗净泥沙晒干即成。(2)以叶片供药用者,于青天葵叶片生长量基本稳定的 7 月底或 8 月初收获为宜。采收时,用小刀齐地面割叶片基部,洗净后摊在席子上置阳光下曝晒,晒至半干时用手搓细,边晒边搓,每天搓 12 次,搓至晒干为止。经过揉搓后叶片变成粒状即成为商品。但也可不经过揉搓,将叶子成片晒干。2商品规格统货,不分级。干燥叶青绿色或黄绿色。弧形叶脉约 22 条,自叶基延伸至叶缘,叶脉在叶表面上下相间呈膜翅状凸起。直立根茎短,呈结节状,有时带横走根茎 23 条,根茎顶端偶有干缩状球茎 12 个。叶柄为淡紫红色或黄绿色,表面有明显的纵向皱缩条纹,腹部有一深沟槽。叶经片水浸泡展开后形似葵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