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施调查报告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49798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园设施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园设施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园设施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园设施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园设施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园设施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园设施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公园设施调查报告基于居民行为的城市开放空间调研报告天嘉公园为例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居民对城市中开放空间的需求也呈现出了新的问题。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提供一个愉快的和自然的环境,但同时改善城市地区的生活质量,并承诺基本的环境功能。经济效益也提供了可能增加吸引力的地方做生意,生活和工作。然而,尽管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在城市发展,居民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是通过我们对天嘉公园以及同等级公园林园做出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的行为与城市开放空间存在的一些相互联系的现状

2、问题,根据发放的问卷和与居民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位居民对城市的开放空间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见。一、调查的社会意义和目的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大规模的盲目开发,建筑的密集化,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景观的日趋恶化,城市的可利用土地与空间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相对越来越少。如何合理保护与再生城市开放空间,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以长春市天嘉公园为例重点研究居民的行为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关系。二、调查对象及现状2.1调查对象天嘉公园属于社区型公园,主要为附近天嘉水晶城以

3、及附近居民所使用。天嘉公园南起西安大路,北第 2 页到新竹路,东起青浦路,西至青溪路,占地21.3万平方米,面积在长春各公园中名列第6位。2.2调查现状在设计上,长春市天嘉公园设计独树一帜,利用现有的地貌,重新规划土地,把公园设计成地势起伏、高低错落的丘陵型公园。另外,公园建设的同时还配合串湖改造,公园内污水净化站投入使用后每日可处理2万吨生活污水。天嘉公园不设栅栏,不收门票,是个开放式的公园。公园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各设一个大门,在西北和西南各设一个小门。公园内不设大型游乐设施,全部以景观建设为主,用料全部取自天然的木料、石料,贴近大自然。栽种杏树、云杉等十几种树木,还设置了木制休闲椅、凉亭

4、等,并建设有一处健身场所。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植物景观为主,集生态、游赏、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性公园。是情侣约会的好去处。天嘉公园污水处理厂天嘉公园景观三、调查分析3.1问卷调查分析(1)性别与年龄构成调查分析本次调研共调查了25个在公园活动的游人,饼状图中显示0-19岁的游人占总人数的8%,20-29岁游人占12%,30-39岁游人占12%,40-49岁游人占24%,50-59岁占4%,60-69岁游人占16%70岁以上游人占24%。根据调查表可以看出0-19岁的游人相对较少,20-29岁的年轻人还是占一定比重的,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多,30-49岁的中年人几乎占总人数的

5、三分之一50岁以上退休人口居多,50岁以上的游人占总调查人数的几乎一半,其中70岁以上的人数最多。可见中老年人去公园比较多,因为中老年人退休人员很多,时间也相对比较充裕,所以我们应该在公园里多加一下中老年人活动的设施,为第 3 页更多的中老年游人服务,另外也有一部分年轻人群体,所以在公园设计时也要考虑到年轻人的活动类型,适当打造一些适宜年轻人娱乐的项目。从调查表可以看出男女人数差不多相等。见图(3.1-1、3.1-2)所示。(图3.1-1)(图3.1-2)(2)每周去公园的频率分析根据性别与年龄构成分析我们得知来公园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比重最多,这些年龄段的人多数是企事业单位人员或是退休的人

6、,他们空闲时间较多,所以很多人每天都坚持去公园,每周2-3次的约占总人数的30%,每周3-5次的约占总人数的25%。每周去一次公园的人最少。见图(3.1-3)(图3.1-3)(3)季节与时间段分析从我们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每天16:30-20:00这个时间段游人最多,所以傍晚这个时间段是天嘉公园游人高峰期,其次是4:00-8:00早上这段时间人比较多,主要是晨练人群,8:00-16:30这个区间还是有一少部分人在公园里活动,到16:30-20:00到达高峰期,在20:00以后游人又逐渐少了下了。从季节上看,由于长春气候的影响,春夏在公园活动的人数比秋冬要多近一半,在4:00-8:00和16:30

7、-20:00这两个时间段上人数差异最明显,16:30-20:00这个时间仍是高峰期,二秋冬季节20:00以后几乎没有游人在此。见图(3.1-4)(图3.1-4)(4)职业调查分析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去公园的人群中,退休人员以及其他职业人员最多,其次是企事业人员和个体经营人员,学生较第 4 页少,而且通常在晚上到公园活动,而教师最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退休人员以及其他自由职业者的时间较为充裕,去公园的几率比较大。见(图3.1-5)(图3.1-5)篇二: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张对现代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

8、居民追求蓝天、碧水、绿地式的乡村田园般生活环境。作为与自然环境有紧密联系的绿地系统也逐渐受到更多市民的关注,并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在过去,国内学者对于绿地系统的硬件设施布置和功能分区这两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而很少从人们心理感受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基于此种原因,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从人们心理感受方面来认识和分析城市绿地系统对市民生活的作用与影响,以求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与成果。关键词:城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功能;调查报告;社会综合实践一、问题的提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破坏了城市原本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城市居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

9、更渴望亲近乡村特色的自然环境。绿地环境已成为城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冠以“绿肺”的美称。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点状向面状,由联系到融合的过程(图1),公园绿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亲近和感受自然的重要场所之一。(资料:刘骏,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目前,城市绿地功能调查研究主要围绕绿第 5 页地的类型,空间分布情况等方面展开,很少有人从公园使用者的精神感受层面进行研究。本次城市公园绿地功能调查创新性地从人认知感受的角度入手(如:调查研究市民在公园中活动时的精神体会等),以一个全新视角来探讨绿地系统在

10、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二、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1调查范围概况本次调查选取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进行调查(图2)。人民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注:文中“”代表调查所在的城市名,按照参赛的要求,而将城市名省略。属于中心点状绿地;铁牛广场位于市涪江西岸,呈带状布置绿地,有很好的视觉通透性和景观效果;富乐山公园位于市区城东二公里处,属于城市郊区的大型块状绿地,与城市中心区隔江相望。图2调查区分布位置图2调查形式的选择与研究方法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来公园游憩休闲人群,通过收集与统计不同地段、不同性质公园绿地的相关数据来揭示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作用,满足人们精神与情感方

11、面的需求,为提高城市绿地的服务质量和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2.1调查样本的选择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调查为辅,采用多段调查随机选取样品调查方式,对不同时间段(如:工作日,周末;同一天中亦划分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年龄段(分18岁以下、1830岁、3050岁、50岁以上四个组)、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对象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选取参与意识强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收集市民的意见。整个调查过程连续一周,既确保了数据样本的随机性与分布的合理性,又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第 6 页2.2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问卷以调查公园环境及设施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为主,兼顾公园基础设施布置的合理程度来

12、设计初步调查问卷。在20*年4月21日20*年4月28日进行的初步问卷实验性调查基础上,对问卷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与完善(如:用词过于书面化,问题答案设计不合理等),完成正式调查问卷,并于20*年5月27日20*年6月6日进行正式问卷调查。三、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3份(铁牛广场173份,人民公园231份,富乐山公园131份),有效率达92.61%。其中男性241人,女性222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4岁。1公园在受众精神方面的功能作用1.1公园成为受众日常休闲活动的首位度因素根据人们日常主要休闲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园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休闲活动的首选

13、(29.70%)(图3)。图3受众日常主要休闲活动调查统计表1.2公园活动已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民参与公园活动的目的调查显示,公园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需求。笔者将人们游玩的目的(公园的使用功能)分为锻炼身体、带小孩、溜狗、散步、打牌、喝茶、与朋友聊天、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等几个方面。“散步”和“与朋友聊天”在三个公园调查统计数据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居第一位和第二位(图4),说明现在社会中,公园是使人们精神得到松弛的主要场所。图4受众在公园中活动主要的目的调查统计笔者将选项合并为三大块:精神认知(包括散步、打牌、喝茶、与朋友聊天、读书看报);身体认知(锻炼身体、唱歌跳舞、带小孩、

14、溜狗)及其它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市民认为公园有精神认知作用的占73.66%(图5),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成为了人们日第 7 页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图5受众认知分析情况调查统计身体认知23.03%其它3.30%精神认知73.66%为了寻求人们对于精神认知方面的感受,我们分别从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和独自思考问题三方面进行调查。1.2.1缓解压力方面笔者从调查统计结果得出,有48.38%的被调查者把在公园中游玩作为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图6),其主要原因是市民对自然的渴望与向往。钢筋水泥墙的城市割断了人际交流,封闭了人们的感情,而公园可以充当人们感情宣泄的平台,使他们重拾自我,回归自然。因此,

15、公园在缓解压力方面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图6缓解压力场所调查统计图1.2.2消除疲劳方面笔者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公园以其多功能性与良好的自然环境来迎合人们对休闲、游玩的需求(有60.47%人认为公园消除疲劳效果较好(图7)。1.2.3独自思考问题方面一般41.90%图消除疲劳情况调查统计图笔者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得出,有10.37%的人认为公园的环境非常适合思考问题(图8),有41.68%的人认为公园的环境比较合适思考问题,有41.9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6.05的人认为不适合。可见,公园提供了供个人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良好空间场所,但优势还不明显。(图8)不适合6.05%非常适合10.37

16、%比较适合41.68%图8独自思考问题情况调查统计图1.3空间领域的作用日益明显市民普遍认为公园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有45.36%的市民认为这些公园有很好的个人领域空间。有42.33%的市民认为有个人领域空间但布置不合理(图9),这是调查过程中反应出的问题之一,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第 8 页1.4受众对于民俗文化的需求同公园所能提供的文化活动存在明显的反差人们普遍认为公园中应该增加民俗文化场所(在铁牛广场、富乐山公园、人民公园中的比率分别为13.37%,16.43%,14.58%)(图10),这表明市民对于文化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公园不能满足市民这一需求。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城市个性化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当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将大大地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和谐发展是物质增长与精神文化发展两者完美结合的结果。篇三:公园调研报告。公园调研报告总体区位交通流线a、对外交通:公园主要由沿西面入口进入,接锦江南路干道。b、内部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