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 (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49797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电效应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电效应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电效应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电效应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电效应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电效应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效应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及记录与处理1.根据手动和自动模式分别测量不同入射光频率对应得 值绘aU出 v 直线,求出斜率 K 及截止频率 ,即可用 h=ek 求出普aU0v朗克常数,然后与 h 的公认值 相比求出相对误差 ,式0h0hE中 e=1.602* C, 。190 sJ*162.340普朗克常数测量相关数据记录表波长/nm 365 405 436 546 577频率* /HZ1408.213 7.407 6.879 5.490 5.196手动/v -1.728 -1.364 -1.116 -0.616 -0.482截止电压 自动/v -1.726 -1.365 -1.158 -0.61 -0.482手动测量

2、 直线如图所示:vUa由图可知 k=-0.4043* ,截止频率 140= * =4.01* HZ0v43.62711414所以普朗克常数:h=ek=-1.602* *(-0.4043)* =-1901406.476* J*S3410E= = *100=2.3 0h34343410*62.7自动测量 曲线如下图所示:vUa由图可知 k=-0.407* ,截止频率 = * =4.01* HZ1400v47.63114014所以普朗克常数:h=ek=-1.602* *(-0.407)19* =6.520* J*S140340= *100=1.6 .0hE34343410*62.52.根据所测实验数

3、据将不同光强条件下的 I-U 曲线描绘在同一图中,从而验证光电效应中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的规律。I-U 数据记录表U/V -1.0 -0.5 0 0.5 1 1.5 2 2.5 3 3.5 4I/A 0010.080.330.68 1.11 156 1.91 2.24 2.53 2.85 3.10U/V 4.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光阑(2mm)I/A 3.47 3.64 5.46 56.74 7.70 8.79 9.94 1099 11.46 11.61 12.00U/V -1 -0.5 0 0.5 1 1.5 2 2.5 3 3.5 4I/A 0.

4、1 0.9 3.0 3.2 4.8 6.5 8.0 9.4 10.7 11.6 13.0U/V 4.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光阑(4mm)I/A 14.0 14.4 21.6 28.0 32.9 37.0 400 43.6 44.1 47.2 48.3-505101520253035404550-10 0 10 20 30 40 50 60U/VI-U曲 线由图可知,当光阑为 4mm 时光饱和电流大于光阑为 2mm 时的光饱和电流,从而验证了光电效应中光饱和电流与入射光光强成正比的规律。思考与讨论1, 测量到的光电流是否完全是光电效应概念中的光电流?它还受到

5、那些因素的影响?答:不是;实验中还存在附加的两个反向电流,一是阴极的反向光电子发射电流,二是光电管得暗电流。2, 如何减小截止电压的测量误差?数据处理中如何确定截止电压?答:在电流开始变化的“抬头点”多测几组数据保证准确地确定截止电压,减小实验误差。在数据处理中,用拐点法和交点法确定截止电压。交点法:用实验实测的 U-I 曲线和横轴的交点值 UA 来代替光电管得截止电压 Ua.拐点法:对刚进入饱和阶段的拐点,电压 Ua。虽然不是截止电压 Ua,但二者相近,可用 Ua 来代替 Ua 作为截止电压。3, 光电管一般用逸出功小的金属做阴极,一般用逸出功大的金属做阳极,为什么?答:一般用逸出功小的金属做阴极可以提高实验灵敏度,一般用逸出功大的金属做阳极可以减小反向电流,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总结这次试验让我对光电效应的原理和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通过实验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中应用的方法,而通过这种方法应用于其他实验或其他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