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插图)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49294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插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插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插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插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插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插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插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北京实验二小新校址位于西城区佟麟阁路西侧(新校园运动场东侧紧邻佟麟阁路) ,北侧以文昌胡同为界,南面紧邻新文化街,西邻北京城现在尚存的一片老四合院住区。本工程用地的北侧为长安街沿线的金融商业区域,是一所全日制的重点小学。12 规模及内容规划总用地约为 18400m2(1.84ha) ,总建筑面积为 29987m2 (其中地上 17935m2, 地下12052m2)。保留和拆移的原有四合院面积 1550 平方米。其中地上为 2 层4 层,地下为 1 层(局部有夹层) 。建筑高度:8.416.2 米(檐口高度)详细参数请见总平面图中的经济技

2、术指标部分。二、建筑设计说明21 设计依据2.1.1 业主的设计委托书2.1.2 业主提供的地形图及北京市规划管理局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测号:2001 拨地 599)2.1.3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项目设计方案复函(2005 规西复函字 0005号)2.1.3 人防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条件意见书(2005 京防规意字 274 号)2.1.3 北京市园林局关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还建项目的复函(2005.11.23)2.1.3 主要设计规范1) 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97 版)2) 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JBJ4B-88)3) 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 (GB500

3、67-97)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2 总平面规划与单体设计2.2.1 该工程位于西城区佟麟阁路西侧(新校园运动场东侧紧邻佟麟阁路) ,北侧以文昌胡同为界,南面紧邻新文化街,西邻北京城现在尚存的一片老四合院住区。北侧为长安街沿线的金融商业区域,新校址处于具有历史旧貌和城市新兴金融商业开发地段的中介区位。未来的校园环境和建筑风格如何能够兼顾地段不同建筑形态,并体现和符合现代化小学校园的身份特征是本方案重点要思考的课题之一。如何组织好与周边已有道路的交通连接,亦成为这次设计重点解决的问题。2.2.2 本工程为

4、综合性整体校园建筑,功能组成较为多样和复杂。根据基地情况合理的功能布局与动静分区是本设计重点要把握的问题。根据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方案在总平面的规划布局设计中采用了组团化的布局方式,使得各种类型功能相仿的空间相互集中排布以便于学校的日常使用和管理。同时从基地所处城市大环境讲,组团院落式的结构亦与城市肌理相协调。2.2.3 由于现有基地建设用地面积与学校所需建筑面积的矛盾性,方案寻求最大程度的利用地下空间,以便留出更多地面空间给孩子活动。同时,亦考虑到地下活动空间对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可开启的安全玻璃天窗和井窗及下沉式庭院,使得地下空间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得以提升。2.2.4

5、 每一组团由实体和庭院共同组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的组团中学生教学空间和老师办公空间总是相伴布置,这样可以保证老师对孩子们随时的关照。尺度适宜的庭院空间提供了孩子对场所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营建舞台;不同的组团间以交通连廊相连通,同时交通连廊亦是学生的活动场所。考虑到校园建筑的性质和所处地段的环境特点,新建筑的造型形式兼顾了地段不同建筑形态和地域的因素。23 园林景观绿化设计2.3.1 本工程的景观环境设计中,不仅考虑了校园建筑与周围建筑空间相互间的协调,亦努力创造校园内部不同性质的空间形成沟通与过渡,以达到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中营造丰富而有层次的空间效果。设计中还尽可能地保留了基地中有价值的

6、树木和布局完整的民居院落并使之成为营造新的校园景观的积极因素。为给街道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觉景观,在邻近佟麟阁路的校园东侧,利用临近街边的运动场充分地开放了的校园景观环境,使得城市景观与校园景观形成良好的互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本设计中所保留的基地原有树木的定位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中所示位置,如若在施工过程中以此定位放线时与现场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时,施工放线当依现场实际并针对所要保留树木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与相关部门协商处理。在校园南侧校门结合基地原有树木设有一个由不同高差组成的庭院空间,透明通透的入口门厅及连廊配合基地西南部分保留下来原有的四合院群在这一部分进行综合环境设计,通过绿化、水景

7、等综合设计将室外景观导入室内,使得主校园入口空间庭院周边的诸多有价值的景观因素能够彼此映衬,突显传统与现代、闹动与静谧的环境场所;设计中还利用不同的景观手法来处理不同的庭院空间,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同时也使得新的校园整体空间形成较为立体的独特景观效果。24 交通组织(详见总平面交通流线图)2.4.1 机动车流为合理地组织师生日常上下学的人流流线和车流流线并做到人车分流,设计中将车辆的停放由校园的北部(靠文昌胡同一侧)坡道直接引入到智能化管理的地下车库,泊车后驾驶人员可以通过车库内的服务楼梯直接进入校园;地库车辆出口则通过在基地东南角的直线坡道直接到达地面层;这样保证了平日整个校园内部不受机动车

8、的干扰。同时考到学校上下学时段人流较为集中,总图规划中分别在东侧佟麟阁路和南面新文化街一侧开有校门以供学校上下学时段快速分流学生,并在每个校园入口与城市道路之间留有缓冲空间供接送车辆的临时停靠,以减少街道交通的拥堵。地下车库和其它地上临时车位共有 100 辆停车位(地上 20 台、地下 80 台) 。2.4.2 自行车在东侧佟麟阁路校门内左侧设置了为整个校园服务的地上自行车停车场。2.4.3 人流南面新文化街一侧的校门(南校门)为日常师生人流进出的主要位置,东侧佟麟阁路校门(东校门)为上下学人流高峰时段出入口以及校园内部消防和货物运输的临时通路。三、结构设计说明31 基础基础结构拟采用梁式筏板

9、式基础,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剪力墙结构体系并设有伸缩缝。设计活荷载,设计荷载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32 主体结构各多层组团建筑及地下部分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采用钢结构。33 抗震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抗震要求按北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计算。四、设备设计说明41 给排水设计采用雨、污水分流系统。生活污水日排水量约为 100t/d, 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等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本工程生活日用水量约为 110t/d,二层及以下采用市政直供,三层及以上采用变频加压供水。供饮用的冷水设消毒、过滤、加热装置,达到饮用水的卫生标准,饮用开水在校内设置饮水点。设生活用水热

10、交换器供全年生活热水。42 空调通风设计 本工程空调总冷负荷约为 3952KW,采用多联机空气调节系统,新风采用独立式节能新风换气系统。地下停车库及地下各种设备用房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在公共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43 采暖系统本工程采暖热源采用市政热力通过学校热力站热交换。主要采用散热器采暖、局部区域采用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总热负荷约为 2500kW。五、电气设计说明本工程总用电负荷估计约 2500KVA,学校内设变配电所,楼内采用低压 380V/220VAC 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TN-S) 。设正常照明、事故照明、疏散照明、动力配电等。线路敷设中,火灾报警、保安监视、音响广播、通信网络

11、的电气线路应与动力和照明电气线路分开设置,并隐蔽敷设。建筑防雷为建筑物二类防雷等级按规范设计。采用综合接地系统,其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 0。5 欧。设置总等电位及局部等电位联结系统.51 供 电5.1.1 本工程采用 10KV 双回路电缆进线,内设 1250KVA 变压器两台。5.1.2 楼内设低压配电小间及竖井。52 弱电本工程弱电系统包括消防报警系统、通信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化教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六、消防设计专篇61 建筑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校园建筑,总用地面积为 20500m2,其中建筑用地 18400m2,总建筑面积为 29987m2 。地上 24 层,地下 1

12、 层(局部设有可直通室外庭院空间的夹层空间,车库部分为上下两层) ,建筑高度 16.2 米(檐口高度) 。62 项目类别本工程属于一类文教体育建筑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分类的规定,该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工程各室内空间均设置了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及自动喷淋灭火装置。 (详见设备专业消防设计说明的相关部分)63 建筑专业消防设计说明总平面布局6.2.1 本工程中建筑组群的东南北三面均与城市道路或开阔的校园运动场相临,紧急情况下消防车辆可以西面与周围原有平房山墙面(原文华胡同 20 院东山墙,一层砖混结构无窗)的最小间距大于 4.85 米,满足防火规范要求。6.2.2 本建筑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坡

13、道连廊钢结构部分采用防火涂料处理,其它隔墙材料及室内装修材料均采用不燃烧和难燃烧材料,并使其耐火极限达到可满足地上二级、地下一级的耐火等级要求。 (详见各房间的材料做法表)6.2.3 消防控制室设在靠近校园南侧主入口的地下夹层(标高-4.20) ,兼作保安监视 24 小时值班室,并有楼梯直通室外地面。地下部分的消防设计本工程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 12052 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详见相关部分的图纸标注。其中车库兼人防区控制在 4000m2 以内(地下一层 D 区车库为 1900.11 平方米,地下夹层车库 C 区1570.8 平方米) 。地下一层综合体育馆 A 区和篮球馆 B 区虽处地下,但紧

14、邻下沉庭院具备自然开窗及采光通风排烟的条件,每个防火分区均按不大于 2000m2 考虑。地下一层的多功能大礼堂部分为 C 区 2233 平方米(其中观众厅 1188 平方米) ,容纳人数为 1250人。考虑到礼堂使用时对集中人流疏散的特别要求,设计中在礼堂大厅的不同方向均衡的安排了可直通室外地面的疏散通路,总疏散宽度 9.5 米满足 0.75m/100 人的规范指标。地下一层的食堂操作间及附属用房 D 区(465.84 平方米)为一独立的防火分区。除针对厨房操作间采取特别的消防灭火设施外,建筑上还在操作间东墙设置了尽可能宽的井窗以满足灾害情况下的排烟要求。地下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两个以上的直接对

15、外的疏散出口,并达到规范所规定的疏散宽度要求。地下夹层部分为图书馆和电教用房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 1527.59 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均按不大于 2000m2 考虑) 。外墙亦紧邻下沉庭院具备自然开窗及采光通风排烟条件,考虑到图书馆和电教用房书籍等易燃品较多,除满足消防规范的通用性条款外,设计上还对疏散出口的数量、宽度等做了较多的考虑。 地上部分的消防设计本工程地上部分总建筑面积 17935 平方米,2 层4 层总高 16.2 米。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详见相关部分的图纸标注。由于本工程室内均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按规范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在 5000m2 以内。本工程根据平面布局的特点每层均

16、按 3 个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完全满足规范要求。64 设备专业消防设计说明一消防给水系统1.1 本工程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洒灭火系统。地下室设有 252m3 消防储水池,满足 2 小时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火栓系统和 1 小时火灾延续时间内自动喷洒系统用水量。1.2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用水量:30 l/S。根据业主提供外线条件,由新文化街和佟麟阁路的市政管线各接入 DN200的给水管,并在地下一层成环。共设四个室外消火栓,并保证所有水泵结合器距室外消火栓不大于 40 米。1.3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全楼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用水量:15 l/S。加压水泵设于地下一层消防泵房,屋顶水箱间设有 18m 3 高位水箱及稳压装置;室外设水泵结合器。1.4 室内自动喷洒给水系统全楼设自动喷洒给水系统(地上无吊顶的办公室和教室除外) ,设计用水量:40 l/S。系统按中-II 级配置;加压水泵设于地下一层消防泵房,屋顶水箱间设有 18m3 高位水箱及稳压装置;地下车库部分采用干式系统,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