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49029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江名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 史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 卷第 1 至第 5 页,第卷第 5至第 6页。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般认为,在以分封制为主的时代中,县制较早地出现于公元前 688 年的秦国。与县相比,郡有军事渊源,在一开始,郡被认为不如县重要,但最终县成为从属于郡的一级行政单位。这反映出A当时秦国已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魏国与周边各国的争霸战争频繁C当时各国都普遍实行了郡县制度 D先秦已具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2战

2、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但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A.各国税制的改革 B土地买卖的加剧C铁犁牛耕的推广 D井田制度的瓦解3从以下史书所载内容中,能够获得A.尚书参与中枢决策 B尚书专权已成常态C皇权受到尚书制约 D尚书令始设于汉代4封建帝王常常赋予监察官以特殊的礼遇。如南北朝时,为了显示对御史的尊宠,实行“御史专道” ;唐太宗时,准谏议官入宰相府共议国事。这些封建帝王的做法目的在于A.凸显监察官的独立性 B树立监察官的权威性C利于扩大监察官职责 D防止监察官独断专横5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

3、主土地的租佃制度。一般认为,永佃制萌芽于宋代,明代时有所发展,清代时流行于我国东南地区。永佃制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A.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B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加重C封建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农业集约化发展程度的提高6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宋代成都“席帽行范氏,自先世贫而未仕则卖白龙丸,一日得官,止不复卖;城北郭氏卖豉亦然,皆不肯为市井商贾或举货营利之事” 。这种现象A.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B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C打破了坊市的限制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7林则徐禁烟时特别重视使用“具结” (即写保证书) ,外商“具结”后,如再走私,即予正法。林则徐禁烟 时要求外商“具结”的直接目的是A.

4、构建中外商品流通诚信体系 B从根本上解决鸦片走私现象C以非刑罚方式管理外商行为 D坚决捍卫清政府的根本利益8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通过私人社团和常常是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共济会、宗教社团这种机构的核心,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逐渐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转到了政治领域。据此分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应始于A.维新变法时期 B清末“预备立宪”C辛亥革命前后 D新文化运动期间9据统计,20 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在中国经营成功的外资

5、企业和华资企业每年回收他们资本投资最初市场价值的只有 10%或者略多一点。此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中国农村的贫困现状限制了市场消费B民族工业发展的先天不足与后天畸形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清政府顽固坚持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10. 19 05 年 5 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 ,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 ,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 ”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C萌生了节制资本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11. 19 71 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

6、逊在其1935 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中论及到:“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评价是基于A.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B长征实现了中共伟大的战略大转移目标C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D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12.抗战期间美国记者贝尔登访问敌后抗日根据地时,曾感慨地说:“当你把一种力量看作是亲爹娘时,你便承认这种力量是生活中的唯一权威。你就要使自己的希望、行动和思想都符合于这种自称代表人民意志的力量所指定的道德准则。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B中共赢取人民支持的原因C南京国民

7、政府失败的原因 D道德准则是凝聚民心之本13.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情况。对此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我国已建立起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处理机构B来信来访为党政机关与群众沟通的唯一渠道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信访内容多与党的政策及各项中心工作相关14.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后,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发出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 。“又一次进行”的含义是指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C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社会主

8、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5. 19 51 年,毛泽东指示江西省委烧制能反映中国民族特色的“水浒故事瓷盘” ,作为国礼赠送给斯大林。为充分表达毛泽东的深刻用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决定增加江西省委所撰七律序诗盘和“替天行道”楷书跋尾盘,为一套共 110 只。现在,这套“水浒故事瓷盘”被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瓷盘外交”直接有利于A.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B打破西方大国封锁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 D巩固社会主义阵营16.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80 年代都有很

9、大进步。史学研究出现此种变化是A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原则的需要B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需要C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需要D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17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当几个人在一个特定事务上具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权力和利益时,只有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他们的共同管理才能终止。这主要体现了A.契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集体意识 D分权意识18.哈里狄金森认为,16 世纪前英国议会商议的次数很少且不定期。但 16 世纪后,随着议会召开的次数日益增多,议员们的政治认同感也越强。至 17 世纪,王权和议会权力的冲突一直时断时续,直至 1688 年光荣革命爆发后,王权和议

10、会才达成稳定妥协。从世界现代化的视角看,英国王权与议会的关系演变过程揭示了A.英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过程 B资本主义政体的发展趋势C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D英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19.据史料记载,参与制定 1787 年美国联邦宪法的 55 名代表中,有 9 人是种植园主,有 15 人是奴隶主,有 14 人曾任法官,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律师,有 29 人受过高等教育。这反映出该宪法的制定体现了A.广泛性和公平性 B大众性和妥协性C普遍性和代议性 D专业性和精英性20 欧洲史指出:“一道鸿沟开始在那些随时可以进入新世界的国家和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国家之间形成。此后欧洲几乎被切成两半。西方专注于海洋,东方专注

11、子它自身。 ”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是A “鸿沟”开始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B “鸿沟”指的是欧洲各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C法国大革命爆发导致了“欧洲几乎被切成两半”D “东方”指的是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的亚洲各国21.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 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 。 ”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A.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彻底改变了社会落后面貌22. 1950 年,法国提出了建立一支欧洲军队的“普利文计划” ,普利文计划是舒曼计划在军事上的表现。时任英国首相

12、艾德礼表示:“我们愿意在政府独立基础上的任何形式的欧洲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不能把做出决定和行动的自由放弃掉,交给任何超国家的机构。我们对欧陆那些愿意采取这些计划的国家持鼓励态度,就像对待舒曼计划那样,我们表达了愿与任何在合作计划下建立起来的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 ”材料表明艾德礼的真实意图是A英国对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普利文计划难以接受B积极支持但不参与以保持自己世界大国的地位C保持英国的独立能实现自己当欧洲盟主的梦想D参加欧洲一体化会影响到英美特殊的盟友关系23.阅读下表2009- 2014 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 ,从中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加快 B世界经

13、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不断萎缩C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D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相对上升24.美国学者沃尔特指出:“冷战时期,北约在未放一枪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核心目标北约的存在的时间超过所有其他的国际组织。 ”这里“核心目标”指的是A东德和西德统一完成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C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D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25, 2013 年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会晤时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 2015 年 6 月 29 日,有 57 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亚投行的成立对于世界而言,有利于

14、A.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有序发展 B中国和亚洲地区经济持续增长C推动中国全方位外交事业发展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26. (2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产生于政府划分为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确立以后。在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健全的制度、详密的规范、鲜明的特点。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制度设计,这种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行政体制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陈燕青中国古代文

15、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主要选拔途径,并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如何“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12 分)材料二1688 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 ,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摘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 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官制度对我国目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借鉴作用。 (4 分)27. (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依据图 l 和图 2,提取两项有关唐代和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