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Html5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49013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Html5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Html5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Html5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Html5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Html5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Html5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Html5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 Html5 新闻的优劣势及发展建议目前国内大多媒体都尝试过 Html5 报道,展开媒体转型实践,在此过程中将技术与新闻报道结合起来,探索了新闻报道的新形式。而只有了解 Html5 新闻的优劣势,才可以更好地去发展它。因此本文论述了 Html5 新闻的优劣势,并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 一 、Html5 新闻的综合分析 Html5 新闻的优势 一是增强了新闻的趣味性 在新闻价值的 5 个要素里,趣味性是特别重要的,只有具有趣味性的新闻才能最大程度的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对一些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等来说,要使其具有趣味性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再有就是受众对这种新闻本来兴趣就不太高,受众大多关注的是民生

2、新闻、娱乐新闻等。而H5 动态新闻通过制作各种动画人物、有意思的新闻场景、视频、动画、图文的有机结合来实现一次动态新闻的制作,这样制造出来的新闻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也增添了内容的趣味程度。 二是改变了之前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比于之前的网络新闻,新闻主要是通过新闻文字和新闻图片两部分构成,文字是新闻的主要呈现形式,图片主要起的是辅助功能,但是在“Html5 新闻”中,图片取代文字成为了一则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文字的功能逐渐在弱化,它承担的是一个注解图片的功能。因此,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形象直观的画面,场景代入感极强,无疑对受众有巨大的吸引力。再者就是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新闻接受者,他成为了新闻的参与者和

3、体验者,还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新闻制作。 三是 Html5 的拖拽技术提高了受众阅读新闻的便利性。 “适用于满足” 理论表明受众实际媒介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受众对媒介的良好印象;其二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有可利用的报纸、电视或网络等一类的物质条件。BBC 采用 Html5 的拖拽技术,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把 BBC 的标签拖拽到用户的桌面工具栏,用户只需点击一下工具栏的标签就可以轻松访问 BBC 的主页。Html5 新闻的劣势 一是制作周期太长 Html5 动态新闻虽然具有极佳的传播效果,但是却是以漫长的制作周期为代价。如腾讯的动态新闻知青病人仅制作了就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而网

4、易关于习近平和奥巴马夜游中南海创作时间也较长。 二是制作人才匮乏 “Html5 动态新闻” 不是纯粹的文字报道,也不是简单的图片新闻,它是融合图片、文字、视频、多媒体等技术的综合体,对技术的要求高,制作这类新闻的人才不仅要懂技术又要懂新闻,两者当中有一种欠缺,都不可能創造出优秀的作品。所以制作这类新闻的最佳人选无疑就是去现场采访新闻的记者本人,但目前我国这类人才还很匮乏。三是内容和形式难以平衡 内容和形式永远是媒体面临的一个问题。一则优秀的“Html5 动态新闻” 既要具有良好的新闻内容,也要具有新颖特别的动态表现形式,内容和形式之间很难平衡。在同一个新闻画面上,不可能同时兼顾图片和文字,任何

5、一方的加强都意味着另一方的削弱。所以,用什么方式来实现“Html5 新闻 ”形式和内容的平衡,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二、html5 新闻的发展建议 1. Html5 新闻要注意结合新技术,吸纳更多的技术人才。 Html5 新闻要注重提高制作效率,结合当前的一些新技术,积极地与科技领域合作。因为 HTML5 新闻由于结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需要组合的内容极多,导致制作技术在当中很是重要。HTML5 新闻要招募更多既懂新闻又懂技术的人才,投入到 Html5 新闻的建设。 2. Html5 新闻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提供技术教学等。Html5 新闻制作技术较难,计算机专业有所涉及,而

6、新闻专业的学生大多对 Html5 新闻的制作技术不熟悉。针对这种现状,开设新闻专业的学校,应该注重技术与新闻的结合,开设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公开课等,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技术发展。 新闻内容注重品质,内容要与形式相匹配。 内容设置上,要实现内容形态多样化,以当前热点为主,涵盖方方面面,例如社会、娱乐、体育、国际等多方面,可以吸引各个年龄层的用户。新闻选题不求全然重大,但力求覆盖面广,传递的信息要与受众息息相关,要使自己的内容与自己新颖的形式相匹配。信息传递上要力求简洁、表达更具口语化,承载信息的则主要利用与与文字匹配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例如网

7、易新媒体实验室制作的诸多作品,都是利用这种形式来实现吸引受众的目的。 新闻产品设计要重体验。 我们要将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一方面更加直观、简洁地反映新闻信息,另一方面要注重阅读的趣味性和形象度,综合利用文字。图表、视频、音乐乃至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强化交互设计,将枯燥抽象的文本和数据转化为层次丰富、重点清晰、趣味易懂的可视化和交互化形态,使新闻动起来、活起来。 新闻产联盟品要重社交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社交互动需求增强。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用户与新闻传播者之间的互动,还体现在社交平台上与朋友的互动,而后者正是用户需求增长最为迅速但相对实现程度较低的地方。因此,在强调用户体验的过程中,移动新闻要特别注意用户社交互动功能的实现,用户需要将新闻便捷地分享至各个社交平台。例如微博、微信等等,才能实现自身分享信息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