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8962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杆件的内力 截面法一、基本要求1了解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弯曲的概念;2掌握用截面法计算基本变形杆件截面上的内力;3熟练掌握基本变形杆件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二、内容提要1轴向拉伸和压缩1)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概念受力特点:外力或合外力与轴线重合;变形特点:杆件产生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图 2-1 计 算 简 图 为 : 2)轴力轴向拉压时,杆件截面上分布内力系的合力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称为轴力。一般用 表示,单位为牛顿(N) 。F轴力的正负号规定:拉为正,压为负。3)轴力图表示轴力沿杆件轴线变化规律的图线。该图一般以平行于杆件轴线的横坐标 x 轴表示横截面位置,纵轴表示对应横截面上轴力的大小。

2、正的轴力画在 x轴上方,负的轴力画在 x 轴下方。2扭转1)扭转的概念受力特点:在杆件两端垂直于杆轴线的平面内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偶。变形特点:横截面形状大小未变,只是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轴:以扭转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轴。计 算 简 图 为 : 轴图 2-2 2)外力偶矩传动轴所受的外力偶矩通常不是直接给出,而是根据轴的转速 n 与传递的功率 P 来计算。当功率 P 单位为千瓦(kW) ,转速为 n(r/min)时,外力偶矩为 m).(N954ePM当功率 P 单位为马力(PS ) ,转速为 n(r/min)时,外力偶矩为m).(N7024enPM3)扭矩、扭矩图当外力偶矩已知,利

3、用截面法可求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扭矩,用表示。T扭矩的正负号规定:按右手螺旋法则,T 矢量背离截面为正,指向截面为负(或矢量与截面外法线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表示扭矩随杆件轴线变化规律的图线称为扭矩图。扭矩图作法与轴力图相似。正的扭矩画在 x 轴上方,负的扭矩画在 x 轴下方。3弯曲内力1)基本概念弯曲变形: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的载荷作用下,使原为直线的轴线变为曲线的变形称为弯曲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对称弯曲:工程中最常见的梁,其横截面一般至少有一根对称轴,因而整个杆件有一个包含轴线的纵向对称面。若所有外力都作用在该纵向对称面内时,梁弯曲变形后的轴线将是位于该平面内的一

4、条曲线,这种弯曲形式称为对称弯曲。其力学模型如图 2-3 所示。2)梁的计算简图 静定梁:所有支座反力均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的梁。静定梁的基本形式有简支梁、悬臂梁、外伸梁。计算简图分别如图 2-4(a) 、 (b) 、 (c )所示。3)剪力和弯矩剪力:受弯构件任意横截面上与横截面相切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称为剪力,用 FS 表示。弯矩:受弯构件任意横截面上与横截面垂直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偶矩,称为弯矩,用 M 表示。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从梁中取出长为 dx 的微段,若横截面上的剪力使 dx 微段有左端向上而右端向下的相对错动趋势时,此剪力 FS 规定为正,反之为负(或使梁产生顺时针转动的剪力

5、规定为正,反之为负) ,如图 2-5(a ) 、(b)所示;若弯矩使 dx 微段的弯曲变形凸向下时,截面上的弯矩 M 规定为正,反之为负(或使梁下部受拉而上部受压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如图 2-5(c ) 、(d)所示 。 图 2-5 图 2-4 纵 向 对 称 面 轴 线 图 2-3 根据内力与外力的平衡关系,若外力对截面形心取矩为顺时针力矩,则该力在截面上产生正的剪力,反之为负的剪力(顺为正,逆为负) ;固定截面,若外力或外力偶使梁产生上挑的变形,则该力或力偶在截面上产生正的弯矩,反之为负的弯矩(上挑为正,下压为负) 。4)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一般情况下,梁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随截面位置

6、不同而变化。若以坐标x 表示横截面在梁轴线上的位置,则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可以表示为 x 的函数,即 )(SxMF上述函数表达式称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5)剪力图和弯矩图为了直观地表达剪力 FS 和弯矩 M 沿梁轴线的变化规律,以平行于梁轴线的横坐标 x 表示横截面的位置,以纵坐标按适当的比例表示响应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所绘出的图形分别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方法有以下两种:(1)剪力、弯矩方程法:即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作图。其步骤为:第一,求支座反力。第二,根据截荷情况分段列出 FS(x)和 M(x)。在集中力(包括支座反力) 、集中力偶和分布载荷的起止点处,剪力方程

7、和弯矩方程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这些点均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分段点。第三,求控制截面内力,作 FS、M 图。一般每段的两个端点截面为控制截面。在有均布载荷的段内,F S=0 的截面处弯矩为极值,也作为控制截面求出其弯矩值。将控制截面的内力值标在的相应位置处。分段点之间的图形可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绘出。并注明 的数值。maxaS、(2)微分关系法:即利用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 q(x ) 、剪力 FS(x)与弯矩 M(x)之间的关系为:)(qdSx)()(2qdFx根据上述微分关系,由梁上载荷的变化即可推知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a)若某段梁上无分布载荷,即

8、,则该段梁的剪力 FS(x)为常量,0)(q剪力图为平行于 轴的直线;而弯矩 为 的一次函数,弯矩图为斜直线。xxM(b)若某段梁上的分布载荷 (常量) ,则该段梁的剪力 FS(x)为 的一次函数,剪力图为斜直线;而 为 的二次函数,弯矩图为抛物线。当)(( 向上)时,弯矩图为向下凸的曲线;当 ( 向下)时,弯矩图为0q 0q向上凸的曲线。(c)若某截面的剪力 FS(x) =0,根据 ,该截面的弯矩为极值。0)(dxM利用以上各点,除可以校核已作出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是否正确外,还可以利用微分关系直接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而不必再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其步骤如下:第一,求支座反力(对悬臂梁,若从自

9、由端画起,可省去求支反力) ;第二,分段确定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第三,求控制截面内力,根据微分关系绘剪力图和弯矩图;第四,确定 和 。maxSFaxM可能出现的地方:集中力 F 作用处;支座处。 可能出现的maxS maxM地方:剪力 FS=0 的截面;集中力 F 作用处;集中力偶 M 作用处。6)平面刚架和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刚架:杆系结构若在节点处为刚性连接,则这种结构称为刚架。平面刚架:由在同一平面内、不同取向的杆件,通过杆端相互刚性连接而组成的结构。各杆连接处称为刚节点。刚架变形时,刚节点处各杆轴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静定刚架:凡未知反力和内力能由静力学平衡条件确定的刚架。平面刚架各杆

10、的内力,除了剪力和弯矩外,一般还有轴力。作刚架内力图的方法和步骤与梁相同,但因刚架是由不同取向的杆件组成,习惯上按下列约定:弯矩图画在各杆的受压一侧,且不注明正、负号。剪力图及轴力图可画在刚架轴线的任一侧(通常正值画在刚架外侧) ,且必须注明正负号;剪力正负号的规定与梁相同,轴力仍以拉伸为正,压缩为负。平面曲杆:轴线为一平面曲线的杆。平面曲杆横截面上的内力情况及其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与刚架相类似。 三、典型例题分析例 2-1 在图 2-6(a )中,沿杆件轴线作用 F1、F 2、F 3、F 4。已知:F1=6kN,F 2=18kN,F 3=8kN,F 4=4kN。试求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

11、图。解:1计算各段轴力AC 段:以截面 1-1 将杆分为两段,取左段部分(图(b) ) 。由 得0xFkN 61NF(拉力)CD 段:以截面 2-2 将杆分为两段,取左段部分(图(c)) 。221D3312kN6k4图 -由 得0xFkN(压力)1212NF的方向与图中所示方向相反。2NDB 段:以截面 3-3 将杆分为两段,取右段部分(图(d)) 。由 得0xFkN(压力)43NF的方向与图中所示方向相反。3N2绘轴力图以横坐标 x 表示横截面位置,纵轴表示对应横截面上的轴力 ,选取适当NF比例,绘出轴力图(图(e) ) 。在轴力图中正的轴力(拉力)画在 x 轴上侧,负的轴力(压力)画在 x

12、 轴下侧。例 2-2 传动轴 在图 2-7(a )所示。主动轮 A 输入功率为 PA36kW ,从动轮 B、 C、 D 输出功率分别为 PBP C11kW,P D14kW,轴的转速为n300r/min。试作轴的扭矩图。解:1计算各轮上的外力偶矩 mN14695nMAA 3509nPBCBmN4695nMD2计算各段扭矩BC 段:以截面 II 将轴分为两段,取左段部分(图(b)) 。由平衡方程 01BMT得 mN35B负号说明 所假定的方向与实际扭矩相反1T同理,在 CA 段内, . 46N m70N m35图 2-02BCMTmN7在 AD 段内, 03DT46M3以横坐标 x 表示横截面位置

13、,纵轴表示对应横截面上的扭矩大小,选取适当比例,绘出扭矩图。正的扭矩画在 x 轴上侧,负的扭矩画在 x 轴下侧。例 2-3 图示简支梁受集中力 F 作用,试利用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绘出该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解:1.求支反力。由 ,得0)(,0MFAyvlaFlbB,2.列剪力、弯矩方程在 段内, xlxA0,)(SalbFxMA0,)(在 BC 段内 lxlFxB,)(S3.求控制截面内力,作剪la,力图、弯矩图。图:在 AC、CB 段内,剪力方程均为常数,因此两段剪力图均为平行于SFx 轴的直线。在 集中力 F 作用处, ,左、右两侧截面lFblaCC右左 , SS的剪力值发生突变,突变量 ;

14、 图:在 AC、CB 段内,弯矩lb)(M方程 均是 的一次函数,因此两段弯矩图均为斜直线。求出控制截面弯矩)(xM,标在 坐标系中,并分别连成直线,即得该梁lFaCBA,0x的弯矩图。显然在集中力 F 作用处左、右两侧截面上弯矩值不变,但在该截面处弯矩图斜率发生突变,因此在集中力 F 作用处弯矩图上为折角点。图 2-8例 2-4 受均布载荷作用的简支梁,如图 2-9所示,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解:1.求支反力 2qlFByA2.列剪力、弯矩方程 lxlxAy 0,)(S lqlqFMAy ,2)(3.求控制截面内力,作剪力图、弯矩图。2,0SSqllF8,0, 2lMl,22maxaxSq

15、llF在某一段上作用分布载荷,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矩图为一抛物线。且在 FS=0 处弯矩 M 取得极值。例 2-5 如图 2-10 所示简支梁,在 C 点处受矩为 Me的集中力偶作用,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解:1.求支反力由平衡方程 和 得0)(FBv0)(FAvlMeA2.列剪力、弯矩方程在 AC 段内 axlmFxAy0,)(1SalFxMAy0,)(1在 BC 段内l图 -9/2ql/28/2l图 2-10lxalmFxBy,)(02SllxMBy)(023.求控制截面内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lMlFeS lbMlal ee, , 右左0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上发生突变,突变值为 ,eeela而剪力图无改变。例 2-6 如图 2-11 所示简支梁。试写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解:1.求支反力。由平衡方程 和0)(FMBv求得0)(FAv,qlA83lB12.列剪力、弯矩方程AC 段:xlFxA)(S20(l 221831)( qxlqxxMA(lCB 段:qlFxB81)(S)2(lxl)lM)(l3求控制截面内力,绘 、 图QM图:AC 段内,剪力方程 是 的一次函数,剪力图为斜直线,求出SF)(SxF两个端截面的剪力值, , ,标在 坐标系中,连接两qlA83SqlC81xFS2llql8183l图 -q2196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