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48960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沉降导语:北京平原地区 1/3 的面积,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地面沉降,这为区域内地上、地下建设活动敲响了警钟,当然也包括房地产开发在内。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芳洁 地面下沉,并不只是电影里的画面。实际上,北京平原地区 1/3 的面积,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北京平原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在这些沉降区的沉降中心,地面下沉的速度和幅度则更为剧烈。这为区域内地上、地下建设活动敲响了警钟,当然也包括房地产开发在内。北京地面沉降,南城的大兴礼贤、北部昌平小汤山沉降值居首,10 年内下沉将达 1 米。下沉的地面北京地面沉降历史测量资料可追溯到 1935 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和工农业

2、发展,北京地面沉降的范围逐步扩大。根据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报告,截止到 2006 年 11 月,北京市地面沉降量大于 50mm 的面积达到 4129.67 平方公里,大于 100mm 的面积达到 2976.59 平方公里。而北京市地勘局副局长吕晓俭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截止到 2010 年,北京市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 200mm 的面积为 2474.70 平方公里,已经占到了北京平原面积的1/3。“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导致的,这一点是比较明确没有什么争议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位资深研究人员对本报表示,从上世纪 80年代初期开始到现在,过去的 30 年,

3、北京地下水一直是超采,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地下水是北京最主要的供水来源,占据总供水量 2/3 以上。有数据显示,1980-2005年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面积达 5980 平方公里,占平原区面积的 86.7%,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达 2288 平方公里。随着地下水的超采,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范围和幅度不断增加。目前北京市地面沉降从总体上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北区有朝阳东八里庄- 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 八仙庄、顺义平各庄四个较大的沉降中心,南部有大兴榆垡-礼贤沉降中心。根据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报告,北区的最大累积沉降量早已经超过了1000mm。接下来,这些沉降中心的地面下沉,又会如何发展?

4、本报记者获得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关于地面沉降模型研究的一份初步的研究成果,其对北京平原区几个主要的沉降中心点至 2020 年的沉降量进行了计算。这一研究,考虑到了将于 2015 年正式实施的南水北调,可能为北京提供的供水补给而导致的对地下水开采的减少。这份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没有南水北调,到 2020 年,地面沉降量最大的几个沉降中心分别是大兴礼贤 1000mm、昌平小汤山 700mm、朝阳大郊亭 620mm、朝阳来广营420mm;如果有南水北调,到 2020 年,地面沉降量则是大兴礼贤 920mm、昌平小汤山660mm、朝阳大郊亭 620mm、朝阳来广营 420mm。上述数据显示,南水北调对

5、北京市平原区的地面沉降贡献并不大。大兴礼贤、昌平小汤山、朝阳大郊亭、朝阳来广营等将是沉降量最大的区域,从 2011 年到 2020 年,最大累积沉降量达到约 1 米。“由于地面沉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计算结果只是一个参考值,与实际沉降量肯定会有误差。”该研究项目负责人表示,该计算结果应该是一个保守的数值,因为其考虑到了南水北调、政府限制开采可能带来的改善,如果上述行为没有有效地展开,那么实际的地面沉降值将会更大。而吕晓俭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整体上北京地面沉降形势比较严峻,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10 年后一些地区的最大累积沉降量将超过 2 米。危害在上述沉降值最大的几个沉降中心,如昌平小

6、汤山,朝阳大郊亭、来广营,都有不少房地产项目。未来的地面沉降,是这些项目所应该考虑到的方面。在朝阳大郊亭区域有项目的一家知名开发企业负责人表示,关于地面沉降的问题,一块地在开发之前,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开发之前肯定要先做地勘。“这是一套非常专业的系统。这项工作肯定是做了的。”这位地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地勘报告会就此提出详细的内容,包括地基基础怎么做等等,然后开发商再把地勘报告交给设计院,设计院再依据地勘报告来做设计。“地面沉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至于以后地面会如何变形,准确预知并不是容易的事。开发企业能做的,就是严格按照流程来做”。“即使不考虑地面沉降,高层建筑自身就会导致地面沉降。”一位从事多年

7、地质灾害防治的专业人士对本报表示。地面沉降对楼房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引起的地面变形而导致上部结构的破坏。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所规定的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是 200mm。上述漏斗中心大兴礼贤、昌平小汤山、朝阳大郊亭、朝阳来广营,到 2020 年的累积沉降值,将远远超过这一标准。地面沉降导致的危害有三种方式,一是整体沉降,二是不均匀沉降,三是地裂缝。“不均匀沉降,危害性更大。”上述地质灾害防治专业人士表示,例如同样是200mm 的下沉,整体下沉 200mm,与有的地方下沉 200mm 有的地方不下沉的不均匀沉降相比,不均匀沉降的危

8、害性要大得多。“尤其发生在沉降中心区的地面沉降,对地上建筑物的影响最大,这类区域不仅会发生地面沉降,还会导致地面开裂,这类情况在顺义、平谷、通州都有发现。”上述人士表示,而在漏斗中心,沉降值大,也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而漏斗边缘,也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地面沉降导致的地面变形,会导致建筑物墙体开裂、梁板开裂等。而地上建筑物的结构、地基基础的类型,对地面变形的抵抗力各有不同。如砖木、砖混结构,抵抗力弱,框架、框剪结构,抵抗力强;浅基础,抵抗力弱,桩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抵抗力强。“框架、框剪结构抵抗力虽然要强一些,但是一旦遭到破坏,导致的后果会更严重。”上述人士表示。该人士表示,对于地面沉降,应该

9、尽量避免在地面变形大的地方建房子,如果建了,则应该在地基基础、结构等方面,把房屋建得更结实。“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楼房盖在地面上,本身就会导致一定的地面沉降,如果在地面沉降比较厉害的区域,不加规划地大量建房子,则会加剧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加剧了,进而又会破坏房屋。”这位人士表示。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现象严重一、北京平原已形成五个地面沉降区由于每年超采地下水 1 亿立方米,到去年底,北京平原已形成五个地面沉降区。北京平原区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由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河流作用形成的冲洪积平原之上,含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急剧增加,用水需求也与日俱增,北京市这座上千万

10、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的供水有三分之二来源于地下水。近年来,每年开采地下水量为 26 亿立方米到 27 亿立方米,平均每年超采 1 亿立方米,造成了可压缩层测压水头大幅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发生。据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1999 年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平原地区累计沉降量大于 50mm 的地区达到 2815 平方公里,大于 100 毫米的面积达到了 1826 平方公里,最大沉降量有 722 毫米,而且有加快发展之势。目前在北京市的东郊八里庄大郊亭、东北郊来广营、昌平沙河八仙庄、大兴榆垡礼贤、顺义平各庄等地,已经形成了五个较大的地面沉降区,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 722 毫米、565 毫米、688

11、毫米、661 毫米和 250 毫米。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强烈危险区主要分布在顺义区南部地区,沿前门-顺义断裂方向展布,地质环境脆弱,由于地面沉降和活动断裂的共同作用,发生地裂缝,导致建筑物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中等危害区主要分布在东郊八里庄-大郊亭沉降区、东北郊来广营沉降区、昌平沙河-海鹊落沉降区,大兴庞各庄-榆垡沉降区的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较大,地质环境质量明显降低,地质环境较脆弱,有排洪困难,井管上升,水准点失准等潜在灾害;轻微沉降区分布于北京市区东部、东郊、东北郊、昌平南部、顺义南部、大兴南部的广大地区,面积约 960km2,累计地面沉降量 200mm-500mm,地质环境质量有所降低,灾害

12、现象尚不明显。二、北京市地面沉降成因及危害地面沉降是大多数平原城市已经面临或具有潜在隐患威胁的一种城市地质灾害。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需要开采大量的地下水和高大建筑群的成片开发建设,直接导致支撑地面力量平衡的地层承载力下降而引起的。地面沉降已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布局与规划,并威胁到百姓的居住安全。地面沉降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工厂、居民区楼房墙壁开裂、地基下沉、地下管道工程损坏 50 余处,同时导致一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和大量测量水准点失准,对首都城市建设和人民财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型的城市地质灾害,具有累进性特点,是“一种沉

13、默的土地危机”。地面沉降已经威胁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引起的灾害与环境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影响,使建筑物地基下沉、房屋开裂破坏。 二是形成地裂缝,直接或间接地恶化环境。地裂缝是在内外力作用下岩石和土层发生变形,当力的作用与积累超过岩土层强度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其连续性遭到破坏,形成地裂缝。地裂缝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恶化环境,造成建筑物破坏。 三是对地下水井设施的影响。许多机井因地面沉降,井管较地面相对上升,泵房地面及墙体开裂,造成泵房破坏,严重地影响抽水。四是造成地面水准点失准。地面水准点是城市建设重要的依据。地面沉降区水准点失准,是普遍现象。由于地面沉降、水准点失准,城市

14、工程建设所需水准资料,需从地面未沉降区水准点引测,增大了水准测量的工作量。 五是影响建筑物抗震能力,致使地震灾害加重。由于地面沉降影响,建筑物地基下沉,建筑物的稳固性、整体性受损,若遇地震会加重地震危害程度。 六是洪涝灾害加剧,防洪排涝工程效能降低。 对于地面沉降这样的缓发性地质灾害,灾前孕育阶段和灾害活动阶段往往是渐变的,与灾后恢复工作也很难界定。这类灾害是渐进性和累积性的,属于地质环境恶化型地质灾害,灾害的发生往往有一个量变的累计过程,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灾害,环境恶化和灾害是灾害形成的不同阶段,不进行有效的治理,灾情会越来越重。三、地面沉降作为北京平原地区重要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引起社会

15、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北京市地面沉降问题已经引起北京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陈洲其等 11 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建议北京市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确保首都安全”的提案,引起了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也曾两次到北京视察环境地质工作,并于 2002 年 9 月 28 日亲临天竺中心站施工现场视察指导工作,明确指示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高起点、高要求,把监测站建设成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集监测、研究、科普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监测中心。2002 年 3 月 18 日北京市批准实施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 2620 万元,由北京

16、市地勘局水文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实施。经过 2 年建设,2004 年月日,由北京市国土局和北京市地勘局共同建设完成的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一期)正式启动,分别在顺义区天竺、望京工业开发区、王四营乡建成三个地面沉降监测站,时时监控沉降中心的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三个站共占地 24 亩,总建筑面积 2925 平方米,建设工程地质孔、基岩标、分层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孔隙水压力观测孔共计 53 个,以及简易气象站等监测设施,3 个监测站分别安装了自动化监测仪器设备,实现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开展平原区 3000km2 地面沉降调查。同时,新建外围地下水动态观测井 39 眼,完善外围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并在天竺地面沉降监测站建立集地面沉降监测、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研究中心。 地面沉降监测网站预警预报系统主要用于监测、研究和控制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该系统的建成和使用,将全面提高北京地区沉降监测能力、预报能力和防御能力,为北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筑起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