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48958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摘要: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诸多问题,WTO的加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冲击.这些引起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极度重视和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Summary: Ou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meets the great challenge when developing; as developing the integrative economy, a great many problems exist in ou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2、 and impact from joining the WTO, which arise great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nd highly attention. Therewith,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dopts a serial of corresponding steps。关键词: 信用创造 服务银行制 私人银行制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Key word: The reputation creation The service bank system Market risk Th

3、e private bank system credit risk Finance take charg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一、导言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外国银行纷纷进入我国市场,中国的银行业将经历着空前的冲击.与此同时这亦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不但能有效淘汰我国不合理的机制,而且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二、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业务经营具有典型的商业特征.世界金融市场正朝着自由化,证券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商业银行为适应这一变

4、化趋势,其经营管理的模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一) 、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1、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金融业务,其他金融业务则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于:(1) 、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2) 、 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一年以下的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方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从专业化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除以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外,还兼营其他业务.可以说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逐渐走向多样化,综合化,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可以经营.2、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化,综合化对社

5、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 、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加大.(2) 、加速了银行的集中和垄断.(3) 、导致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界线越来越模糊.(4) 、使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综合化主要表现为范围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多.使金融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际交往中的比例大大提高,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大大增加.(二) 、 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化的趋势所谓负债和资产业务的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负债和资产业务方面更加注意通过金融资产的创新和增加债务型资本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1、它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渠道,强化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6、,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供了方便,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注入了活力。负债业务证券化表现在商业银行债务型资本的增加上.它还表现在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商业票据所筹集资金的规模的扩大上.2、它强化了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证券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了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近二十年来,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和西方金融体系的不断变革,证券投资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 商业银行资金融通的证券化,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它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证券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带来了相当积极的影响。(三) 、商业银行管理电子化的趋势1、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自动化,综合化和服务

7、全面化,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提高和推动了银行高层人员的宏观管理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各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业务处理自动化,即商业银行处理手段以电脑取代人手和减少了分行数目;其次是管理信息化,再次,客户服务全面化。从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银行正由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可变成本产业变为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固定成本行业.银行电子化程度和拥有的信息量的大小,特别是如何运用这些信息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将成为银行最具革命性的 .这是因为电子计算机一旦被用意银行的服务,将会降低巨额交易的单位成本,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可以使银行扩大业

8、务,增大收益.电子计算机运用于资金调拨,可以大大缩短银行内部的资金结算,节省现金的使用.此外,处理大量交易的高级计算机系统能够为银行经理层提供重要数据以便其进行决策.(四)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国际化的趋势银行业务的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监管放松,导致银行业务的全球性竞争日益加剧,从而促使大的银行集团在银行服务的世界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加速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进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指:商业银行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状况,市场情况以及金融管理当局对银行业的管理制等.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先后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信息技

9、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又是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的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出现了金融市场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局面,再加上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加强,其结果是:1、给商业银行发展对外业务,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金融服务,扩大服务业务范围和增加银行业务收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2、也给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大公司直接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提供了方便.直接融资的发展削弱了银行原来所占有的垄断地位和在融资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激烈的竞争是银行使银行传统的金融媒介作用正在降低,银行传统业务的时份额在缩小.银行盈利也受到影响.德国银行也的平均收益率从1984年的21%下降到1995年的11.8%,资产收益率只有0

10、.49%.西班牙银行业资本收益率从1990年的10%下降到1995年的5%,而资产收益率从1990年的1.53%下降到1995年的0.69%.面对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其自身在金融市场的定位.不少商业银行家已经意识到仅靠发展和完善银行传统的业务是无法挽回商业银行昔日优势的.商业银行必须采取义务经营的多元化,服务全能化的经营方针,大力开展各种业务,包括基金,保险,投资 业务.其目的就是促进银行与证券业的融合.三、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一) 、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其他金融机构同时并存的局面.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由四大

11、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两家住房银行和108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已处于高度的政策壁垒保护下,这使得中国银行业很脆弱,竞争力普遍低下,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管理机制僵化.在来自于国际金融业的高度竞争压力下,中国银行业将在资金,业务,人才,管理和监督方面直接受到冲击.中国的证券市场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在为企业融资方面取代了商业银行部分作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还受到其他金融机构如基金,保险公司等的挑战.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机构,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外国内各种金融机构的竞争.(二)

12、、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银行资产我国金融资产的主体,也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主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社会总储蓄的70%以上,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为20%左右,但据业内人士称实际数字肯定膏腴这个比例.而美国199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只有3.4%左右,日本也未超过10%,大约只有7%,可见我国的不良资产比重是很大的.这些不良资产有部分是政策性贷款造成的,或者说国家的隐性负债表现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带另一部分则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三) 、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少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从证券市场获得直接融资.证券市

13、场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改变企业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的局面,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永久性资金以利于长远发展.在目前中国实际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情况下,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肯定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从商业银行的负债来看,在证券市场成立以前,存款是资金赢余者的唯一投资工具,居民储蓄大部分通过存款形式转化为社会投资.而证券市场在中国发展以来,由于股票和债券的平均投资收益率高于存款利息,且他们能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比存款强,因此,证券市场上的金融资产对投资者有相当的吸引力,拥有多种金融资产也符合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需求.在目前中国连续8次降低银行存款利息以及征收利息

14、所得税的情况下,银行存款了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垄断储蓄的局面,这也有利于投资者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中国的金融工具相对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显得非常单调,在更多的金融产品出现的时候,银行的存款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在美国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是商业银行强劲的竞争对手.因此,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投资意识增强的时候,商业银行的负债义务还将进一步失去市场份额.(四) 、外资银行的竞争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已经加入WTO,在今后的两年内,外资银行将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五年内获准经营零售业务,并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自1981年我

15、国实施金融开放政策,正式批准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以来,我国外资银行的数量,地域分布,业务范围,资产规模,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迅速扩大.截至2001年底,在华外资银行总额为450.48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30.7%,贷款总额为185.36亿美元,负债额为421.29亿美元.外资银行以管理完善,体制健全和敢于创新而著称,一般在其他国家建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都是有一定的经营历史,资产规模雄厚的国际性大银行.它们一般都是股份制银行,受中国政府的干预很少,能以市场方式自主经营,因此,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在存贷款定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外资银行除了与国内商业银行竞争业务,还会在人才等方

16、面展开竞争.优秀的,具有从业经验并熟悉中国国情的中,高级管理者是其竞争的对象.国内的优良客户也是其竞争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具有进出口权的生产型企业.总之,外资银行将是国内商业银行有力的竞争对手.它们甚于国内其他金融机构.(五) 、利率市场化及风险管理理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价格是有供需双方决定的,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含义是利率的高低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决定,而不是由非市场化的行为制定,政府只能通过间接手段如改变贴现率等影响利率的走向.在这些国家里利率的大小反映了资金的稀缺程度,也决定了人们的投资行为.但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价逐步放开不变管制,惟独利率还主要受政府的控制.当然,这与国家实行低利率对国有企业进行隐性补贴有关,但这种非正常的利率既不能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还损害了储蓄者的利益.并且使得一批经营效率低下的企业得以继续生存,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四、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一) 、商业银行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由4家大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两家住房银行和108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其中4家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