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抚育管理技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8743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地抚育管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林地抚育管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林地抚育管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林地抚育管理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林地抚育管理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地抚育管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地抚育管理技术(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1单元 林地抚育管理技术本单元教学目标:了解幼龄林抚育中松土除草的作用意义,熟悉松土除草的方法、方式、时间;了解化学除草剂的类型,学会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方法;了解林地灌溉的意义,熟悉节水灌溉的方式,掌握适宜的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熟悉林地排水的条件,掌握林地排水的方法;了解林木营养诊断的方法,掌握施肥的时期和方法;了解林地间作的概念,熟悉林地间作的优点和效果,掌握不同间作形式的技术要求。林地抚育管理指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考虑,对有林地(主要是幼龄林林地)乃至林业用地的综合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灌溉、排水、林地间作、保护林地凋落物等。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供给林木水分、

2、养分的根源。我国林地多为山地、丘陵、海涂、滩地、平原沙地、盐碱地,土壤的质地、结构、理化性质良好的不多,林木生长环境一般较差 。因此,要通过林地抚育管理措施,改善和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等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和林地的利用率;通过林地抚育管理,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促进林木生长;通过林地抚育管理, 可在林下间种养地作物,提高经济效益。第1节 松土除草理论知识部分一、松土除草的作用松土除草是幼龄林抚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用材林还是商品林,只要条件许可,都要积极开展这一工作。松土可改善土壤结构,除草是清除无益杂草。集约经营的林分与精耕细作的农田,松土除草的意义是一样的。松土除

3、草与其它森林抚育措施均属合理人工干预。有时候人们会过分强调“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对一些简单有效的抚育措施持怀疑态度,如让草与幼树自然竞争,这是不对的。从生态学的角度,在人的积极参与下形成的生态平衡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一)松土的作用 可增加地表和大气的接触面积,减低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增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大地面有效辐射,从而使近地层空气温度增加;可增加土壤的空隙度,减少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使地表土壤白天温度比松土前增加、夜间温度比松土前减少,从而增大地温日较差,这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可以破碎地表结块,疏松林地表层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同时割断上下土层之间的毛细管联系,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

4、加速土壤空气与近地层空气的交换,使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这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同时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物的分解。但是,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松土的主要作用有明显差异,干旱、半干旱地区雨后松土主要是为了保墒蓄水;水分过剩地区松土在于排除过多的土壤水分,增强土壤的通气性,以提高地温;盐碱地松土则希望减少春季返碱时盐分在地表积累。(二)除草的作用 主要是清除与幼林竞争的各种植物,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气、热的竞争,排除杂草、灌木对林木生长的危害。杂草往往适应性强,容易繁殖,具有快速占领营养空间,夺取并消耗大量水分、养分的能力。杂草、灌木的根系发达、密集,分布范围广,又常形成紧

5、实的根系盘结层,阻碍幼树根系的自由伸展。有些杂草甚至能够分泌有毒物质,直接危害幼树的生长。一些杂草、灌木作为某些森林病害的中间寄主,是引起森林病害发生与传播的重要媒介。未除草的幼林地,林木的径生长、和高生长会降低1/3 1/5。二、松土除草的一般方式与方法2松土与除草一般可同时进行。松土除草的方式一般有全面法、带状法、块状法。一般应与整地方式相适应。也就是全面整地的,进行全面松土除草;局部整地的进行带状或块状松土除草。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全面整地可以采用带状或块状抚育,而局部整地也可全面抚育。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还要考虑林木生长状况、林地环境、当地劳力和经济情况来决定。松土与除草也可根据实际

6、情况单独进行。湿润地区或水分条件良好的幼林地杂草灌木繁茂,可只进行除草(割草、割灌)而不松土,或先除草割灌后,再进行松土;干旱、半干旱地区或土壤水分不足的幼林地,为了有效地蓄水保墒,往往以松土为主。除草一般要求是连根拔出,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 。但对萌生性、根蘖性弱的草可采用割除的办法。在炎热干旱季节,杂草灌木的适当庇荫,可降低土表温度和地面辐射热,使幼树免受日灼危害,因而在干旱高温季节不宜中耕除草。除草用的工具除了锄头、镰刀、铲子等外,割草机现在用的也较多。松土的工具一般是锄、锨等,株行距整齐的人工林也可用新式步犁或小型机耕犁。松土除草同时进行时,最好把草翻压在土层里 ,当作绿肥增加土

7、壤有机质,达到一举多效的作用。松土的深度应根据幼林生长情况和土壤条件确定。苗木根系分布浅,松土不宜太深;土壤质地黏重、表土板结或幼龄林长期缺乏抚育,而根系再生能力又较强的树种,可适当深松;特别干旱的地方,可深松一些。总的原则是:(与树体的距离)里浅外深;树小浅松,树大深松;沙土浅松,黏土深松;湿土浅松,干土深松。一般松土除草的深度为5-15cm,加深时可增加到20-30cm。据研究,竹类松土深度大于30cm,比不松土出笋量增加80,并且不会导致一二年内出笋量下降。三、松土除草的年限、次数松土除草的持续年限应根据造林树种、立地条件、造林密度和经营强度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连续进行数年,直到幼林郁

8、闭为止。生长较慢的树种应比速生树种的抚育年限长些,如东北地区落叶松、樟子松、杨树可为3年;水曲柳、紫锻、黄波罗、核桃揪可为4年;红松、红皮云杉、冷杉可为5 年。干旱地区,植被茂盛的林分,抚育的年限应长些;造林密度小的幼林通常需要较长的抚育年限。速生丰产林整个栽培期均须松土除草,但后期不必每年都进行。每年松土除草的次数,一般为1-3次。松土除草的具体时间须根据杂草灌木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造林树种的年生长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土壤的水分、养分状态确定。四、松土的特殊方式深翻抚育深翻抚育是松土的一种形式。深翻深度一般为25-40cm。实践证明,深翻抚育不仅使松土层加深,还使心土层、犁底层的土与耕作

9、层的土交换,从而不仅增强土壤通气性和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且能减少病虫害、促进土壤熟化、有效利用矿质元素、提高土壤肥力。试验表明,造林后3-4年对林地深翻抚育,可有效地促进幼林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以杉木林为例,深翻比不深翻的林分早2年郁闭,树高、树径生长量在第二年可提高1倍左右。中国杉木林区群众,对土壤坚实而生长不良的杉木幼林,习惯于每隔34年在秋冬季进行一次深翻抚育。五、化学除草剂的应用手工除草,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机械除草,需购置设备、维修设备,成本也较高。利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则具有工效高、成本低的特点。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要了解化学除草剂的类型,做到药剂选择得当、使用

10、方法正确,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一)化学除草剂的分类 现今市场上的除草剂种类非常多,使用时要区别种类,正确选择。从不同方面分析,除草剂有以下分类方法:根据化学结构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除草剂和有机化合物除草剂;根据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为内吸型除草剂和触杀型除草剂;按使用方法分为茎叶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二)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有的化学除草剂只能选择性地杀死某些植物叫做选择性除草剂,如有的能杀草而不伤林木;有的化学除草剂对所接触的植物体都能杀死,叫做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的选择性与灭生性之间不是绝对的,是相比较而言。选择性除草剂,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

11、选择性,如果剂量3过大,或选择不当,也会伤害其他植物。灭生性除草剂如果使用剂量小,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合理的使用方法,也可影响选择性,如百草枯或草甘膦用于植树前,可杀死已萌生或正在生长的杂草,同时它们在土壤中即迅速钝化,因此可安全植树,这就形成时差选择。又如醚类除草剂,施入后在土壤表层下形成1一2cm深的药层,杂草幼芽穿过这个药层再遇阳光时便死亡,而林木的根系一般分布较深,碰不到药剂,不会受到药害;在果园内应用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并不是由于它们对果树有选择性,而是由于果树根深,吸不到药,才保证安全,这就是位差选择。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必须根据药剂的性能和当时的条件,采用适当剂量,适时施药并且方

12、法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除草效果,而不危害林木生长。内吸型是指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之后,能够随着植物代谢物一起移动而转移到没有接触药剂的部分,如根、生长顶端等处,从而引起这些部位的一系列生物代谢的变化,导致杂草死亡。触杀型除草剂只在植物与药剂接触的部位起毒杀作用,不能在植物体内移动传导,植物体内某一部分接触到药剂即能受毒或死亡,而没有接触到药剂的部位则无影响。(三)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1.茎叶处理法:把除草剂溶液直接喷洒在正在生长的杂草茎叶上以达到杀死杂草的方法。多用触杀型除草剂。使用的喷雾器有机动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器两种。喷雾前要准备好配药容器和过滤纱布等,然后按单位面积施药量和应加水的比例,计

13、算出水和药的数量。用药量要根据容器的大小确定,称的水量要求准确。把称好的药剂倒在纱布上,在有水的容器中搅动药剂至完全溶解为止,然后按比例加入所需水量进行稀释,即配成药液。药水要现配现用,不宜久存,以免失效。往茎叶上喷洒时雾点应细而均匀。2.土壤处理法:即除草剂直接和土壤接触杀死杂草。多用内吸性除草剂。使用的方法是,采用喷雾、泼浇、撒毒土等方法将除草剂施到土壤上,使除草剂在土壤中形成一定厚度的药层,让杂草种子、幼芽、幼苗根部或杂草其他部分接触吸收除草剂而死亡。土壤处理法一般用于清除以种子萌发的杂草或某些多年生杂草。第一,喷雾法:使用常规喷雾器把除草剂药液均匀地喷洒在土壤表面或表层,要求药剂直接接

14、触土壤,药液量根据土壤湿度而定,一般干旱地区用量大,较湿润土壤使用中量,其雾滴直径为250 - 500 m,施药时喷头距离土壤30cm左右。喷雾处理法有表面封闭式和表层混合式两种形式。表面封闭式即药液喷洒在土壤表面后不再翻动土壤,利用毒土层杀死萌动出土的草芽。表层混合式即药液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然后再耙一下表层土壤,使药液在土层3-5cm处形成药土层,利用除草剂的挥发性在土壤中杀死草芽。第二,泼浇法:将药剂配制成较稀的药液,装入喷壶或水车,搅拌均匀后泼洒在土壤表面。第三,毒土法:将除草剂与湿润的细土或细沙土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撒在土壤上。(四)化学除草剂的淋溶性和残效性淋溶性指除草剂进入土壤后

15、,除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被微生物分解外,还有一部分渗入土壤深层继续保持药性。这部分药剂容易造成对苗木的药害。在土壤沙性强、有机质少、水源充足、药剂的水溶性大的条件下,淋溶性就越严重,为防止危害,施药量要适当减少。残效性是指除草剂按要求杀死杂草后在土壤中和植物表面继续产生药性作用的时间。残效期短的除草剂,应在杂草萌发盛期施用;残效期长的药剂,可适当提前一点时间使用。了解残效性就要注意预防所使用的除草剂,在残效期内对其他生物的危害。大多数除草剂的残效期在20天到1个月左右。一般用药量大,残效期相应延长。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残效期长短不一样,如五氯酚钠在通常剂量下,残效期57天,在强光下35天就失去效果

16、;而西玛津在我国东北地区残效期可达2年之久,而在我国南方只有23个月。(五)使用化学除草剂应注意的事项1.施前要了解药性和使用方式,要计算作业面积、准确称取用药量,注意保证效果和防止药害;2.要选择晴天施药,施后12-18小时内无大雨,才能保证药效;采用喷施应注意风向,做到喷雾方向与顺风方向一致或与风向成斜角,背风喷药时要退步移动;3.喷洒要均匀周到,速度适当,避免重喷和漏喷;4.施后在药剂有效期内,不要中耕松土,以免影响药效;5.操作人员必须戴手套、口罩,防止药剂接触皮肤、口腔,操作完毕要洗手,最好洗一次澡。4(六)使用化学除草剂的两个实例1.河南林校1995年在该校苗圃用二甲四氯钠盐溶液,清除草坪、幼龄树内的杂草,保护雪松、百幕达等。用3%、15%的溶液,分别于5月10号、6月10号进行两次喷洒,选择晴天、气温18左右,喷药前三天浇一次水,使草旺长(以“引蛇出洞”) ,喷药后12小时内如下大雨就需重喷。其效果是,对根蘖性强的莎草、蔙花、小蓟效果特好,5亩地每次仅用半个工、一斤药,费用10元钱,和手工除草相比节约开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