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8215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实例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有关文字或图表资料,综合分析某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德育目标针对某地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教学难点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教学方法1.借助课文插图和有关资料,运用谈话法向学生介绍、讲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2.以上海市和当地城市为例,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2、。教具准备投影片:(1)城市环境污染类型分析表。(2)上海的主要卫星城和浦东新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的繁荣、发展,会带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但是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时候,就出现了城市问题。有哪些问题呢?到底如何解决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新课教学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板书)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板书)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板书)首先给学生解释“城市环境”的概念。城市环境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解释: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到它的踪影,只有在城市郊区或公园中能

3、看到一点点自然环境的景象:如田野、池塘、自然生长的树木等。在城市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改造后的人工环境,如街道、楼房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环境。(学生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文、屏幕展示图片及图片下小字内容,然后填出表中内容。项目 来源 危害 举例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运用谈话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并尽量用身边的事例举例来说明,然后打出投影片城市环境污染类型分析表进行归纳、小结。项目 来源 危害 举例大气污染 烟尘、烟气、尾气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酸雨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水

4、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某些金属导致“公害病”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塑料袋、易拉罐、废电池等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工厂、施工场地的机器声,车辆的噪声、商店中的音响发出的噪声等教师设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污染类型。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学生活动)在学生自由、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主要是高科技带来的新公害,如空调病、电脑辐射、手机的危害等(教师也可根据有关资料和学生

5、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补充)。承转:在城市化过程中,除了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外,还产生了一些其他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图片。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板书)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板书)对于这两点问题让学生看课文及图表即可明确,教师不需过多讲解。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承转:既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我们就应该面对现实,引起重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市是如何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板书并出示投影片上海的主要卫星城和浦东新区)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板书)首先给学生简

6、要介绍上海市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点位置,北邻江苏,南靠浙江,处在长江的入海口位置,所以上海既是海港又是河港。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城市之一。上海市近年来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努力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发展,制订了城市规划,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例,说明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时期建设的不同的城市区域,并解释“卫星城”。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从建国以后,上海市为了分散市中心区的人口,就开始在城

7、市中心区附近地区修建卫星城。请同学们在图上找一找,看有哪些卫星城市?学生找到后,老师再引导读图:首先找到黄浦江,在黄浦江以东地区一片绿颜色,这就是 1990 年以后新建的浦东新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这是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第一条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板书)原来住在市中心的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迁往卫星城和浦东新区,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近 20 年来,上海市在改善城市交通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加宽主干道、修建地铁、大桥(南浦和洋浦)、城市高架公路等。另外,上海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让学生读图,教师板书)。2.改善城市交

8、通和居住条件(板书)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板书)讲解:上海市为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近几年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历时两年半的河流污水治理工程全面通水,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净化空气,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上海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我们学校所在的城镇近 20 年来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解释说明,并结合有关资料进行讲解、补充。课堂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A.城市B.乡村C.牧区D.水域答案:A2.世界城市化过程发展最快

9、的时期是()A.产业革命以前B.产业革命至 20 世纪初C.二次大战期间D.二战结束至今答案:D3.城市化发展得最早和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答案:C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A.加强城市管理B.进行全面规划C.控制经济发展D.扩大绿地面积答案:C5.解决城市交通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是()A.在城市繁华地段建设多个停车场B.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C.工厂、商店和办公室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D.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答案:D6.关于城市化的标志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减少、乡村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10、C.乡镇企业萎缩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答案:B7.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力措施是( )A.阻止乡村人口流入城市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C.丢弃旧城,建立新城市D.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答案:B8.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A.抑制私人出租车B.优先发展公交车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D.减少就业的压力答案:C二、读图分析题读下图回答:(1)图 A 到图 E 反映了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2)图 E 到图 F 反映了_现象,原因是_。(3)该图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_国家。答案:(1)城市化 城市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2)逆城市化 城区人口达到饱和状态(或答

11、城市中人口过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加等),导致城区人口向郊区移动(3)发达板书设计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类型分析表(见前面)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活动一:请学生根据亲身体验,说说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活动二:阅读材料“曾经流行的海派词汇”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在上海使用频率较高、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词汇有以下几个:亭子间(楼梯转角处的

12、房间,一般不足十平方米)倒马桶(马桶即粪桶,当时上海有近百万只,倒马桶意味着没有卫生设备)生煤炉(当时上海有近百万只煤炉, “生煤炉”,将熄灭的煤炉用柴火把煤球烧热)轧车子(轧,就是挤公共汽车)荡马路(荡,逛,指青年男女在马路上边走边谈恋爱,外滩的防洪墙因此而成为当时著名的情人墙)。思考: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上海市的市民用语反映出当时上海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导致城市化过程中产生若干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环境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除了书本上例举的四种类型外,还有没有其它污染类型? 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别是什么?城市人口就业难不难?发

13、展趋势如何?带来什么后果?除上述几个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评价,总结出还可能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治安、人口老龄化、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问题);活动三:通过多媒体呈现世界主要城市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如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曼谷拥塞的交通、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伦敦的内城衰落等。三、角色扮演,寻求对策有这样一句英语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属于情境学习,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从而建构起全新的理解和知识,并培养生活必备的能力,因此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部分的

14、内容可尝试采用角色扮演来进行学习。活动一:请大家思考一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或改善城市问题是不是仅靠单个部门如部门就能够做到。如果不是,你们认为应该由哪些具体的部门协同解决?学生众说纷纭,师生共同讨论选定以下部门:政府官员、城市规划设计师、交通部门官员、环保局、园林部门官员等作为供学生扮演的角色。然后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扮演以上角色,思考从自身角度出发如何来解决城市问题,其它角色可自由提问。活动二:由扮演政府官员的学生解答下列问题。上海作为超级大城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或改善城市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上海市如何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卫星城应该具备哪些功能?现在有些城市居民白天到郊区某城镇上班,

15、夜间仍然回到市中心,郊区某城镇能否叫做卫星城?上海市何时开始修建卫星城?有哪些卫星城?浦东新区是何时建立的?职能是什么?建设浦东新区对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上海众多卫星城的建立是否意味着上海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逆城市化现象?建国后几十年时间里,上海一直在进行卫星城的建设,为什么还会出现都市病?在“政府官员”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应该指出:导致大城市产生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城市人口的无限制扩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应想方设法来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卫星城就应运而生,通过分担大城市的某种职能来达到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的目的,如嘉定科学城、松江大学城、宝山钢铁城、金山石化城等,亦可补充伦敦、东京、巴黎等卫星城的实例。同时指出,上海并未出现中心区衰落的情况,故卫星城的出现并不能说明上海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正确地理解在前一节内容中所涉及到的道城市化现象。活动三:由扮演交通部门官员和城市规划设计师的学生解答下列问题。造成当前大城市交通问题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改变上海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目前上海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归纳得出以下原因:城市规划不尽合理、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汽车增速过快、公共交通还应加强、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整体交通发展战略等,对此首先应该进行合理的城市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