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48205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习报告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工业工程姓名:王进成学号:20091509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是大理骏马工贸集团和重庆力帆集团合资组建的有限公司。公司位于云南大理凤仪工业园区,注册资本为 3 亿元人民币,总资产 22 亿元人民币,银行信用等级为 AAA。公司主要从事轻、中、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简介目前企业属于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总占地面积 188 亩,拥有员工 8600 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500 人。公司通过了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力帆”牌 N1、 N2、N3 类的汽车生产资质,自主研发的主要产品有

2、“力帆”牌载货汽车、 “时骏”牌、 “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共 120 多种车型全部通过了国家的“CCC”强制性认证。 公司下辖凤仪汽车制造厂、邓川拖拉机制造厂、贵州毕节汽车制造厂三个生产工厂、一个汽车运输公司、一个汽车配套产业基地、一个进出口公司,在全国十七个省(市)建有 249 个直销分公司,与 500 多家经销商合作;在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等国建有销售办事处,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往来。 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确立了“市场为先导、工厂为推动、文化为内涵、效益为核心、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据国家汽车行业协会发布的汽车产、销排序,2008 年云南力帆骏马

3、车辆有限公司进入了全国十强汽车生产企业;拖拉机产、销量全国排名第五,省内排名第一。公司并连续在 2006 年、2007 年、2008 年三年中取得了云南省机械制造行业总产值排名第一,吸纳劳动就业人员排名第一和纳税第一的突出成绩。公司“十一五”计划为:用 5 年的时间,实现生产各型载货汽车 10 万辆,拖拉机 10 万辆,完成销售 100 亿元的奋斗目标。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大理骏马工贸集团的前身是洱源县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 1978 年,属国有商贸流通企业,主要担负全县指标钢材、水泥的供应。在实行改制前,企业整体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年销售总额和实现利税微乎其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

4、化和日趋加剧的市场竞争,公司发展举步为艰,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洱源县委、县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于 1997 年 5 月对物资公司进行第一次改制。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马伟亮同志就是在这次改革中博得了领导的信任,以选票总数的 98%成为企业的第一任“国企董事长。改革前,物资公司和其他企业一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暴露出了诸如体制不顺,企业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端着“铁饭碗” ,安心吃“大锅饭” ,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马伟亮以全新的经营思路,全新的营销策略,全

5、新的市场理念带领全体员工解放思想,知难而进,不负众望,在竞争日趋加剧的市场大潮中站稳了脚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年企业的销售总额、利润、税金、拖拉机销售量、下属经营网点、员工数量、人均工资都比改制前大幅度增长,企业实现了第一次腾飞。 1997 年 5 月后,股份合作制运作了 3 年,企业活力还是不强。2000 年 6 月公司又进行了以集中股权为主的第二次改革。实现了“重组企业”的改革。马伟亮在这次改革中再次以 100%的赞成票当选集团事长兼党委书记。2002 年 2 月,对公司进行了第三次改制,将国有资本一次性退出,公司更名为洱源县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公司注册资本为 300 万元 董事长

6、 马伟亮 。2003 年 6 月,正式组建大理骏马工贸集团国有股份工贸集团。 在公司发展的历程中,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2002 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天上下着大雨,集团党政领导在保山联营公司召开市场分析会,突然售后服务热线接到客户求助,某施工现场由于赶工期,一台使用半年多的拖拉机出现故障,请求派人维修。听到此事,集团党政领导马上暂停会议,问明情况后带上配件和技术人员冒着冬夜刺骨的寒风和大雨出发了,经营部距离施工现场有 20 多公里,途中还经一段泥泞的山路,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加上道路雨水浸泡,车子陷入泥水中无法继续赶路,党政领导带头跳下车推车前进,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以最短的时间赶到施工现场

7、,为用户解决了困难,用户看到站在自己面前满身泥水的集团党政领导,激动得满眼热泪。 公司创立之初,云南省的拖拉机市场。2001 年,公司与福建集团联合兴办闽拖集团云南洱源拖拉机装配厂,并在产品创新、质量、品种、售后服务上为切入点,结合西部地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反复实验,自主研发出性价比高、适应强的 14 款拖拉机,平均每半个月就出一款适销对路的产品,深受用户的青睐。 员工的主动参与、乐于奉献、处处为用户考虑是我公司文化的最大特色,云南市场的“农友”牌拖拉机占有率和保有量达 90%以上,打败了各路竞争对手,公司销售收入从 1996 年增加到 2001 年增长 6 倍,谱写了一篇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8、把公司的发展与每一名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近几年来,公司牢固树立了“市场为先导、工厂为支撑、文化为内涵、效益为核心、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的经营理念,获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2003 年,公司投资 1.2 亿元,于 5 月 10 日在洱源邓川建成了 3 万辆拖拉机生产线,具备了年产 3 万辆拖拉机的生产能力。2003 年,公司生产拖拉机 2.2 万辆,销售 2.3 万辆,加上各种农机配件、农机产品的经营,实现销售总收入 8.2 亿元,在云南、贵州、东南亚市场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2004 年,公司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边生产农用车边异地上马汽车生产线,与重庆力帆集

9、团共同出资组建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18 亿元,1 月投资开工建设,7 月竣工投产,当年实现了产品销售收入 9.2 亿元。2005 年,生产汽车 12077辆,销售 11455 辆;生产拖拉机 25706 台,销售 24966 台,实现工业总产值 17.8 亿元,销售收入 16.7 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达 60%,实现利润 1 亿元。 目前,公司总占地面积 1300 多亩,2005 年底资产总额为 6.88 亿元,具备年产拖拉机、汽车各 3 万辆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力帆”牌轻、中、重型载货汽车和“农友”牌农用车、拖拉机等系列产品,同时还申报批准了“时骏”牌, “云骏”牌、

10、“农骏”牌商标,已形成集生产、销售、服务和信息反馈为一体的经营格局。公司下设:大理骏马汽车制造厂、邓川拖拉机制造分厂、江西农用车制造分厂和云南力帆骏马进出口有限公司,并在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广西、湖南、陕西、江西、安徽、重庆、广东、宁夏、河北等 16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 54个直销分公司,共有 226 个销售经营网点;在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等国家设立了销售办事处,下步还将在非洲的一些国家设立销售办事处。 创业近十年来,公司已全面搭建起充分发挥其市场网络推广“力帆” 、 “农友”等品牌的优势下,以产品和客户为中心,围绕产品、技术、服务、价格及市场空间、渠道、竞争态势等内容展开,

11、形成不同的战略选择组合,强化生产、销售、管理的团队,公司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建立健全“四个平台” 。 一是“生产平台” 。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一定的生产规模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公司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始终围绕“质量、成本、数量”三个关键环节抓好生产工作,严格推行 ISO9001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精细化管理,以“不抓质量,天诛地灭”质量文化理念,继续改造和完善中卡车的总装配线、驾驶室总成生产线、车架生产线、货厢生产线和汽车检测线,满负荷生产可达到 120 辆/班次,行成具备年产 3 万辆中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能力,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现目前公司生产的 142

12、个车型全部通过了国家 3C 强制性认证。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公司在凤仪汽车厂的北边,新征土地 420 亩,投资新建年生产 3 万辆小卡微卡的装配线和货厢生产线,新建中卡车的开卷校平线、驾驶室冲压线,以商招商引进 6 个配套厂家,建设汽车配套产业基地,同时采取“抓住两头,放开中间”的发展战略,严格把住新产品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整车装配等重点环节,自制件只占总量的 15%。配套件、外协件在省内外择优选购,形成自主创新、高效精干的产业格局。 二是“市场和服务平台” 。公司在不断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的同时,始终抓住市场不放,依照“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的经营思路,在省内设立 16 个直销分公司,96

13、 个直销经营部;省外设立 38 个直销分公司,226 个销售办事处和 140 家黄金客户(经销商) ,建立直销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在市场营销、市场开拓、产品安全、资金安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点带面,拓展一级、二级、三级,甚至更多的分销代理商,分销代理商执行全买断制,强化服务保障,使每一个直销分公司真正成为当地范围内的指挥、提升、协调、管理、保障、服务公司产品销售的“桥头堡” ,同时同步完成拓展市场和宣传体系、销售体系、售后服务和配件管理体系和财务、物流管理等四大保障体系的建设。 三是“配套平台” 。好的配套是创造优质产品的基础,公司与配套厂商建立起“互利、互惠、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经常性地就

14、商务政策、产品质量、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事宜进行磋商和协调。供应体系管理改变为每个配套件要选择 3 家供应商,同时对各配套厂家的供货价格、产品质量、数量保证和信誉度等进行评定,实事求是的评定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作为主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作为辅助,三级供应商作为补充,付款方式改为 15 天支付一次;同时根据情况对供应商进行及时调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让利给消费者和经销商,最终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以此达到良性互动。 四是“技术平台” 。技术是企业腾飞的翅膀。力帆骏马是靠创新起家、靠创新发展的,没有创新,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将产品技术创新和科技投

15、入作为战略重点,始终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注重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技术、工艺、质保体系完备,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工艺装备,建成油漆阴极电泳前处理、油漆、驾驶室冲压及组焊、大梁、货厢等生产线,整车总装配线和汽车检测线,不断提高其技术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并辅以先进的质量检测、测试生产线,对产品进行整车全面、综合测试,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同时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引入 80 多位工程师,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下辖拖拉机项目组、小卡车项目组、中卡车项目组和重卡车项目组,根据市场所需,积极听取市场上的意见和建议,研制开发适宜市场的新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按技术先

16、进性、生产合理性的总体要求,结合西部地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反复实验,自主研发出性价比高、适应强的 68 款汽车、14 款拖拉机,深受用户的青睐。 应该说,公司经过三次改革创新了体制,激活了经营机制,在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对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一刻也不敢懈怠。公司奋斗目标公司“十一五”奋斗目标是: 2006 年完成拖拉机生产销售 3 万辆,汽车生产销售 2 万辆,实现销售收入 30 亿元,实现利润 1.6 亿元; 2007 年完成拖拉机生产销售3.5 万辆,汽车生产销售 3 万辆,实现销售收入 45 亿元,实现利润 2 亿元; 2008 年完成拖拉机生产销售 4 万辆,汽车生产销售 4 万辆,实现销售收入 50 亿元,实现利润 3 亿元; 2009 年完成拖拉机生产销售 4.5 万辆,汽车生产销售 5 万辆,实现销售收入 60亿元,实现利润 4 亿元; 至 2010 年,完成拖拉机生产销售 5 万辆,汽车生产销售 6万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