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队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8076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油队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采油队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采油队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采油队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油队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队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油队冬季安全生产“六防”措施一、防工伤为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各单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加强基层干部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的学习,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杜绝违章指挥。2、加强新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搞好三级安全教育,对达不到操作标准的人员一律不许上岗操作,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3、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何作业步骤,达到标准化操作。4、要坚持每周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5、对作业中的特殊情况处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作业中人员不受伤害。6、设备设施的安全保护、防护装置必须灵敏可靠。二、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是各生产单位安全生产中的重点,须做好以下几项

2、工作:1、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易燃易爆区域禁止烟火教育,各单位要加强动火管理,建立各级防火责任制制度。2、认真执行防火制度,液化气库、锅炉房罐区、场院等易燃易爆区域必须严禁烟火,加强监护,严禁用汽油清洗衣物和擦洗配件。3、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制度应健全完善,并做到齐全好用。在入冬前要全面检查,排除消防栓井内及地面消防管线内积水,严防冻裂,岗位工人要对消防器材做到“三懂三能三会” 。4、要加强易燃易爆区域的安全防火监控管理。5、加强生产生活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和管理,做到人走火灭。6、严防电器火灾发生。冬季照明线路必须符合标准要求,严禁设备及线路超负荷使用。7、加强对各个场所的防火检查,

3、对用气、用电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杜绝火灾和触电事故发生。8、加强节假日,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的防火安全工作,要加强燃放爆竹的安全教育,严禁在要害部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要害部位要设专人值班值宿,并保持通讯畅通。三、防爆炸为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热炉、锅炉等燃气、燃油设备在点火前必须确认进口阀门关闭程度及烟囱挡板的关闭程度。点炉前必须先进行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5分钟以上。2、盛过油的容器、桶等可能造成可燃气聚积物件,在动火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并严格履行工业动火审批制度,加强监测,确保安全。3、重点要害部位的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每星期都要搞试验,确保灵敏可靠,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人

4、员必须穿防静电服、防静电鞋上岗。4、要加强室外管线的检查,避免爆炸火灾事故发生。5、要加强拉运油品车辆的管理,车辆单位要加强对车辆“两证”和“三件”的检查和配备。四、防冻为落实冬防保温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冬季生产要严格执行放水和预热生产制度。车辆等所有设备防冻放水必须做到有挂牌、有登记、有检查,所有停用设备必须把水放净。2、液化气罐解冻时严禁在暖气片上烘烤,严防爆炸。五、防中毒预防中毒事故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在密封条件较好的封闭场所必须采取通风换气措施。居民用气取暖必须采用烟道排烟气措施,严禁无烟道取暖和“犯风”燃烧。家用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

5、用时必须通风。2、使用一氧化碳、氯气、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厂房必须采取通风措施,并按要求配置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气瓶安全附件必须齐全完好。3、加强对天然气供气管道检查,严防可然气体窜入室内,避免中毒事故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六、防交通事故为确保冬季行车安全,车队干部和驾驶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广泛开展冬季行车安全教育,并根据冬季行车特点,制定一套冬季行车的严格管理办法。落实防冻、防滑、防雾、防火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冬季行车安全意识。3、认真贯彻落实车辆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车辆的换季保养工作,要采用符合冬季使用的润滑油和制动液、发动机和散热器外壳要安装防寒保温罩,尤其是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必须完好可靠,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4、教育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和职业道德,严禁酒后开车、无照驾驶、疲劳驾驶、不“强超抢会” ,礼让“三先”确保行车安全。5、汽车通过结冰的河流、沟渠时,应下车仔细检查冰层的厚度和强度,在确认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通行。6、在冰雪路面上行驶一定要控制好车速,不准高速行车,不准急打方向,不准使用紧急刹车,不准急加、急收油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