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承德必游山庄 山庄正门五宝一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到承德必游山庄 山庄正门五宝一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承德必游山庄 山庄正门五宝一绝到承德旅游,必游避暑山庄。某种程度上避暑山庄比承德还要出名。避者山庄有多个门,而又以丽正门为正门。门内就是皇帝在此处理政务的地方。丽正的功能就好比是故宫的午门一样。这里介绍一下丽正门的五宝一绝。丽正门,乾隆 36 景的第 1 景,始建于康熙年间,乾隆十九年(1754)改建,是避暑山庄的正宫门,也是避暑山庄宫墙的 9 座宫门之首。 “丽正 ”二字源于易经离卦:“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地,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此处的“丽”是依附的意思。太阳和月亮依附在天上才光照九州,百谷草木依附在地上才茁壮成长,清明的统治只有依附于人间正道,才能够四海升平,天下
2、一统。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九年为此门题名时,就是希望大清王朝的统治能够永远合民心、顺民意,让大清的江山固若金汤,长治久安。因此在丽正门的背面,镌刻有乾隆皇帝的丽正门诗一首:“岩城埤堄固金汤,迭荡门开向午阳。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 ”意思是说,避暑山庄的宫墙蜿蜒曲折,碟墙高耸,固若金汤,宏伟壮观的宫门朝向正南,永远沐浴在正午的灿烂阳光之中。今天我重新为宫门题写“丽正”两个字,希望我们的国家车同轨,书同文,各族人民长久汇聚在这里,永远团结一心,永不分裂。这是乾隆皇帝美好的愿望。之所以说是“两字新题” ,是因为“丽正门”并非仅此一处。早在南宋时期,就曾经以“丽正”二字作为宫门之名,到了元朝,又
3、将大都的正门题为“丽正门” ,一直沿用到明朝,将“丽正门”更名为“正阳门” 。今天,随着避暑山庄的享誉海内外, “丽正门”正逐渐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景。丽正门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避暑山庄的九门之首,更主要的是这里集中了几处著名的古代建筑设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深刻的文化蕴涵。我们将其概括为丽正门的“五宝一绝” 。第一宝:红照壁在宽阔的丽正门广场正南,有一座长 23.5 米、宽 1.4 米、高 6 米的“一”字型红照壁。照壁又称为影壁、影壁墙、隐蔽墙等,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是常见的建筑附属设施。其作用主要有:1.隔离。将主体建筑区与外面的景物隔离开,起到障景的作用。2. 隐
4、蔽。将主体建筑区隐藏在后面,避免主要建筑区一览无余。3.装饰。增加整个建筑区的层次感。4. 防护。根据民间的说法,鬼魂有两大特点,一是直眼,遇到障碍物不会拐弯,建筑物前增建影壁墙可以避免鬼魂的骚扰;二是不会迈门槛,因此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都设置有门槛,有的甚至设置得比较高。这都与我国传统的驱鬼避害观念有关。5.公示。一方面,在古代建筑中,影壁墙的规模大小与封建的等级制度有关,像丽正门前这种大规模、高规格的影壁墙加上朱红的颜色,就向人们昭示着这里是皇家禁地;另一方面,在古代有时官府的一些告示张贴在影壁墙的外侧。在大门前修建照壁,起源于什么时候,至今已无法考证。至于为什么要修建,在我国有个广为流传的
5、故事。说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河南一带有个叫张有才的泥瓦匠,手非常巧,做的活远近闻名,而且是个出名的大孝子。北边有个姓赵的财主想请他去给盖房子,他安置好老娘后就到了赵财主家。赵财主对他是盛情款待,每天都有鸡,他认为赵财主是个好人,就尽心尽力地干活,工程进展很快。过了几天,他发现每天吃的鸡都没有大腿儿,心里非常不高兴,觉得赵财主心地不善良,净用不好的肉来招待自己,而把最好的肉留给自己吃,得想个法子惩治一下这种为富不仁的人。他想起师傅曾经说过的办法,就在盖房脊时偷偷地安放了一个推车的小泥人,以便把财主家的财富都给运出去,让财主家渐渐家道败落。工程结束后,赵财主对张有才千恩万谢,临行之前赵财主拿出一个小
6、包袱,对张有才说:“早就听说你是个大孝子,家中还有个老娘需要赡养,老人家的牙口不好,就把这些天给你吃的鸡大腿留下来了,带回去给你老娘吃吧。 ”张有才听后一愣,知道错怪了赵财主,想起自己的做法非常后悔,可又不能当着大家的面取出那个小泥人。于是,他离开众人,围着院子转了一圈儿,对赵财主说:“盖房子还剩下一些砖瓦,扔了也可惜,我看就用这些砖瓦修道墙吧。 ”就这样,张有才用剩下的砖瓦在大门前修了一堵墙,他认为这样泥人就无法将赵财主家的财富推出去了。以后人们看到这堵墙既美观又实用,就纷纷效仿,渐渐就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影壁墙,以后又与等级规制结合了起来。第二宝:下马碑在红照壁与丽正门之间的东西两侧御
7、道旁各竖一块 4 米高的石碑,上面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称为下马碑。当年,百官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进入丽正门,只有皇帝及其父母才能够骑马坐轿经过此碑。像丽正门前这样用四种文字刻写的下马碑,在国内也是比较罕见的。第三宝:石狮子丽正门两侧还有一对象征帝王尊严的石狮子,是用整块鹦鹉石雕刻而成,每尊狮子比例匀称,造型优美,雕工精细,反映出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巧。东侧一尊右前足踏着一只绣球,头微微侧向西,为雄狮;西侧一尊左前足把玩一头幼狮,头微微侧向东,为雌狮。双狮遥相呼应,默默地守护着这座离宫别苑,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石狮子头上刻有隆起的螺纹型圆髻,第一排
8、是 14 个,向世人昭示出这里是皇城禁地。狮子并非中国所有的物种,据说是从西域传来的,狮子形象始于汉朝。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皇帝。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不知从何时起,狮子成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并且逐渐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到清代狮子的雕刻才基本定型, 扬州画舫录 (1795 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
9、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看门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石狮子在文化上的含义历来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狮子是吉祥的动物,可以驱除邪恶。而在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 ”第四宝:梐枑丽正门前广场周围有用木条交叉制成的栅栏,这就是梐枑。古时置于官署门前用来遮拦人马。至迟在周代就已经出现, 周礼天官掌舍中记载:“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 ”礼记记载:“其名有四:一梐拒、二梐枑、三叉马、四拒马叉子。 ”汉以后又称行马。唐代诗人元稹梦游春七十韵:
10、“石压破阑干,门摧旧梐枑。 ”第五宝:门钉丽正门两扇朱红大门上各饰有 81 颗铜门钉,每扇 9 路,每路 9 颗。门钉在古代俗称浮沤钉。浮沤钉这一俗称,该是概括了门钉造型的特点装饰在门扇上,如同浮在水面的泡。清代规定,9 路门钉只有宫殿可以饰用,亲王府用 7 路,世子府用 5路。宫门饰九九八十一颗钉,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 易乾 “九五,飞龙在天” ,古代以“九 五之尊”代指帝王之位。门钉还被纳入到民俗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说:“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 ”结伴而游的妇女们,走叫“走百病” ,过桥说是“度厄” 。病、厄全抛,
11、再试一试运气,去摸城门门钉,一摸而中,有病者去病,无子者得子。明代万历年间长安客话说:京都元夕,游人火树沿路竞发,而妇女多集玄武门抹金铺。俚俗以为抹则却病产子。彭季口试礼闱时,与客亦在游中。客曰:“此景象何所似?”彭曰:“放的是银花合,抹的是金铜钉。 ”美国学者 W爱伯哈德中国符号词隐藏在中国人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一书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将钉子锤进东西内,既是一种加固的方法,也是一种辟邪之法。从前,在中国人的大门上,常常可以看到以钉子钉着美杜莎式的恶魔头,据说这是为了防止疾病,或者是为了促进早日生子。这大约是因为“钉”与人丁的“丁”同音的缘故。这位美国学者谈到门钉,说的是“钉”之音的民俗意义。摸城
12、门钉的风俗,隐含着生殖崇拜的遗风。明崇祯年间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正月十五前后摸钉儿,妇女们“至城各门,手暗触钉,谓男子样,曰摸钉儿” 。城门门钉的造型和体量,容易使人产生这方面的联想。因此,摸钉儿总是要手暗暗地摸、心暗暗地喜。 帝京景物略录有一首元宵曲:“姨儿妗子此间谁,问着前门佯不知。笼手触门心暗喜,郎边不说得钉儿。 ”摸门钉风俗不局限于北方。1930 年嘉定县续志记:中秋,比户竞焚香斗,并陈瓜果、月饼祀于中庭。妇女踏月摸丁东。摸丁东者,夜至孔庙门上扪其圆木,谓可宜男。此风于光绪中叶后已渐不行。20 年代福建兴化莆田县志 ,正月十六夜“有过桥、摸钉之俗。 暗摸城门钉,谓之吉兆 ”。具
13、有装饰意义的门钉,经古人这么一摸,又被磨出信仰民俗的光华来。这是属于平民百姓的光华,它汇入中国门文化的熠熠光华之中。以上“五宝”是皇家尊严的物化体现,标志着避暑山庄不同于其他的建筑,是典型的皇家禁地,绝非一般的官宦建筑可比,更迥别于普通的民间建筑。一绝:匾额丽正门为重台城门,上层为 3 间阙楼,城楼下开有 3 个门洞,中间门洞高敞,门额之上镶嵌一块石质门额,上面用满、藏、汉、维、蒙 5 种文字镌刻 “丽正门” ,其中汉字为乾隆皇帝御笔所书。一块仅 3 个字的匾额使用 5 种文字来刻写,这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其作用绝不仅仅表明这座门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表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繁荣强大的国家,实现了八表同风、四海同俗的各民族空前团结的统一局面,这块匾额正是民族大团结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非同一般的史料价值。丽正门矗立在这里已经 200 多年了,它历经沧桑。目睹了承德二百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