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7458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诊断来源:创新医学网作者:张永生,崔改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病理科,462300【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6年 6 月-2012 年 6 月我科 84 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判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准确 性,分析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漏诊及误诊的常见原因。结果 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 54 例(占 64.3%),恶性肿瘤 24 例(占 28.6%),良性肿瘤 6 例 (占 7.14%)。细胞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分别为 97.2%和 93.4%

2、。8 例诊断不符合病例主要来自于滤泡性肿瘤诊断 组,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学诊断错误及腺瘤性结甲和滤泡性肿瘤间重叠的细胞学特征。结论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诊断良性或恶性病变准确性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病理,组织病理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是术前评价甲状腺结节性质最准确及性价比最高的诊断方法,在国外医院指南中均列为常规1,FNA 能够更早期的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并使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收集我科自 2006 年 6 月以来所有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有

3、84 例患者在超声引导或触诊下甲状腺细针穿刺后进行了甲状腺手术。同时,对比分析了这 84 例患者细胞病理学诊断与手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结果,明确细胞病 理学诊断的准确性,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为临床医生判断甲状腺 FNA结果提供依据,具有重要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2006 年 6 月至 2012 年 6 月行甲状腺细针穿刺 84 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 24 例,女 60 例男:女=1:2.5;年 龄 1282 岁,中位年龄 46.0 岁。穿刺方式:触诊下甲状腺穿刺 37 例,超声引导下穿刺 49 例。84 例患者 FNA 均取材满意,细胞涂片标本具有

4、足够细胞成分。涂片足够细胞成分的标准是至少含有 6 组滤泡细胞,每组至少 1020 个滤泡细胞 2。FNA 细胞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以下 4 大类:良性病变;滤泡性肿瘤;可疑恶性;恶性3。简而言之,良性病变即能够肯定为非肿瘤性疾病的诊 断。滤泡性肿瘤包括滤泡性腺瘤或腺癌,嗜酸细胞性腺瘤或腺癌。可疑恶性即指存在某些提示恶性的细胞学特征,但不能肯定诊断为恶性的病变。恶性即能够定为恶 性的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是依据临床触诊或超声检查。1.2 细针穿刺及涂片染色方法采用 10ml 注射器,0.730 针头穿取组织。保证标本新鲜,取材后尽快制片。厚薄适度。每位患者的标本至少涂两张玻片,避免漏诊。涂片采用推

5、片法,取穿刺液适量滴在玻片偏右侧端,用推片以 30 度夹角将玻片上穿刺液轻轻向左推。带湿固定,HE 染色。1.3 穿刺结果判定依据巴氏细胞病理学学会关于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策略2,将细胞学结果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无法诊断、良性、不典型细胞、滤泡样肿瘤、可疑恶性及恶性。判定 FNA 结果的标准为术后常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并将 FNA 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7.0 软件,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分类对比采用 Crosstabs 统计分析。2 结果86 例病例中,良性病变 54 例(64.3%),恶性肿瘤 24 例(28.6%),良性肿

6、瘤 6例(7.14%)。其中经超声引导穿刺 37 例,触诊穿 刺 49 例。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 诊断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6.4%和 83.6%;触诊下甲状腺 FNA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5.6%和 87.3%,分层卡方检验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5)。甲状腺 FNA 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6.8%和 85.8%,诊断 符合率为 87.0%。8 例诊断不符合病例主要来自于滤泡性肿瘤诊断组,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学诊断错误及腺瘤性结甲和滤泡性肿瘤间重叠的细胞学特征。分层卡方 检验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讨论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借助高分辨

7、超声检查,正常人群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达 13%67%4。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病 变,只有约5%15%是恶性肿瘤5。无症状的良性结节不需要手术治疗6。因此,临床上如何准确地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6。2009 年美国甲状腺协会发布了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 3 版)(以下简称 2009 ATA 指南),其中明确指出 FNA 是术前评价甲状腺结节最准确及性价比最高的诊断方法1 ,本组采取超声引导与触诊两种方法进行甲状腺 FNA。虽然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经分层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考虑两种检查方法的适应证不 同,超声引导穿刺病例多为甲状腺结节小于 1cm、结节

8、性质为囊实性结节(囊性成分大于 50%)或结节位于甲状腺背面,这些因素均会增加穿刺的难度,因此目 前普遍认为超声引导甲状腺 FNA 较触诊下甲状腺 FNA 更为准确7。超声不仅可准确引导穿刺,FNA 联合超声征象(微小钙化、血流丰富及实性结节)还可 明显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本组数据显示,术前超声检查对于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6.9%和 77.3%,较甲状腺 FNA 检查略差。 但 FNA 联合超声征象进行结节评估明显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甲状腺FNA 细胞学检查能够对甲状腺结节提供相对准确的术前诊断,六级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治 疗方案的选择。通过此检查,大多良性结节病例可

9、避免手术。且 FNA 联合超声可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尽管 FNA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然不失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 恶性的有效诊断方法。本组研究表明,对于 FNA 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诊断,其准确性较高。本组资料存在对于滤泡性肿瘤过度诊断的问题,在以后的 FNA 中, 应进一步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临床医生对于滤泡性肿瘤和可疑恶性的 FNA 诊断结果,应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考虑,包括是否存在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进 一步决定是选择临床随诊观察还是手术治疗,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参考文献】1 Cooper DS, Doherty GM, Haugen BR, et al. Revised A

10、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2009. 19(11): 1 67-214.2 OGILVIE JB, PIATIGORSKY EJ, CLARK OH. Current status of fine needle aspiration for thyroid nodules J. Adv Surg, 2006,40(1):223-238.3 YEUNG MJ, SERP

11、ELL JW. Management of the solitary thyroid nodule J. Oncologist, 2008, 13(2):105-112.4 Tan GH, Gharib H.Thyroid incidentalomas: management approaches to nonpalpable nodules discovered incidentally on thyroid imaging. Ann Intern Med. 1997. 126(3): 226-231.5 Hegedus L. Clinical practice. The thyroid nodule. N Engl J Med. 2004. 351(17): 1764-1771.6 张彬.甲状腺结节诊治的规范化.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8. (06): 317-318.7 Redman R, Zalaznick H, Mazzaferri EL, Massoll NA. The impact of assessing specimen adequacy and number of needle passes for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thyroid nodules. Thyroid. 2006.16(1): 55-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