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电线头的接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7364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1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电线头的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缆电线头的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缆电线头的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缆电线头的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缆电线头的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缆电线头的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电线头的接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呵呵第一节 电工基本技能1 导线的连接和绝缘恢复1.1 单股导线连接的类型和剥离绝缘层1.1.1 口诀单股导线要连接,四种情况有区别。一字丁字和十字,还有并头来连接。绝缘导线先剥皮,注意不要把线切。1.1.2 说明1.1.2.1 独股导线相互连接的类型独股绝缘导线的截面积最大为 6mm2(直径为 2.76mm) 。根据线路和导线的规格不同等情况,独股导线相互连接的形式有自缠绕法和绑扎法两大类,又分对接(一字形直线连接) 、丁字形(或 T 字形)分支连接、十字形分支连接和并头连接等。一般需要全手工或用工具辅助完成。1.1.2.2 连接前的准备工作连接前,应事先将要连接部位的绝缘层剥掉,注

2、意剥开的导线长度要符合连接的要求,过短则达不到要求的连接尺寸(如规定相互缠绕 5 圈,实际只够3 圈) ,过长则会造成浪费。铜导线连接前应用砂布打磨光,以减少接触电阻。剥离绝缘层常用剥线钳,对较粗的导线则使用电工刀等工具。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1) 用小型剥线钳剥离绝缘层小型剥线钳为内线电工、电机修理工、仪器仪表电工常用的工具之一,它适宜于塑料、橡胶绝缘电线、电缆芯线的剥皮,同时具有切断较小线径导线的功能。图 3-1a、b 所示为两种常用的品种。a 剥线钳 1 b 剥线钳 2 c 用剥线钳剥离导线绝缘层图 3-1 小型剥线钳使用方法:根据待剥皮导线的金属线径,选择合适的刃口, 将线头置于钳

3、头的刃口中,留出预定的线头长度,手握剥线钳的两个钳柄,将导线夹紧后,继续用力一捏,绝缘皮便与芯线脱开,如图 3-1c 所示。注意事项:待剥皮导线应顺直,截面直径不应超过剥线钳最大的刃口。当绝缘皮与芯线脱离较困难时,不要强行加力, 否则不是将刃口损伤,就是将钳柄压弯。2) 用电工刀剥离绝缘层电工刀有单刀和多用途两种。后者常具有一或两把刀、一个锥子、一只微型锯,有些品种还具有剪子等功能,如图 3-2 所示。电工刀最常用于切断和剥离导线的绝缘层,另外是割断绳索、切削木料、裁制非金属薄板等。图 3-3 给出了剥离导线的绝缘层的操作过程。图 3-2 电工刀线头的剖削角度 塑料线线头的剖削过程 皮线线头的

4、剖削过程a 用电工刀剥离单芯导线绝缘层b 剥离护套线的绝缘层图 3-3 剥离绝缘层和切断导线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用力适当,掌握好切入的深度,避免伤及导线(本口诀“ 注意不要把线切” ) 。同时注意防止划伤手指。使用完毕,应将刀片合拢。禁止用于切割较硬的物品。长期存放时,应注意防潮,以避免锈蚀。1.2 相同线径单股导线一字连接1.2.1 口诀线交叉,拧麻花,三圈以后掰直它。顺杆爬,牵牛花,五圈以后掐断它。多条导线同处连,位置错开免“疙瘩”。1.2.2 说明两条线段对接称为一字形连接。操作方法步骤如下:剥掉足够长的绝缘层厚,两线端各自在距离绝缘 1525mm(直径大的取大值)的位置相互交叉,左上右

5、下,打弯成 X 形(本口诀“线交叉”) ,如图 3-4a 所示;然后两只手各捏住一端同时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拧导线互缠绕(本口诀“拧麻花 ”)3 圈三右,并用钳子咬住,将线掰垂直(本口诀 “三圈以后掰直它”) ,如图 3-4b 所示;之后,一手捏住(或用钳子夹住)两线已缠绕部分,另一只手靠拇指和食指相配合(或用钳子)将一条线端密缠(相互贴紧)在另一导线上(本口诀“ 顺杆爬,牵二花”) ,不少于 5 圈,之后再绕另一端,余线剪掉(本口诀“五圈以后掐断它” ) ,用钳子捏线端紧贴导线。完工的效果如图 3-4c 所示。a 两线端交叉成 X 形 b 相互绞 3 圈后将线端掰垂直c 完工效果图 3-4 直线

6、连接自缠法应该注意,在实际生产施工时,若对一组(如多芯电线或电缆)导线进行对接,则要求对接点要错开一定的距离,如图 3-5 所示。若处于一个位置,则连接点的绝缘处理不好可能造成短路。另外,连接点经绝缘处理后外形较粗,外观较差。这就是本口诀“多条导线同处连,位置错开免疙瘩” 要表达的意思。图 3-5 多条导线连接点的错位安排1.3 相同线径单股导线丁字连接1.3.1 口诀分支连接成丁字,直接缠绕简单时。分支导线若受力,先绕一个反 9 字。回头缠绕五六圈,再把各处来压实。1.3.2 说明一条线段进行分支连接称为丁字形连接,或称为 T 字形连接。操作方法步骤如下:将要分支的导线在距分支点各为 152

7、0mm 处剥掉绝缘,露出 3040mm长的铜(铝)线。分支导线剥出长度与对接法基本相同。缠绕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缠绕,即将分支线直接缠绕在要分支的导线上,密缠不少于 5 圈,方向可左可右,在支线不受力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口诀“ 直接缠绕简单时”) ,如图 3-6a 所示;第二种较复杂些,用于支线可能受一定拉力的情况,是先在要分支的导线上打一个结,从正面看像一个圆圈在右侧的 9 字(本口诀 “先绕一个反 9 字”) ,应注意在弯曲绕制过程中尽可能地压紧,不留空隙,之后再顺着主线密缠不少于 5 圈(本口诀“回头缠绕五圈整” ) ,最后,用钳子将各处压紧,如图 3-6b 所示。a 方法一b 方

8、法二图 3-6 丁字(T 字)形分支连接自缠法1.4 相同线径单股导线十字连接1.4.1 口诀十字交叉两边分,一上一下两个丁。缠绕可朝一方向,一左一右更分明。1.4.2 说明十字形分支连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两个分支线并在一起,在要分支的导线上密缠不少于 5 圈(本口诀 “缠绕可朝一方向 ”) ,如图 3-7a 所示;另一种是分两个方向各自在要分支的导线上密缠不少于 5 圈(两条线加在一起为不少于 10 圈) 。操作方法与丁字( T 字)形分支连接的第一种方法基本相同,如图3-7b 所示。本口诀“一左一右更分明” 是说这种方法得两个分支分开进行缠绕,比第一种方法清晰,便于分辨。图 3-7 十字

9、连接自缠法(绞接法)1.5 相同线径单股导线并头连接1.5.1 口诀两条以上并头连,一条长线绕五圈,被缠导线回过头,压住绕线两三圈。1.5.2 说明在接线盒(分线盒)内,经常要将几条导线的端头连在一起(并头连接)后,用套帽进行绝缘保护。连接的方法是,将要连接的几条导线剥掉绝缘后(注意其中一条的导线剥离长度要比其余的长出 4 倍以上) ,用较长的导线缠绕其余导线,5 6 圈后掐断(本口诀 “一条长线绕五圈”) ,用钳子将导线端压紧后, 再用钳子将其余导线打回头压紧在缠绕的部分两到三圈(本口诀“被缠导线回过头,压住绕线两三圈”) ,如图 3-8 所示。图 3-8 导线并头连接法1.6 不同线径独股

10、导线连接1.6.1 口诀两条导线不同粗,较粗导线作为主。细线绕在粗线上,粗线回头来压住。细线再绕三四圈,压紧压实就罢手。1.6.2 说明当要连接的两条导线线径相差较多时(隔一个档距及以上) ,应采用如下方法:将较细的导线密缠在较粗的导线上不少于 5 圈,如图 3-9a 所示(本口诀“细线绕在粗线上” ) ;之后,将较粗的导线弯回头,用钳子夹紧(本口诀“粗线回头来压住” ) ,如图 3-9b 所示;再将较细的导线密缠在打回头的较粗导线上不少于 3 圈(本口诀 “细线再绕三四圈”) ,用钳子夹紧(本口诀 “压紧压实就罢手”) ,如图 3-9c 所示。图 3-9 不同线径独股导线直线连接自缠法1.7

11、 较大截面独股导线的绑扎连接1.7.1 口诀较大面积独股线,自身缠绕较困难。一般采用绑扎法,先加一条辅助线。同种细线来捆绑,十倍线径定长短。导线两端翘回头,绑线再绕五六圈。辅线、绑线绞一起,压平线头就算完。分支连接绑扎法,支线弯成一 。同种细线来捆绑,长度等同直线法。支线回头接着缠,五圈之后绑线搐。再绕绑线另一端,五圈之后就作罢。1.7.2 说明6mm2 及以上的导线可认为截面面积较大。1.7.2.1 对接绑扎操作方法在两根连接导线中间加一根相同直径的辅助线(本口诀“先加一条辅助线”) ,然后用 1.5mm2 的裸线(材质应与被绑扎的导线相同)作为绑线,从中间向两边缠绕各自 5 圈左右(或总长

12、为要连接导线直径的 10 倍左右,本口诀“同种细线来捆绑,十倍线径定长短”) ,如图 3-10a 所示;用钳子将两条要连接的导线打回头后压紧在缠绕的导线上(本口诀“导线两端翘回头”) ,如图 3-10b 所示;继续用细铜线缠绕 5 圈后(本口诀 “绑线再绕五六圈 ”) ,与增加的辅助线拧在一起 3 圈以上,之后掐断,用钳子压紧贴附在粗导线上(本口诀“辅线、绑线绞一起,压平线头就算完”) ,如图 3-10c 所示。1.7.2.2 丁字形分支连接将分支线剥离绝缘后,在距绝缘 10mm 处弯成 90角,呈 (希腊大写字母,汉语近似读音为“嘎玛”)字形,弯出的部分长度应不小于该导线直径的 16倍;用

13、1.5mm2 的裸铜线作为绑线,长度应不少于要连接导线直径的 90 倍;将绑线留出要连接导线直径 20 倍的长度后,开始从分支线弯曲的部位开始缠绕10 圈左右(或总长为要连接导线直径的 10 倍左右,本口诀 “长度等同直线法”) ,之后用钳子将分支线剩余的部分打回头压紧在缠绕部位;继续缠绕绑线 5 圈,掐断压紧;用绑线开始留出的部分沿反方向缠绕导线 5 圈(本口诀再绕绑线另一端,五圈之后就作罢),掐断压紧。最终效果如图 3-11 所示。图 3-10 较粗独股导线直线连接的绑扎法图 3-11 较粗独股导线丁字形分支连接的绑扎法1.8 多股较粗导线的连接1.8.1 口诀多股导线对接连,劈开线股交叉

14、线。顺直贴服线外侧,掰起一股绕两圏;之后顺直贴外侧,再掰两股绕两圏;依次按照上面做,做完再做另一边。丁字连接多股线,先将支线分两半。一半穿过主线中,反向缠绕在两边。1.8.2 说明多股铜导线的连接一般采用绑扎法,用一根 1. 5mm2 裸铜线缠绕。绑扎长度为双根导线直径的 5 倍,绑扎后要涮锡。操作方法与前面讲述的内容类似。也可采用插接法,分为对接和丁字形连接,连接后要涮锡。1.8.2.1 直线连接本口诀第一部分为多股芯线进行直线连接时的插接法操作步骤。以 7 股导线为例,操作方法步骤见表 3-1。表 3-1 多股芯线直线连接的插接法(续)1.8.2.2 丁字形分支连接本口诀第二部分为多股芯线

15、进行丁字形分支连接时的插接法操作步骤。以19 股导线为例,操作方法步骤见表 3-2。表 3-2 多股芯线分支连接的插接法1.9 导线的套管压接法和并沟线夹连接1.9.1 口诀多股导线对接连,使用线管冷压钳。线管截面有两种,一种整圆一椭圆。整圆导线对头接,椭圆两线相搭连。压接之前清内孔,同时清洁要连线。压接点数按规定,详细要把手册看。并沟线夹最常用,架空线路连导线。1.9.2 说明1.9.2.1 冷压鉗用于导线对接或与接线端子压接的冷压钳有手动机械式和液压式两大类。小型手动冷压鉗有很多种,主要用于压紧导线的接线端子,如图 3-12a、b和 c 所示。其中图 3-12a 所示为一种钢丝冷压两用钳。

16、较大的便携式冷压钳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大类,图 3-12d 所示为一种液压式的外形,它主要用于压紧导线的接线端子和连接导线的套管。一般均可更换不同尺寸的压模,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接线端子或套管。压模规格(单位为mm2)有: 16、 25、 35、70、 95、 120、 150、 185 和 240。图 3-12 冷压钳使用时,应根据要压接的接线端子等器件的规格,选择适当的压口或压模(对于可更换压模的品种) 。1.9.2.2 多股导线用对接压线管压接的方法及要求较粗的多股导线,特别是多股铝导线的对接,经常用此方法。应选择适合管径和长度的压线管(压线管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 ,用钢丝刷将管内壁中的锈蚀或附着物刷干净。对要连接的导线,用钢丝刷或纱布进行刷或打磨,使其露出金属本色。将导线从压线管的两端穿入,使两者在压线管的中心对接(圆形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