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47230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微博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微博新闻传播活动存在的问题1.碎片化信息发布2016 年 12 月 17 日的“圆通毒快递事件” ,2016 年 8月 29 日毕业女大学生龚雪失联事件,9 月 21 日的“福建一家 4 口被灭门”,9 月 26 日发生的“ 广西 4 小学生被砍杀”等,都是通过微博将现场一些图片、照片、悬赏令、文字等在第一时间传达给人们,引起网民普遍的关注。但微博页面上的文本往往不成系统,在一个网页中,排放在一起的微博新闻要么来自不同微博用户的不同话题和相似的话题,要么就是来自同一微博用户的不同新闻,条目众多,新闻之间缺乏关联性,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2.谣言、虚假新闻成

2、堆正是由于微博的低门槛、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微博新闻遭遇谣言的事情层出不穷。2016 年 “金庸被去世”微博新闻,2016 年春节前后,出现以微博为平台社广泛参与的“打拐 ”行动中“4 岁男孩刘晨光西安雁塔被拐”等虚假信息趁虚而入;2016 年 3 月由于日本地震海啸所引发了核辐射扩散到中国,以为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造成全国各地疯狂抢盐现象。微博虚假新闻大量出现首先与微博的信息传播者和发言者隐匿身份有关。微博没有确立信息管理机制,没有把关人对信息进行筛选,缺乏自律的微博用户在表达观点时一般少有约束,带有强烈主观倾向。 “在社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的组织性的“把关” 角色让渡给了每一个

3、参与其中的网民,当这些乌合之众的信息传播在一个带有政治目的的有计划的信息引导下,就有走偏的可能”。首先,网络“大 V”借助微博平台,拥有话语霸权,成为“意见领袖” ,他们对社热点事件的评论和转播,影响甚至决定着社舆论的方向,威胁社的稳定。其次,信息的不透明也引起人们的恐慌。3.微直播也易引起一定的负影响联盟2016 年 1 月 9 日,新浪微博对“中国影响 00 时尚盛典” 活动进行了微博直播,这是微博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微博应用和直播方式出现,从此“微直播” 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应用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的活动中。它依托于微博基础,或通过汇集微博上来自各方面的实时信息,展现

4、大型活动进程的直播,或单一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和描述某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发展过程,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前者需要在微博网站上开辟一个专门的主页,通过手机、电脑将现场的情况发布在活动主页上,现场还设有“微博墙 ”,显示着网友在主页上发的微博,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就在场内场外、线上线下进行着。目前全国报道、企业产品的相关活动、晚、社公共事务主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2016 年 8 月 22 日至 26 日,在济南市中级法院审理案件中,通过 179 多条微博、近 16 万字的图文“直播 ”庭审状况,这也是我国首起以微博直播的高级官员贪腐案件,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后者微博的直播更多呈现出草根性,往往与突发

5、性事件关系密切。当然部分微博直播也引起了一定的负影响。虽然微博作为一种公共传播的自媒体,具有发散性,但很多微博用户也可以在上面写日记、记录生活与心情、发表时政评论、曝家丑甚至更为隐私的事件,只是经过网民的跟进、二次传播,私密搞得人尽皆知。2016 年 9 月 8 日,画家“赵庭景美”在微博上直播了将丈夫“ 北京陈青蓝 ”“捉奸在床”的全过程,上演了“捉奸门 ”闹剧。这是首次当事人利用微博自曝捉奸、家暴、经济情感纠纷等家丑,首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2016 年 10 月知名博主在微博曝光董洁与潘粤明分手,此后双方在各自的微博上直播“离婚大战” ,彼此形象一落千丈。2016 年 6 月 11 日至

6、18 日,黄奕与老公黄毅清在微博上互相指责对方出轨、家暴、相继争夺小孩的抚养权等,上演了 8 天的“狗血剧 ”。4.微博新闻著作权难以得到保障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用户以及其他数字终端的快速发展,不受时间、地域、国别、种族的限制的网民都忙着织围脖。由于传播主体法律意识淡薄、传播途径多样化,加上著作权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时事新闻” 没有著作权,就想当然认为新闻无版权,导致了微博新闻侵权的泛滥,使微博新闻的著作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016 年 月,北京暴雨期间,杨迪将其在地铁中拍摄的“地铁 号线陶然亭站成瀑布”的照片在其微博中发布后,被包括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大量传统媒体转载,只有少数媒体主动

7、联系要求其授权,而大部分未经杨迪授权。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了作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者完整权,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共 12 项权利。依照 2016 年 2 月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 , “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已经发表的作品的,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使用他人作品的,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 ”二、微博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1.提升微博用户相关素养,加强行业自律以微博为主体的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来说,在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

8、传播受众、传播效果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微博的零门槛、速度快,再加上目前网络相关立法并不完善,微博新闻活动中存在的假新闻、新闻侵权、非理性言论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到微博平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誉和形象。在这种背景下,提升微博用户的自身媒介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微博使用者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治方向,主动承担起传播信息相应的责任,不煽动渲染负面新闻、负面情绪,不听信谣言,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当然除了提升微博使用者的自身相关素养外,还需要加强微博行业的自律。2016 年 9 月新浪微博已经运行自律专员机制,加大自律专员队伍,让自律专员成为常态的第三方

9、机制。而搜狐微博发布了首个微博行业自律专员行为准则 ,特别搭建了“微博举报平台” ,发动用户的力量,供所有微博注册用户举报自己看到不良信息;专门微博辟谣的账号,及时向广大用户发送对不实消息的澄清和更正,以官方新闻的形式阻止各类谣言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2.加强与微博运营商的合作,强化认证机制当前微博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融频繁, “意识形态多元化” 、 “普世价值论 ”甚嚣尘上,中国年轻网民很容易被这些“糖衣炮弹” 击中,加上境外敌对势力对微博的渗透越来越深。随着谣言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实行微博实名制。北京市政府于 2016 年 12 月率先推出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 ,明确要求微

10、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宣告我国微博实名制正式启动。出于对隐私暴露、安全等方面的担忧,实行实名制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微博用户数量的扩大,挫伤用户选择微博发布信息的积极性,但僵尸粉、水军、恶意攻击、谣言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谩骂等危害社等事情发生,加强网络监管,恢复网络诚信,净化舆论环境。3.健全微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有效地应对微博的各种问题,除了提升微博使用者的素养,加强行业自律,实行实名制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当前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因此,我们鉴于微博言论易存在谣言的问题,必须构建互联网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重视技术建设,对微博用户言行进行有效监管,采取数据加密技术、水印技术、控制复印

11、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干预网络舆情,对微博言论中包含的不良和非法内容进行封锁过滤和监控,可以保障微博新闻的健康运行。出了软性的行业自律外,对于恶意造谣者,必须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在新闻版权也需要与时俱进,英国数字经济法案就有专门条款对打击网络侵权进行了详尽说明,并对新闻版权保护和救济的程序进行了扁平化改造,使得版权维护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德国附属版权法案明确规定通过搜索引擎和信息聚合提供新闻信息的网络服务商都要为所提供的新闻链接或摘录支付一种被称作“链接税” 的费用,任何未经授权擅自引用其内容的行为均属违法。借鉴国外的法律,在基于公共利益考虑的前提下,允许对微博技术保护措施的合理规避,调整和细

12、化新闻版权等来保障微博著作权,明确手机和网络微博运营商各自的法律责任,对预先设置好的关键词进行过滤、审查与监管,接到著作权人通知,应采取主动“删除、屏蔽”“ 断开链接” 等技术措施隔开;在页面上设置问答题、游戏等多种新形式深入到微博著作权等法规,强制用户看完所有的条款,从而起到相应的警示作用。4.培养“意见领袖 ”,加强舆论引导媒介担负着引发舆论、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微博作为当下最热门的媒介工具之一,自然引发了人们关注社热点话题。 “意见领袖”在信息来源、转发评论乃至改变议程设置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但由于“意见领袖” 一呼百应,影响力太大,主观性强,易忽视自我把关,若散布谣言、滥用话语权等,将导致网络暴力盛行,引发微博舆论动荡。因此政府应该培养和扶持微博“意见领袖” ,加强政府机关官方微博与社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 微博的建设,及时沟通,提高公信力,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能更有效积极地引导网络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