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器型名称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5973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瓷器的器型名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瓷器的器型名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瓷器的器型名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瓷器的器型名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瓷器的器型名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瓷器的器型名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瓷器的器型名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瓷器的器型名称俑俑简介:中国古代用来代活人殉葬的偶人。始见于春秋时期,战国以后,殉俑之风日趋兴盛, 清初以后消失。俑之质地以陶、木、石为主。形象有奴仆、乐舞态、持仪仗者等。 传统考古学也将鞍马、庖厨用具、建筑模型涵纳其中。俑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彩文官俑2三彩文官俑头部三彩文官俑,唐,高 72cm。文官俑头戴小冠,着宽袍大衣,外罩裲裆,脚穿如意头云履,双臂抱于胸前。釉色以褐、绿、白为主。唐朝葬俗中,人死后多随葬各种明器,地位较高的随葬常达数百件,其中文官俑、武士俑、镇墓兽为常见明器。文官俑多长袍大袖,双手拱立,神情肃穆庄重。3三彩天王俑,唐高 118cm,宽 50cm。天王俑头顶置

2、一展翅欲飞之鸟。双眉紧蹙,双眼圆睁,张嘴露齿。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天王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各一,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 。 4三彩女立俑,唐,高 32cm。女立俑头发绾(wn 音晚)至前额上部,扎系成花形。内穿襦衫,外披帛带,齐腰长裙下垂至地,鞋尖微露。釉色以绿、黄、白为主。此俑站姿挺拔,神态端庄。唐代的三彩釉陶是唐代陶瓷生产中的

3、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唐三彩虽是陶器,但与低温釉陶有所不同,其胎体用高岭土制成,釉料则用数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为着色剂,以氧化铅为熔剂,烧制出绿、蓝、白、5赭、黄等深浅不同的颜色。它分两次烧成,先在 1100的高温下烧出素坯,而后在素坯上施釉,再经 900低温焙烧而成。三彩武士俑,唐高 105cm,宽 44cm。武士俑面部敷粉画彩,不施釉,颈下施黄、绿、白三色釉。头束发髻,二目圆睁,双眉浓重,大鼻头,鼻下胡须向两侧上翘,面相异常凶猛。身穿明光甲,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肩覆披膊作龙首状。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叉扶于腰际。足蹬高靴,直立于镂空座上。6此件武士

4、俑形神兼备,气宇轩昂之态显露无遗,精工制作,是一件上佳的艺术珍品。三彩胡人牵骆驼俑,唐,骆驼高 70cm,长 51cm,佣高 68cm。俑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画彩,身施黄、绿、白三色釉。深目高鼻,胡人形像。头戴折沿尖顶帽,身穿窄袖长袍,领口外翻,内着半臂,腰后系一包袱,下着裙,足蹬长靴。双手握拳,姿势呈拉缰绳状。驼俑为双峰驼,上有毡垫,周身以黄釉作为主色调。驼首上昂,张嘴作嘶鸣状。腰身略长,四腿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这组唐三彩俑比例和谐,神情准确。“胡人”是古代汉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并扩而大之,涵盖中亚、西亚等少数民族与国家。由长安通向中亚、西亚以至于阿拉伯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

5、纽带,唐代时这条商路7更加繁荣,商队络绎不绝。骆驼是商客的坐骑,也是托运物资的工具,被称为“沙漠之舟 ”。墓中以胡人牵驼俑作为随葬品,是对唐代现实生活的生动反映。三彩武官俑,唐,高 70.5cm。俑头戴鹖冠,高鼻深目,八字胡须,着宽袍大衣,外罩裲裆,脚穿如意头云履,双拳相握,置于胸前。鹖冠施朱,冠、发、眉、眼、胡须施墨,唇红。此三彩武官俑神情庄重,釉色以褐、绿、白为主,色泽鲜艳流畅。8鹖(h 音合)为古书上说的一种善斗的鸟。唐朝时鹖冠中的鹖多为小雀状,头朝下,两翼匍匐。鹖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则少见。半翻髻青釉女瓷俑,高 24.9 厘米。侍女梳半翻髻;身穿圆领对襟小袖衣,高腰长裙,裙腰束带前垂;足穿尖头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