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45734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坝体接缝灌浆施工组织措施一、概述乌江银盘水电站泄洪坝段共设有三条接缝灌浆缝:纵向围堰坝段横缝接缝灌浆,灌浆面积854.1m 2、泄1#泄5#坝段纵缝接缝灌浆,灌浆面积1706m 2、泄1#泄3#坝段纵缝接缝灌浆,灌浆面积1261m 2。接缝灌浆是保证混凝土挡水建筑物整体性及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结构措施,又是一项隐蔽工程,为了保证大坝接缝灌浆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特制定本施工组织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二、施工依据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2、二期工程大坝及电站厂房后期通水与接缝灌浆等施工技术要求(长银设2008第006号)3、纵向围堰坝段横缝灌浆布置修改

2、图(183E65-01-7-05R1)4、泄1#泄5#坝段纵缝灌浆布置图(183E65-01-7-27)5、泄1#泄3#坝段纵缝灌浆布置修改图(183E65-01-7-17R1)三、施工布置1、施工用风采用3.5m 3移动式空压机供风。2、施工用水、电施工用水、电在泄洪坝段主供水、供电管线路上接入接缝灌浆作业面使用。3、制灌浆系统大坝接缝灌浆具备灌浆条件时,根据接缝灌浆缝的分布情况和现场实际情况,拟分三个部位分别进行灌浆,纵向围堰坝段横缝接缝灌浆在泄洪坝段廊道内进行,制灌浆系统设置于廊道内;泄1#泄5#坝段纵缝接缝灌浆在并缝灌浆廊道或泄15#闸墩间相应位置布置灌浆站进行;泄1#泄3#坝段纵缝接

3、缝灌浆在纵缝灌浆廊道内进行,制灌浆系统设置于廊道内。四、进度计划接缝灌浆宜在低温季节进行,其进度计划拟安排如下(具体灌浆时间应根据砼凝期、砼温度、缝面张开度等情况确定):1、纵向围堰坝段横缝接缝灌浆:灌浆设备、材料准备及通水检查、缝面浸泡与冲洗、预灌性压水检查等:计划5d时间完成,自2010年1月1日至1月5日;接缝灌浆:计划7d时间完成,自2010年1月6日至1月12日。2、泄1#泄5#坝段纵缝接缝灌浆:灌浆设备、材料准备及通水检查、缝面浸泡与冲洗、预灌性压水检查等:计划5d时间完成,自2010年1月14日至1月18日;接缝灌浆:计划7d时间完成,自2010年1月19日至1月25日。3、泄1

4、#泄3#坝段纵缝接缝灌浆:灌浆设备、材料准备及通水检查、缝面浸泡与冲洗、预灌性压水检查等:计划5d时间完成,自2010年1月28日至2月1日;接缝灌浆:计划7d时间完成,自2010年2月2日至2月8日。五、灌浆材料1、水泥接缝灌浆采用强度等级42.5的中热水泥,细度要求为通过80u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当坝体接缝张开度小于0.5mm时,采用超细水泥或其它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灌浆材料进行接缝灌浆。接缝灌浆用水泥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现场使用水泥自出厂之日起至用完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个月。采用超细水泥时,严格防潮和缩短存放时间,现场存放的超细水泥每隔15天进行一次细度测定

5、,且同一批水泥至少检测一次,不合格水泥不得用于灌浆。2、水灌浆用水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浆液温度控制在515,最高不超过20。3、外加剂为改善浆液的流动性和延长凝结时间,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下可掺入一定数量的外加剂,掺入量根据试验确定。六、接缝灌浆施工1、 接缝灌浆施工工艺流程接缝灌浆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预埋件制作放样定位预埋件分层安装通水检查混凝土浇筑灌区混凝土温度、缝面张开度测量单开通水检查封闭通水检查外漏、堵塞处理充水浸泡预灌性压水检查吹干缝面积水签发准灌证灌浆施工灌后质量检查灌浆质量评定。2、 灌区布置接缝灌浆按分区布置的原则,每个灌区由进浆管、回浆管、排气管、出浆盒、排

6、气槽及塑料止浆片组成,进浆管、回浆管采用32mm钢管,排气管采用40mm钢管,横缝接缝灌浆进浆管、回浆管、排气管接至基础灌浆廊道,纵缝接缝灌浆进浆管、回浆管、排气管接至并缝廊道,纵缝接缝灌浆进浆管、回浆管、排气管接至纵缝灌浆廊道。灌区分布如下表所示:接缝灌浆灌区分布表 表1分区 横缝 纵缝 纵缝-1 EL177.0186.0 EL145.8161.6 EL145.8161.6-2 EL186.0195.0 EL161.6178.5 EL161.6178.5-3 EL195.0202.5 / /-1 EL177.0186.0 EL155.5161.6 EL155.5158.1-2 EL186.0

7、195.0 EL161.6178.5 EL161.6178.5-3 EL195.0202.5 / /-1 / EL155.5161.6 EL155.5161.6-2 / EL161.6178.5 EL161.6178.5-1 / EL169.5178.5 /-1 / EL171.45178.5 /3、 接缝灌浆管路安装接缝灌浆管路布置详见纵向围堰坝段横缝灌浆布置修改图(183E65-01-7-05R1)、泄1#泄5#坝段纵缝灌浆布置图(183E65-01-7-27)、泄1#泄3#坝段纵缝灌浆布置修改图(183E65-01-7-17R1)。根据先浇块混凝土浇筑进度,安排专人进行接缝灌浆管路预埋设

8、工作。进浆管、回浆管采用32mm钢管,排气管采用40mm钢管,与进浆管相连接的灌浆支管采用25mm钢管。进浆管与回浆管在每个灌区最低处设置沉污管相连接,支管每隔1.5m高布置一层,支管连接出浆盒,出浆盒布置原则为:每个灌区最下层支管上每隔1.5m布置一个出浆盒,以上各层支管上每隔3m布置一个出浆盒,出浆盒呈现梅花形布置。每个灌区最上层设置排气槽,排气槽与排气管相连接。进浆管、回浆管及排气管均引至规定的廊道内,作好标记,管口外露廊道壁20cm。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后均对已安装管路进行通水检查,对不通管路查明原因及时处理。4、 灌浆条件(1)蓄水前应完成相应蓄水位以下各灌区的接缝灌浆及质量检查和验收

9、工作。(2)各灌区符合下列条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灌浆:1)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的温度达到设计规定值16,误差范围为+0.5-1;2)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龄期宜大于6个月,在采取了有效冷却措施情况下,也不宜小于4个月;3)除顶层灌区外,灌区上部宜有69m厚混凝土压重,且其温度达到设计规定值;4)接缝的张开度不小于0.5mm,小于0.5mm时按细缝处理;5)灌区周边密封良好,管路和缝面畅通,若有事故必须处理合格。(3)接缝灌浆安排在12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低温季节进行。5、 灌浆准备接缝灌浆前测记灌区两侧坝块和压重块温度、缝面张开度,进行通水检查、缝面浸泡和冲洗、预灌性压水检查等,以便查明灌浆管

10、路及缝面的畅通情况,以及灌区是否有外漏或串漏等基本情况。(1)单开式通水检查分别从两进浆管进水,随即将其它管口关闭,依次有一个管口开放,在进水管口达到设计灌浆压力的80%时,测定各个管口的单开出水率,以便查清管道及缝面通畅情况,每个灌区至少有一套管路畅通,其流量大于30L/min,两个排气管的单开出水量均大于25L/min。(2)封闭式通水检查从一通畅进浆管口进水,其它管口关闭,待进浆管口达到通水压力,测定各项漏水量,并观察外漏部位,以查明灌区密封情况。灌区漏水量宜小于15L/min(不是集中渗漏),串层漏水量及串块漏水量宜小于5L/min。发现外漏,必须处理合格。(3)缝面充水浸泡及冲洗每一

11、灌区灌浆前对缝面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24h,然后用风、水轮换冲洗各管道及缝面,直至排气管回清水,当水质清洁无悬浮或沉淀物时,用风吹净缝内积水,方能灌浆。当灌区形成时间较长,缝面有被污染的情况时,应加长充水浸泡及冲洗时间。(4)灌浆前预灌性压水检查灌浆前必须进行预灌性压水检查,压水压力等于灌浆压力,以复核灌区的管路通畅、缝面通畅及灌区密封情况,确定灌区是否具备开灌条件,对检查情况作相应记录。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签发准灌证,否则应按检查意见进行处理。(5)灌区相互串通时,待互串灌区均具备灌浆条件后,同时进行灌浆。(6)在通水开始前至接缝灌浆时,埋有测缝计的部位应加强接缝张开度的观测,在没有埋设

12、测缝计的部位用厚薄规测量接缝张开度。灌浆期间用千分表和测缝计监测接缝增开度,严格控制增开度不大于0.5mm。6、 灌浆经检查、处理满足灌浆条件,在作好灌浆施工准备前提下,填写混凝土接缝灌浆施工验收表,由监理工程师签发准灌证后即可开始灌浆。(1)接缝灌浆顺序及间歇时间1)同一高程的纵缝灌区,一个灌区灌浆结束3d后,其相邻灌区方可灌浆。若相邻灌区具备灌浆条件,可以采用同时灌浆方式,也可以采用逐区连续灌浆方式。当采用逐区连续灌浆方式灌注时,前一灌区灌浆结束8h以内,必须开始下一灌区的灌浆,否则应间隔3d后再进行灌浆。不论大坝纵缝灌浆采用何种方式(同时灌浆、逐区连续灌浆与间歇灌浆)均应先灌上游缝,再灌

13、下游缝,同时灌浆时上游缝也应先开灌,先闭浆。2)同一纵缝的上下灌区,自基础层开始,逐层依序自下向上灌注。下层灌区灌浆结束10d后,上层灌区方可开始灌浆。若上、下层灌区均具备灌浆条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采用连续灌浆方式,但上层灌区灌浆应在下层灌区灌浆结束后4h以内进行,否则仍应间隔10d后再进行灌浆。(2)接缝灌浆压力接缝灌浆压力以灌区层顶(排气槽)压力作为控制值,以进浆管口(灌区层底)压力作业辅助控制值:1)有压重情况下:灌区层顶(排气槽)压力0.25MPa,灌区层进浆管道口压力0.400.55MPa。2)无压重情况下:灌区层顶(排气槽)压力0.05MPa,灌区层进浆管道口压力0.30MP

14、a。3)在纵缝附近有电梯井、廊道等大的孔洞时,排气槽压力控制在0.150.20MPa,进浆管管口压力控制在0.350.40MPa。灌浆过程中必须控制灌浆压力和缝面增开度,灌浆压力应达到设计要求。若灌浆压力未达到设计要求,而缝面增开度已达到规定值,则以缝面增开度为准限制灌浆压力,并作为无测缝计监测的类似缝面灌浆压力的参照值。(3)正常情况下的灌浆方法当接缝张开度大于0.5mm,进、回浆管与排气管相互通畅,单开出水率大于30L/min,且无明显外漏时,视为正常情况灌浆。其灌浆全过程分为初始阶段、中间阶段、结束阶段。其过程如下:初始阶段:目的是润滑管道和缝面,并排出缝内大部分空气和水分。根据缝面及管

15、道畅通情况,进浆管口进2:1浆液(当张开度大于2mm,管道通畅、两个排气管单开出水量大于30L/min时,也可直接采用1:1或0.6:1浆液进浆),其余管口敝开,然后按出浆次序依次关闭各管口。当排气管出浆后,即可改用1:1中间级浆液灌注。中间阶段:进浆管变为1:1中间级浆液后,逐步使排气管升至设计压力。当排气管口出浆浓度接近1:1或当1:1浆液灌入量约等于缝面容积时,即改用最浓比级0.6:1(或0.5:1)浆液灌注,直至结束。结束阶段:当排气管口出浆浓度达到或接近0.6:1(或0.5:1)最浓比级浆液浓度,排气管口压力或缝面增开度达到设计规定值,缝面浆液注入率等于零或连续20min小于0.4L

16、/min时,即可结束灌浆,灌浆结束时,先关闭各管口阀门后再停机,闭浆时间不小于8h。当排气管出浆不畅或被堵塞时,在缝面增开度限值内,提高进浆压力,力争达到上述结束标准。若无效,则在顺灌结束后,立即从两个排气管中进行倒灌。倒灌时使用最浓比级浆液,在设计规定的压力下,缝面停止吸浆,持续10min即可结束。(4)特殊情况下的灌浆方法特殊情况下灌浆主要是指灌区与混凝土内部架空串漏、止水片失效引起的严重外漏和相邻灌区串漏,进、回浆管道全部失效以及细缝(张开度小于0.5mm)、压缝等的灌浆。1)灌浆过程中发现浆液外漏,应先从外部进行堵漏。若无效再采用灌浆措施,如加浓浆液、降低压力等处理措施,但不得采用间歇灌浆方式。2)灌浆过程中发现串浆,当串浆灌区具备灌浆条件时,可同时灌浆,否则应采用以下措施:若开灌时间不长,应使用清水冲洗灌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