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5149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豆的保健作用及临床意义纳豆是由大豆接种纳豆菌发酵后制成的豆类发酵食品,2000 多年来一直作为日本传统保健食品为民众所喜爱。纳豆不但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大量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而且在其周围的粘性物质中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包括各种蛋白酶(如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纳豆激酶).-多 聚谷氨酸、a-异黄酮和生育酚。纳豆的许多保健作用具有临床意义。1.溶解血栓作用日本学者须见洋行于 1987 年发现纳豆中有一种具有强溶栓作用的功能因子 纳豆激酶1,其溶解血栓能力比尿激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等治疗血栓症的药都要强,而且该酶具有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体内半衰期长、提取工艺

2、简便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弥补了现在常用的同类药品毒性较强、副作用较大、体内半衰期较短及造价较高等缺点。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纳豆激酶属食源性激酶,经口服进人血液循环可直接作用血栓,还可诱导肝脏或血管内皮产生纤维蛋白的溶酶原激活剂(t-PA ),活化自身纤溶酶系统,从而提高血液的纤溶活性。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其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溶栓药物。纳豆激酶是一种中性丝氨酸蛋白酶,可以有效分解血栓的主要成分 纤维蛋白及纤溶酶底物 H-D-Val-Leu-Lys-pNA(S-2251),而且纳豆激酶直接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对纤维蛋白原并不敏感,所以不易引起出血倾简2-4。纳豆激酶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很好的溶解血栓功能,通

3、过在纤维平板上滴加纳豆激酶提取液使平板不透明的圆圈变成透明,从而发现并证明了其体外溶栓作用5。以后通过动物血栓模型也证明无论是静脉注射还是口服,纳豆激酶都有溶栓作用,而且其效果远远大于纤溶酶和弹性蛋白酶6。另外,健康人口服纳豆或纳豆激酶肠溶胶囊后 18 天,明显缩短了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 (ELT)和提高了优球蛋白的纤溶活性(EFA),而且血浆纤溶活性的提高可持续 28小时,在第 4 天之后,纳豆激酶还可促进和增强肝脏及静脉内皮细胞产生 t-PA,增加溶栓活性。这些结果证明了纳豆激酶可提高血浆的纤溶活性,而且该酶的作用可以长时间维持。纳豆中除含有纳豆激酶外,还具有尿激酶、弹性蛋白酶、尿激酶原激活

4、剂以及加速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物质(FAS),FAS 不仅提高直接纤维降解酶( 如纤溶酶等) 的活性,对纤维酶原激活剂也起作用7。2.发挥维生素 K 的作用纳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K28,从而间接发挥维生素 K 的作用:参与骨盐的代谢及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有学者调查了日本东、西部及英国共三个地区绝经妇女血清中维生素 k2(MK-7)的浓度,发现三者间有明显的地理差异:日本东部地区绝经妇女血清中 MK-7 的浓度最高 (5.266.13ng/mL),而英国绝经妇女最低(0.370.20 ng/mL)。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食用纳豆在日本较为常见,而且东部地区较西部更为普遍,纳豆的摄人导致了血清中 M

5、K-7 浓度明显持续升高。这种差异也证明了纳豆中的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K2。进一步调查还发现,日本各个地区绝经妇女骸骨骨折发生率与纳豆的消耗率在统计学上呈明显负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骨及骨化组织中存在维生素 K 依赖性蛋白质(骨钙素),其分子中含有三个 - 羟基谷氨酸残基,可与 Ca2+结合而参与调节钙盐的沉积,增加骨密度。由于食用纳豆后血清中 MK-7 浓度上升,使骨钙素水平升高,从而有助于防治绝经妇女骨质疏松,降低骨折的危险9,因此有人主张用维生素 K2 含量高的纳豆来治疗骨折。同时,动物实验也证明长期摄入纳豆能防止卵巢切除鼠的骨质疏松10。纳豆能升高激活因子的水平11,激洁因子是一种凝血

6、因子(主要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在肝脏中合成,并且需要维生素 K 的参与。维生素 K 缺乏可造成激活因子水平下降,使凝血功能发生异常,易发生出血倾向,因此富含维生素 K 的纳豆可用来防治出血。由此可见,纳豆对机体血液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溶解血栓和抑制出血。这是目前使用的所有溶栓药物都无法达到的功能。3.抗高血压作用根据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肾源学说,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的血管紧张素和最终可发挥升高血压的作用。研究发现纳豆中含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它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发挥抗高血压的作用。纳豆的粘性物质中有两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抑制剂,前

7、者是半抑制浓度(IC50 :0.12mg/mL)较低的一种蛋白质,后者又分两类(IC50 分别为:0.53 mg/mL 和 0.95mg/mL)。它们的抑制机制也不相同,一种是竞争性地,而另一种是非竞争性地通过抑制 ACE 水解 Bz-Gly-His-Leu来发挥作用12。4.抑制肿瘤作用染料转移试验被用来作为一种检测抗肿瘤形成保护因子的方法。当将荧光染料微量注人培养的 BALB/3T3 细胞中,该染料会通过细胞通讯中的缝隙连接转移到邻近的细胞。如果用肿瘤促进剂 12-0-十四酞基咐拜醇-13 一乙酸醋(TPA)处理后,这种染料的转移作用就会被阻断。但若预先加人抗肿瘤促进剂,这种被阻断的染料转

8、移又会恢复。研究发现纳豆中就具有这种活性的抗肿瘤物质。通过分离提取纳豆中的该活性部分(H1),发现它含有直链饱和烃。进一步研究的结果显示,其中起活性作用的是 C31,在很低浓度 (0.65 mg/mL)下 C31就能恢复上述由 TPA 抑制的染料转移。纳豆中的这种抗肿瘤物质主要是染料木素,每克纳豆中含有 38.5mg229.1g 染料木素。资料显示,正是由于日本人具有食用纳豆的习惯(平均每人每天摄人染料木素 1.54.lmg),从而使其肠癌、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13 。此外,有报道纳豆菌能破坏杀死癌细胞,且刺激免疫激活系统诱发干扰素作用,继而起到抑癌功效。5.抗菌消毒作用纳豆的抗菌作用早就有研究

9、证明,认为纳豆能杀死霍乱弧菌与伤寒杆菌。1996 年夏,日本发生 0157 大肠埃希菌致人死亡的事件后,有报道称纳豆菌能杀死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0157,并抑制肠内的*菌。纳豆具有抗菌功能是由于纳豆菌细胞中有抗菌成分:吡啶二羧酸。使用结合离子交换柱和比色计的简单方法测定出其含量为:每 100 克纳豆中有吡啶二羧酸 20.55 士 13.67mg14 。吡啶二羧酸对各类细菌广泛具有作用,特别是对酵母类菌属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它本身并不存在于大豆中,由于纳豆菌的接种才出现,且它对纳豆菌的生长繁殖也有抑制作用,但对大肠杆菌等其他细菌作用更强。除了抗菌,纳豆菌还能消化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被金黄色葡

10、萄球菌肠毒素 A污染的食物加人纳豆后 37下孵育 1 小时,通过*乳胶凝集试验 (RPLA)发现,食物中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A 的 RPLA 效价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A 蛋白分子被由纳豆菌产生的细胞外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分解断裂成小肽,而且纳豆菌的蛋白分解活性对其他类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也有效15。6.抗氧化作用纳豆抗氧化作用的功能因子可能是 a异黄酮和生育酚。从纳豆中分离出的抗氧化粗提物对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氧化功效比维生素 E 还好,但是国内尚无纳豆抗氧化作用试验报告。为了证明纳豆的该项功能,作者所在实验室专门对其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丙二醛(MAD)是细胞膜脂质过

11、氧化的终产物之一,测其含量可间接估计脂质过氧化的程度;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 H2O2,再由其他的抗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作用生成水,从而清除对细胞的毒害作用,所以可通过纳豆对老年鼠血中 MDA 含量,SOD 活性的影响来验证其延缓衰老和抗氧化的功能。选择 20 月龄大鼠 50 只,3 月少龄鼠 10 只,前 50 只随机分为三个剂量组( 低、中、高) 和一个老龄对照组及一个阳性对照组。三个剂量组每天分别在饲料中加人 5,10,20g/kg 体重的纳豆,阳性对照组加入维生素 E。试验前测SOD,MDA 并分组。除少龄鼠组有明显的差异外,其他各组的 MDA,SOD 无差异。

12、一个月后再测量 MDA,SOD,结果表明 :老龄对照组 SOD 活性较纳豆高剂量组、少龄组、维生素E 阳性对照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 MDA 含量却比纳豆高中剂量组、少龄组、维生素 E 阳性对照组高,差异也有显著性 (P0.05)。从实验前后各组之间存在的 SOD 活性和 MDA 含量的差异可证明,纳豆具有抗氧化功能。7.延缓酒中乙醇吸收的作用纳豆中含有粘蛋白、谷氨酸及多肽等成分的粘性物质可以被覆胃粘膜表面,使其对酒中乙醇等的吸收缓慢而稳定,从而起到解酒的作用。有人研究了纳豆发酵产物(BIOZYME)对饮酒后人体内乙醇、乙醛的浓度及鼠体内乙醛毒性的影响。饮酒前 21 名志愿者口

13、服 IOOmL 纳豆菌的发酵产物,然后饮用相当于 3065mL 乙醇的威士忌酒,1 小时后血中的乙醇、乙醛浓度比对照组最大分别降低 25%和 45%(P0.05),而且降低血中乙醛浓度的作用至少持续到酒后 4 小时。同时,乙醇的呼出浓度也明显降低,实验组乙醇的呼出浓度(0.18 士 0.11 mg/L)比对照组(0.32 土 0.11 mg/mL)低 44% 尸 0.005)。在以鼠为实验对象的乙醛急性毒性实验中,BIOZYME 也明显增加了鼠存活率(P 0.005)0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BIOZYME 中有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宿醉因子16。纳豆除有以上作用之外,可能还具有促进消化、调整肠道及减

14、轻疲劳等功能,其中一些功能( 例如降血脂)尚在研究中。我们相信,随着纳豆的应用和研究,一定会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些功能和作用。参 考 文 献1 Surni H et al .Expeiientia,1987;4 3 :111011112 Fujita M et al .Biol Phamr Bul,1995;18(9):19943 Fujita M et al .Fibirnolysis,1995;9(3):1574 Fujita M et al .Biol Pharm Bull,1995;18(10):13875 须见洋行. 化学生物,1991;29(2):1191236 Mitsugu F e

15、t al .Biol Phann Bul,1995;18(10):138713917 Surni H et al .Nippon Nogeikagaku Kaishi,2000;74(11):125912648 Hosoi T.Nippon Ronen Igakkai Zasshi,1996;33(4):2402449 Kaneki M et al.Nutrition,20 01;17(4):31532110 Yamaguchi M et al.J Bone Miner Metab,2000;18(2):717611 Sakata T et al .B loodC oagulFi birnol

16、ysis,1997;8(8):53353412 Okamoto A et al .Plant Food Hum Nutr,1995;47(l):394713 Takahashi C et al .Carcinogenesis,1995;16(3):47147614 Surni H et al .Nippon Nogeikagaku Kaishi,1999;73(12):1289129115 Osawa B et l .Antonie Van eeuwenhoek,1997;71(4):30731116 Surni H et al .Anikoru Kenkyuto Yakubutsu Ison,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