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服侍礼仪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5046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服侍礼仪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秦汉服侍礼仪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秦汉服侍礼仪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秦汉服侍礼仪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秦汉服侍礼仪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汉服侍礼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服侍礼仪(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汉服侍礼仪秦汉时期,是各种封建礼仪制度基本形成的时期。而服饰礼仪主要是用于别尊卑,分等级,在阶级社会是非常明显的。自古所谓汉承秦制,其实,秦代是封建礼制草创的时期,并没有完全摆脱以前的影响,汉代则将其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据史料记载,“汉初崇简,不存改作,车服之仪,多因秦旧”1,可到了西汉中期、后期和东汉时期服饰礼仪则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服饰礼仪主要表现在服饰的质料、样式、服色及配饰等方面上,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来反映人们身份地位的不同。本文拟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文献记载探讨秦汉服饰礼仪的发展和变化。一冠饰是服饰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期,人们只戴帽,而并没有冠饰。

2、尚书大传?略说:“周公对成王云:古人冒而句领。”淮南子?论训:“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高注:“古者,盖三皇以前也。鍪,头着兜鍪帽,言未知制冠时也。”冠冕制度形成以后,人们不大看得起帽。说文?冒部:“冒,小儿及蛮夷头衣也。”帽的功用主要是御寒,并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标志。而冠是适应束发的发型而产生的。它原是加在髻上的发罩,所以白虎通?衣裳篇称之为“巾卷持发”之具,释名?释首饰称之为“贯韬发”之具。说文?冖部也说冠的作用是“所以?发”。它本是和发髻结合在一起的,但其意义着重于礼仪,和着重于实用的帽不同。所以淮南子?人间训说:冠“寒不能暖,风不能鄣,暴不能蔽。”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说:“冠

3、足以修敬。”人们对冠礼的重视在礼记?冠义中讲得更为清楚,其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冠”。又云:“古者冠礼,笠曰笠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把冠礼引申为治国之本,可见古人对冠礼的重视。我国古代士以上阶层的男子 20 岁行冠礼而*,行冠礼是他们一生中的头一件大事,所以仪礼的头一篇就是士冠礼。秦汉时期,冠的种类和式样非常多,尤其秦正处在封建礼制刚刚形成的阶

4、段,在冠制上变化不定,自古所谓“秦冠汉佩用舍无常。”汉冠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秦冠制为基础,如秦的通天冠,为始皇之常服,汉天子仍延用,如汉官仪所云“天子冠通天”。但汉冠制在有些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 首先,冠加帻和不加帻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后汉书?舆服志中有:“古者有冠无帻,其戴也,加首有支页,所以安物。三代之世,法制滋彰,下至战国,文武并用。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帕,以表贵贱。其后稍稍作颜题。汉兴,续其颜,却摞之,施巾连题,却覆之,今丧帻是其制也。至孝文乃高颜题,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贵贱皆服之。文者长耳,武者短耳,称其冠也。”从考古资料看,秦和西汉未见有帻之冠,到东汉时

5、方见加帻之冠。帻起初只是包发的头巾,后来演变成帽状。急就篇颜注:“帻者,韬发之巾,所以整女责 HT 发也。常在冠下,或单着之。”身份低微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巾帻。释名?释首饰:“二十*,士冠,庶人巾。”蔡邕独断卷下:“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秦“为绛帕以表贵贱”,说明秦时将帻施于武士,以作为一种贵贱的标志,但只是单着之,并未加于冠下。从秦兵马俑坑的考古资料看,已出土的千余件陶俑中,头戴巾帻的有 4000 余件,样式像瓜皮小帽,将头发和发髻全部罩于其内,前至发髻,后至脑后,左右至耳根。帻的后缘上大都开有一三角形叉口,叉口的两侧各有一条组带,互相绾结,使帻紧束头上。颜色大都为深红色。在秦俑

6、坑中,其高级及中下级军吏都戴有冠,戴帻者身份地位并不高,只不过是普通的士兵而已2。由此可知,在秦时,冠和帻区分得很清楚,戴冠者身份比较高,戴帻者身份较低。将帻纳于冠下,使之成为冠的衬垫物的做法,从文献上看,似滥觞于西汉,但考古资料中至今未见过,西汉也可能出现,但并不普遍。有帻之冠在东汉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常见。独断卷下说:“王莽无发乃施巾。故语曰:王莽秃,帻始屋。”层状帻即介帻。东汉时文职人员所戴进贤冠之下衬以介帻,二者组合成为整体。由于帻是戴在头上的,冠附帻以为固,所以这时就将支页省去了。而武职则于武冠下衬平上帻,即晋书?舆服志所说:“介帻服文吏”,“平上服武官也”。身份低的不戴武冠的士卒,则

7、只戴平上帻。如山东汶上孙家村画像石中的持戟者、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中的铜骑俑,都戴有顶部低平的平上帻3。由此可知,早期冠、帻是有明显的区分的,帻的形制也比较简单,而到汉的中晚期,冠下加帻比较普遍,帻的形制也复杂起来,有平上帻、介帻和巾帻等多种。周代,在隆重的祭礼,如祭天地、祀明堂时则戴冕。释名?释首饰:“冕犹亻免也。亻免,平直貌也;亦言文也。玄上纟熏下,前后垂珠,有文饰也。”说文?月部:“冕,大夫以上冠也。”冕服由冕冠、玄衣和纟熏裳等组成。其形制有六种,故称六冕之制,如周礼?春官?司服中记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

8、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君小祀,则玄冕。”而秦除古六冕之制,“郊祀之服,皆以均玄。”西汉同秦一样仍废置冕服不用,到东汉明帝时又重新恢复冕制,东汉?明帝纪:“(永平)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祠光武皇帝一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约屦以行事。”秦汉时武士主要戴?冠、武弁大冠。这两种冠其实都是从弁冠发展来的。释名?释首饰中有:“弁,如两手合”扌卞时也。”后汉书?舆服志则谓:弁“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可见弁的外形犹如两手相扣合,或者像一只翻转过来的耳杯,颔下有缨相结。秦陵兵马俑坑的牵马俑戴的就是这种弁,咸阳杨家湾出土的西汉骑兵俑也戴的是与之类似的弁。可见秦及汉初主要是骑兵所着,而后在弁下衬

9、以平上帻,就为汉诸武官所戴。后汉书?舆服志所谓:“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王当。”其注曰:“大司马、将军、尉、骠骑、车骑、卫军、诸大将军开府从公者,著武冠,平上帻。”汉时武弁大冠的制作有所改变,质料多采用细疏的织物,上可见网纹状,有的还在织物上涂漆,如马王堆 3 号墓4与武威磨嘴子62 号新莽墓5都出有漆纱弁。前者放在一个漆盒里,后者还戴在男尸头上。磨嘴子弁周围裹细竹筋,顶部用竹圈架支撑,内衬赤帻,清楚地反映出武弁的实际状况。这些弁的纱孔眼分明。不仅实物如此,画像石上武弁,也将网纹刻画的非常清楚。?冠实是加?尾的武弁大冠。后汉书?舆服志说:这种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

10、,加双?尾竖左右。?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之焉。”?是一种好斗的小型猛禽,或称?鸡。曹操?鸡赋?序说:“?鸡猛气,其斗终无负,其于必死。今人以?为冠,像此也”。(大观本草卷一九引)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的错金银狩猎纹镜上的骑马者戴的就是冠,冠体的网眼清晰可见,冠上有明显的两枝?尾。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将军俑头戴的冠饰虽没有明显的羽状的?尾,但其冠后面有明显的两歧,似鸟尾状,应为?冠,另秦陵铜车马的两个御官俑也戴这种冠,这两个御官俑的身份地位很高,其中一个腰中佩有环绶,在秦代,将军以上的职位才能佩环绶,所以这两个御官至少是将军以上的职位。由此可知,在秦代,戴?冠的

11、武士职位很高,一般为将军。汉官仪说:“秦破赵,以其冠赐侍中。”这说明在秦代也有文官佩戴此冠。到汉代,“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冠,纱谷单衣。虎贲将虎文绔,白虎文刃佩刀。虎贲武骑皆?冠,虎文单衣”(后汉书?舆服志)。秦俑坑中出土的御手俑、部分车右俑,以及中下级军吏俑,都戴有长冠。其形制有两种,即单板长冠和双板长冠。单板长冠,冠的形状如梯形版状,长 15.523 厘米,前端宽 6.510.5 厘米,后端宽 13.520.3 厘米。前半段平直,后半段扬起略成 45度角,尾部下折如钩。在下钩部分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三角形的板封堵,构成一个楔形槽状的冠室。也有用封堵者,成为两端不封

12、闭的楔形槽状冠室。还有极个别的冠,冠尾下折后成螺旋形卷曲,扁髻的顶端罩于冠室内。冠前半段的平板的扬起部分,分别压于额发和顶发上。冠上有环套形带,环套的前端压于冠前端的平形板上,后端攀于后脑扁髻的中腰。另有两根条带,其上端与环套形带相连系结一起,然后两根条带沿着面的双颊下引系结颔下,带尾垂于颈前。这样就把冠固定在头顶上。从残留的彩绘痕迹观察,冠为赭色或朱红色,个别为白色。双板长冠,冠的形状与单板长冠相同,大小宽窄相似。所不同者仅仅是在冠的正中有一条纵行缝,说明是由左右两片大小相同的长板并列拼合而成。其系结方法和颜色、质地与单板长冠相同。戴单板长冠者为御手俑、车右俑及下级军吏俑,戴双板长冠者为中级

13、军吏俑。后汉书?舆服志记载:“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纟丽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又说:“楚冠制也。”可见长冠最早是楚国的一种冠制,秦灭楚以后,将其吸收过来,用于军中的中下级军吏和御手及车右及地方小官吏,刘邦在作为亭长时曾戴过此种冠。史记?高祖本纪中有:“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后汉书?舆服志中云:“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冠制也,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皆服均玄,绛缘领袖为中衣,绛绔袜,示其赤心奉神也。五郊,衣帻绔袜各如其色。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其后注云:“爵非公乘以上不得冠刘

14、氏冠”。由此可见,由于汉高祖早年戴过这种冠,所以在汉代,长冠被定为官员的祭服,在祭祀宗庙及大型祭祀活动中,具有爵位的高级官吏才能冠此冠,汉书?舆服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纟熏下。百官执事者,冠长冠,皆祗服。五岳、四渎、山川、宗庙、社稷诸沾秩祠,皆均玄长冠,五郊各如方色云。百官不执事者,各服常冠均玄以从。”同时,长冠也作为朝服,后汉书?舆服志:“惟长冠,诸王国谒者以为常朝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一件木俑,头上戴有长冠,其形制与秦俑坑出土的长冠大体相似,也呈长方梯形板状,前端平直,后端扬起,末端下折,冠带系于颔下6。但其板的

15、长度却较秦俑的长冠长得多,后段凌空斜置于头顶之后。秦初灭六国,吸收六国的冠制,赐于近臣,所以秦的冠制种类多,样式繁杂。到了汉代,伴随着封建礼制的逐步完善,冠饰逐渐和衣饰结合在一起,来区分等级和尊卑。 二袍服是秦汉时期的主要礼服。袍服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那个时期的袍服,只是一种纳有絮棉的*,释名?释衣服:“袍,苞也。苞,*也。”周礼?玉府郑注:“燕衣服者,巾絮、寝衣、袍泽之属。”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皇侃疏引郑注:“亵服,袍、泽。”诗?无衣中“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亦用此义。秦始皇制:三品以上绿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绢为之。秦时的袍仍保留着*的形制,袍服外加有外衣,东汉以后,逐渐

16、以袍服作为外衣。秦俑中着袍服者多是将军俑,仅个别的武士俑着袍服。从现已出土的 7 件将军俑来看,其袍服的主要特征是:交领右衽,双襟宽大,几乎把身体包裹两周,长度一般在膝下,分内外两重,内层比较厚重,似为棉衣,外层较薄,似加罩的外衣。过去有人称之为双重长袍,也有人称之为双重长襦。从释名中的定义看,应是早期加罩外衣的袍服形制。另外,在秦陵西侧约 20 米处的一座铜车马坑中,出土的两乘铜车马上的立式和跽坐的铜御官俑,身上穿的亦是加罩外衣的袍服。这两件铜御官俑均戴坑中将军俑所戴的?冠,其中立式御官俑身上还佩有环绶。据后汉书?舆服志:“紫绶以上,”纟逆绶之间得施玉环?。”在当时,只有将军以上的职位才能配紫绶,所以此御官俑至少是将军或将军以上的职位。这说明当时,身穿袍服标志着较高的身份地位。庶人穿袍者较少。而秦时的普通百姓多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