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门诊各项制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3939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门诊各项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口腔科门诊各项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口腔科门诊各项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口腔科门诊各项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口腔科门诊各项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门诊各项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门诊各项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 东 省 工 人 医 院口腔科门诊规章制度2014 年 6 月1目 录1. 科室医院感染规章制度2.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3. 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制度各类口腔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的消毒制度4. 口腔科诊疗环境、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的消毒制度5. 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6. 口腔器械消毒、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制度2科室医院感染规章制度1、在院领导及院内感染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消毒隔离等工作,定期分析,层层负责,及时寻找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控制。2、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则。3、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

2、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4、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戴防目镜,每处理完一个病人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5、传染病患预诊离开后,一切用物立即更换并严格进行终末消毒。6、各诊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及消毒液泡手设备,开 诊 前 后 用 消 毒 液 擦 拭 诊 室 内 物品 表 面 及 拖 洗 地 面 。7、诊室、治疗室、消毒室每日照射消毒二次。8、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3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 门诊布局合理,分区无逆流与交叉,各牙椅之间用适宜的隔帘分隔(高 1.6米左

3、右) ,并有配套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有独立的器械消洗、消毒、灭菌室。各诊室加强自然通风,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座椅及地面。每日工作前后用紫外线消毒 60 分钟;每周对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2. 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标准预防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及清洁器械工人的岗位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术隔离衣(小围兜) 、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3. 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

4、”的要求,各类诊疗器械按医院消毒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口腔检查器材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修复、正畸印模须用消毒液浸泡,石膏模型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 30 分钟备用。4. 传染病患者就诊完后应严格按传染患者敷料、器械处理,防止污染,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其他终末消毒。5. 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清楚,锐器放置正确。口腔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器具均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由专人统

5、一回收、运送、焚烧处理并有记录备查。6. 口腔科医务人员被治疗器械刺破或损伤后应立即局部处理,并按照医院职业暴露上报制度上报、处理、记录备案及追踪。4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制度各类口腔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的消毒制度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洁牙机、各类车针、根管治疗器械(牙锉、侧牙针、拨髓针、光滑髓针、测量尺等) 、手术器械(组织剪、组织镊、持针器、血管钳、刀柄等) 、拨牙器械(牙钳、牙铤、骨凿、骨膜分离器等) 、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有效

6、的压力蒸汽灭菌。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或者使用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者,必须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热牙胶充填仪、牙胶棒、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一米距离内照射 30 分钟备用。5、光固化机头使用时必须用一次性薄膜套住,并一人一用一丢弃,纸尖、牙胶尖采用一次性用品,并使用后做无害化处理。5口腔科诊疗环境、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的消毒制度1、诊室开诊前半小时开窗、开门,保持空气自然流通,开诊后严

7、格控制人员流动,诊室结诊后定时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60 分钟。2、治疗工作结束后,用含氯的消毒剂擦抹工作台和地面,每周对诊室内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窗、墙面、桌椅等。3、牙科综合治疗台及附属设施(包括头托、扶手、各种开关、医师座椅等)用一次性垫巾覆盖并及时更换,不能覆盖者用含氯消毒液每天擦拭消毒,有污染时及时擦拭消毒。吐盆应在治疗每一病人后及时冲洗,每日下班前用含氯消毒剂清洗消毒。4、每名病人治疗后均应采用合适的方式彻底清洗负压吸唾装置,必要时采用含氯消毒剂清洗。6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1、应当定期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

8、,确保消毒、灭菌合格。2、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并留存记录以备查。3、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4、采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采用裸露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的,应当对每次灭菌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按要求定期进行生物学监测。5、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应当定期进行浓度和微生物污染监测。浓度监测: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

9、每日监测浓度,对稳定的消毒剂如 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7口腔器械消毒、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制度1、必须采用正规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口腔检查盘,使用后毁形,禁止重复使用。2、能够耐受压力蒸汽灭菌的器械全部应用压力蒸汽灭菌,包括玻璃板、牙钳、牙周治疗用物、根管治疗用物等一系列器械。3、各类仪器及设施用一次性薄膜包裹后再使用,并一用一丢弃,包括光固化机、根管测量仪、热牙胶充填器、机扩主机等,牙科综合治疗台配合设施。4、在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着装整齐,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围兜,头发不过肩,必要时戴防护镜,不佩戴手饰,不染指甲,不留长指甲,口罩污染随时更换,工作期间禁吸烟。5、治疗每位病人前后进行有效的洗手及干手。工作人员操作中的手不能够接触与治疗操作无关的物体及不能触摸持物钳、贮物槽、消毒液容器等医疗物品。6、治疗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使用中的一次性消毒手套发现破损立即更换。7、工作人员从业中定期体检及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皮肤被治疗器械刺破或损伤后立即局部处理,并按照医院职业暴露上报制度上报、处理、记录备案及追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