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模理化试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3736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模理化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模理化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模理化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模理化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模理化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模理化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模理化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陕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化试卷 第 1 页 共 12 页2012 年陕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 化 试 卷第卷(选择题 共 3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 16 S32 H1 Cu64 Zn65一、选择题(共 l5 小题,每小题 2 分, 计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以下对常见的各物理量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苹果的重力约为 200N B一栋 30 层的高楼约为 50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D家用照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5A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接收B “隔墙有耳”说明声音

2、能在固体中传播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传播速度来判断的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看到水中的游鱼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形成的虚像B看到窗外的行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C通过放大镜看书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水中的倒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4厨房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都含有物理知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C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D用煤气灶烧开水 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

3、力的作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A. B. C. D.2012 年陕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化试卷 第 2 页 共 12 页6.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手插电源插头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电源插头采用三脚插头 C.人体不能接触高压带电体,但可以靠近高压带电体 D.许多大功率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在同一插线板上同时工作 7.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C磁体之间的 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小磁针的北极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指向地理的南极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4、是 【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 B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传递信息的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D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公式 ,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cf磁波,波长越短9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在甲骨上刻字 B铸造青铜器皿 C磨制玉石饰品 D用泥土筑城墙10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O2 BNO2 CN2

5、DNH311由 Na、Ca2、OH、H、Cl、SO42五种离子里的两种构成的物质中属于盐的共有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12下列关于 H2O 和 H2SO4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含有氢分子 2012 年陕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化试卷 第 3 页 共 12 页C都含有氢离子 D都是氧化物13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20时 KNO3 的溶解度、80时 KNO3 的溶解度B30时:NaCl 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C10 g 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H2 的质量、10g 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 的质量DNaOH

6、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NH4NO3 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14将一定量的镁条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下列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15在一定条件下,与 NaOH 溶液、BaCl2 溶液、Fe2O3、Zn、Na2CO3 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第卷(非选择题 共 90 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填空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计 19 分)16 (3 分)I、II 两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 I 题计分。、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污染:(1)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7、为 。(2)关于乙醇汽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乙醇属于可再生性能源 B乙醇汽油不能用作汽车燃料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II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 (碳酸溶液) ,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2012 年陕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化试卷 第 4 页 共 12 页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其作用有下列几种:(1)促进植物的_; (2)有利于改良_土壤;调节土壤的 。17 (3 分)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He Mg Ca(1) Mg 元素和 Ca 元素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请写出镁离子的符号为 。(2)He 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

8、”或“不活泼” ) ;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 (填“一定”或“不一定” )相似。18 (4 分)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的污染。某城镇生产、生活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河流中 A、B、C 三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 pH 的方法是 。(2)为了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要选用一种较廉价的物质进行处理,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C 处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 、磷两种元素含量过高。(4)你认为在 A、B、C 三处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的是 地点项目A B CpH 6 4 51L 水中溶

9、解的氧气0 .011g 0.007g 0.003g+2 2 2 8 2+12 2 8 8 2+202012 年陕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化试卷 第 5 页 共 12 页。19 (4 分)皮蛋是中国人喜爱的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1) 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 pH7(填“”或“=” ) 。(2) 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在(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ABaCl2

10、BCuSO4 CAgNO3 DKNO3 20 (5 分)右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 ,用化学用语填空:(1)物质转化为氧气的基本反应类型 ;(2)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3)标出化学式中加标注元素的化合价 ;(4)生成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计 12 分)21 (5 分)右图是食盐和纯碱晶体的溶解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1)氯化钠和纯碱晶体均属于 物质。(填“易溶” 、 “可溶” 、“微溶”或“难溶”)(2)我国某些盐碱湖里出产天然碱 (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有少量氯化钠等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

11、应采用 的方法(杂质仅考虑氯化钠)。2012 年陕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化试卷 第 6 页 共 12 页(3)具体实验操作步骤为:加热溶解,降温结晶, ,洗涤晾干。(4)完成上述操作,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烧杯、和 等。22 (7 分)实验室用 98%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并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1)查阅资料: 20时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g/mL)如下表质量分数1% 4% 10% 16% 24% 32% 36% 44% 49% 60% 98%密度 1.01 1.02 1.07 1.11 1.17 1.24 1.27 1.34 1.39 1.50 1.84分析以上数据,

12、可以得出结论(任写 1 条) 。(2)计算:配制 200g24.5%的稀硫酸,需 98%浓硫酸 mL。(3)配制稀硫酸:分别用量筒量取所需水和浓硫酸,先将 倒入烧杯中。(4)制取氢气:下图中可用于制取、收集氢气的装置是(填字母) ;此发生装置还可用于制取哪种气体,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5)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如图所示,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 。四、计算题(计 5 分)23现有 15g 粗锌与 100g19.6%的稀硫酸恰 好2012 年陕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理化试卷 第 7 页 共 12 页第 27 题图-a 第 27 题图-b 第 27 题图-c完全反应,求生成氢气的质量及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 0.09g/L)?反应所得的氢气能否将 16g 氧化铜全部还原为铜?请简单分析说明理由(此问不要求计算过程) 。五、填空与作图题(每空 1 分,每图 2 分,共 计 19 分)24.上学前,小琪同学站在穿衣镜前 1.5m 处整理着装,看到的 “镜中人”是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